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产后康复护理阴道分娩产妇功能障碍影响。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阴道分娩产妇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功能好转、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差异显著。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可改善阴道分娩产妇功能障碍产妇功能,是安全可靠护理方案,可以在临床中开展使用。

  • 标签: 盆底康复护理 阴道分娩产妇 盆底功能障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共情理念为导向护理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恢复和情绪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子宫切除患者5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进行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共情理念为导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宫颈残端愈合时间)、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宫颈残端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共情理念为导向护理应用于子宫切除患者中,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患者情绪

  • 标签: 共情理念 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宫颈癌根治病人性情生活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根治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性情生活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减轻了宫颈癌根治病人性情,提高了病人护理满意度,且改善了病人术后近期生活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聚焦解决模式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Kegel肌训练联合优质护理宫颈癌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生活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宫颈癌手术治疗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Kegel肌训练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膀胱残余量、术后6个月性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生活。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膀胱残尿量术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且治疗后6个月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Kegel肌训练联合优质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膀胱残尿量,并提高其术后性功能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Kegel盆底肌训练 优质护理 宫颈癌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女性功能障碍疗效安全性。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就诊80例功能障碍女性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实施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产妇产后肌力情况(指标包括: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器官脱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阴道肌张力、阴道肌电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改变,随着妇女生活水平提高所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对生活要求亦越来越高。譬如对身患妇科疾病而需切除子宫妇女来说,自己今后生活尤为关注,所以越来越多患者害怕切除子宫后性生活影响而要求保全子宫,但很多疾病仍不得不需要切除子宫,比如严重子宫腺肌症、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多发性子宫肌瘤;毕竟生命重要,尤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来说,难于承受多次手术费用,大多选择一次性切除子宫式,另外,子宫切除患者结构改变导致阴道顶端脱垂以及出现尿失禁、尿漏并发症问题。究于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科近10年来采用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方式,总结出此术后性生活结构保护优势。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 术后性生活质量 术后盆底结构的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干预老年脑卒中患者性情睡眠障碍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老年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连续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性情睡眠障碍。结果:观察组患者性情睡眠障碍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连续护理干预 老年脑卒中 负性情绪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老年患者腹腔镜切除认知功能障碍消化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腹腔切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时间(以睁眼时间为准),术后1h,6h,12h,24h,48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患者苏醒时间,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评分方面,24小时内静吸复合麻醉组均优于其他两组,然而24小时后,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少老年腹腔镜切除后昏迷时间,提高术后MMSE评分,具有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优势,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尤其适用于老年腹腔镜切除患者

  • 标签: 腹腔镜切除术 静吸复合麻醉 MMSE得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及其患者性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110例拟行子宫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妇科常规住院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CICARE沟通模式心理护理,采用Zeng抑郁量表(SDS)Zeng焦虑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性情变化,采用生活评价量表(QOL-100)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护理前两组患者QOLC-E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维度评分均提高(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CICARE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癌行子宫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性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CICARE 沟通模式 子宫内膜癌 SAS SDS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干预生活性情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脑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评价对比两组生活改善情况、性情。结果:研究组生活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有效缓解性情,减轻其心理负担,促使早日康复。

  • 标签: 脑血栓 时效性激励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和经腹子宫切除子宫性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62例我院收治子宫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优势,对于改善子宫性疾病患者术后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良性疾病 腹腔镜 经腹 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层风险评估护理子宫切除患者DVT发生率生活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收治80行子宫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分层风险评估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与生活。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GQOL-74中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分层风险评估 DVT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疏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性情和视觉相关生活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病房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原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青光眼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疏导。采用SAS、SDS、自制视觉相关生活问卷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分别为(56.79±1.86)分和(56.77±1.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1.31±3.37)分和(47.45±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DS评分分别为(66.97±3.27)分和(66.64±2.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44.91±2.04)分和(52.52±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疏导有助于降低患者性情,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

  • 标签: 青光眼 团体心理疏导 原发性青光眼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疏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性情视觉相关生活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各有30例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心理疏导干预,并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效果。结果 性情评分,护理前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团体心理疏导 原发性青光眼 围术期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老年女性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临床手术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78例患者中,子宫脱垂149例,其中78例(52.3%)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生殖道脱垂158例,其中13例为单纯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者。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式。术后随访12月,治愈172例,好转5例,复发1例。中失血过多需要输血6例(3.37%),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3例(1.68%),泌尿系统感染2例(1.12%)。结论老年女性功能障碍疾病,常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患者性情生活影响。方法 将科室于 2016年 12月 ~2018年 5月收治 58例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具体实施将其分为实验组( n=30)和对照组( n=2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 SAS、 SDS)比较无差异( P> 0.05),干预后实验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评分( SF-36)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性情生活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CSQ总分、HAMA总分HRSD总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问卷(QLQ-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性情得到改善,还能使患者生活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抑郁症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患者性情生活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抑郁患者共计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并未显著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抑郁患者护理中,通过采用共情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性情,提高患者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模式 抑郁症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抑郁症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患者性情生活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抑郁患者共计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并未显著变化(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抑郁患者护理中,通过采用共情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性情,提高患者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模式 抑郁症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