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吸氧、祛痰、抗感染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调理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状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CO2、PO2、SO2以及心率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积极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减少呼吸肌耗氧与呼吸肌疲劳,避免出现CO2潴留现象,及时纠正缺O2,尽可能地缩短其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目的:研究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予舒利迭吸入剂治疗;对照组20例,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对比临床有效率及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轻中度 舒利迭吸入剂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己椒苈黄汤对慢性肺炎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源心脏病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维拉帕米治疗,实验组予己椒苈黄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左心射血分数及用力呼气肺活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在MPAP、LVEF指标变化上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FEV指标变化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椒苈黄汤能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提高左心射血分数及用力呼吸肺活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己椒苈黄汤 慢性肺炎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病(COPD)治疗中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COPD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溴化异丙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COPD治疗中,采用β2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时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beta 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道黏液高分泌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讨论调节黏液分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0例临床表现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结合物理和药物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其中13例症状有所缓解(有效),占14.4%;效果明显者(显效)65例,占72.2%;无效12例,占13.3%。患者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黏液分泌过多是COPD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有效抑制、调节黏液分泌能够促进COPD治疗目标的达成。

  • 标签: 慢性肺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PaO2、PaCO2、心率、呼吸、pH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进行治疗,效果明确,安全高,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呼吸内科收集的72例慢性肺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基础将其定义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归纳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X2=5.91,肺功能指标FVE及FVE/FVC比较t=2.52、10.73;P均<0.05,组间数据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辅以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预后,促进急性期缓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均符合慢性阻塞肺疾病诊断标准,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剂,每次1次,每天吸入2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和6分钟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舒利迭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过敏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眼科收治的94例慢性过敏结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青光眼等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出现1例一过流泪及刺痛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对照组出现2例一过刺痛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4.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过敏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45例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检查并记录其气胸类型、病因、误诊及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根据治愈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COPD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大汗淋漓和胸痛咳嗽等。病因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结核;主要易被误诊为急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肺心病急性发作等。结论该病易被误诊,临床上要仔细问询患者的基本症状,并做必要的检查,根据个体特征设定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非药物疗法早慢性紧张头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收集我科室收治的96例慢性紧张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紧张头痛患者的治疗期间,可以优先选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非药物疗法 慢性紧张性头痛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肺疾病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值;比较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CRP值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值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RP明显增高,而经治疗后,病情好转,CRP值明显下降,故CRP的检测为慢性阻塞肺疾病的恶化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抗菌药物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对照组抗菌药物采用头孢他啶,连续治疗2周。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疹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经验用药,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目的研究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心脏病伴右心功能不全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慢性肺源心脏病伴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92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46例采用解痉、强心、祛痰、感染控制和改善心功能等治疗,酚妥拉明组46例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20mg酚妥拉明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进行10d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酚妥拉明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22例,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常规组,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酚妥拉明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心脏病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好,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酚妥拉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右心功能不全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经典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中耳炎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术后听力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开放式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患者34例(34耳),患者均有听骨链破坏而镫骨结构完整,鼓膜内陷与镫骨头或砧骨豆状突直接连接,根据术中是否植入钛合金部分人工听骨(partialossicularreplacementprosthesis,PORP)分为两组,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Ⅲ型组)11例和植入钛合金部分人工听骨(PORP组)23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后0.5、1、2和4kHz的平均气导听阈、平均气骨导差的变化情况。结果Ⅲ型组患者术前平均气导听阈为46.59±16.60dBHL,术后为34.89±10.34dBHL,气导听阈提高11.70±19.30dBHL;P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为44.23±12.31dBHL,术后为37.08±14.36dBHL,提高7.14±14.39dBHL;Ⅲ型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ir-bonegap,ABG)为23.98±13.08dBHL,术后为16.25±6.98dBHL,缩小7.73±14.93dBHL;PORP型组术前平均ABG为26.58±10.27dBHL,术后为19.40±13.28dBHL,缩小7.17±13.63dBHL。两组患者在气导听阈提高值及ABG缩小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如果鼓膜内陷与镫骨头或砧骨豆状突形成连接,可以予以保留,短期随访术后听力水平与植入PORP重建听骨链的效果相当,长期效果还需随访观察。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部分人工听骨 改良乳突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我院呼吸科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合理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祛痰盐酸氨溴索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40~8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体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川芎嗪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总结慢性阻塞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结果68例慢性阻塞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其中病情轻微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近100%。结论慢性阻塞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伴有复杂的临床病症,要结合患者病症进行联合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临床病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在治疗胃炎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联合治疗加服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治疗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嗳气、噪杂泛酸等症状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疗法治疗胃炎和胃溃疡,临床适用范围更广,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联合用药 胃炎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