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进口LNG时,如果能很好地开展价格弹性分析,那么在谈判时会更趋于理性和科学。

  • 标签: 弹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ultrasoundelastography,RTE)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和4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分别进行RTE检测,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获得弥散指数(LFindex值)。结果:健康体检志愿者组LFindex值为1.2176±0.8000,HT组LFindex值为2.4669±0.7100,用组间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LFinde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能反映HT患者甲状腺组织的弹性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组织弥散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参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47例接受PTC及颈部淋巴结切除手术且经超声诊断科检查的患者,男63例,女84例,年龄(45.76±2.72)岁,年龄范围为32~55岁。所有患者均行SWE检查并接受手术,按照术后病理情况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71)与未转移组(n=76)。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定量资料,记录弹性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及最小值(Emin);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Emax与Emin的弹性杨氏模量值最佳截断值,以截断值诊断PTC颈部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评价Emax与Emin对PTC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的Emax[233.71(231.21,235.47)kPa]、Emin[43.23(41.56,45.13)kPa]均高于未转移组[60.47(59.69,61.65)kPa、1.37(1.30,1.51)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弹性杨氏模量值Emax截断值为214.32 kPa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97.4 %,结果显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弹性模量值Emax、Emin值有显著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定量参数可以显著提高预测PTC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弹性杨氏模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升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超声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HT伴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与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对其进行手术探查与病理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常规超声、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HT伴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特异性、敏感性、阴阳性预测值,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112例共有138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47个,恶性结节91个。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为80.85%,敏感度为78.02%;高频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异度为87.23%,敏感度为90.11%,与常规超声检测对比,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病灶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更高(χ2=4.54、4.25,P=0.026、0.039)。常规超声检查的阴性预测值为65.52%,阳性预测值为88.75%,ROC为0.775。最佳诊断界点为3.04 Kpa;高频超声弹性成像的阴性预测值为82.00%,阳性预测值为93.18%,ROC为0.812,最佳诊断界点为32.89 Kpa,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测,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病灶的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更高(χ2=4.35、4.48,P=0.031、0.027)。结论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利于提高HT与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与敏感性,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并为早期开展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准确数据。

  • 标签: 高频超声 甲状腺结节性 常规超声 弹性成像技术 桥本氏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宫颈组织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1月10日至2019年1月30日北京医院的48例足月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经阴道实时超声评估宫颈长度(CL)、内口形态,测量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包括硬度比(HR)、弹性对比指数(ECI)、宫颈内口应变力平均值(IOS)、宫颈外口应变力平均值(EOS),随访至生产并记录临产后第一产程时间,根据第一产程时间分为第一产程正常组与第一产程延长组。分析评价晚孕期宫颈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48例待产孕妇临产后35例经阴道分娩,13例行剖宫产,其中4例因第一产程延长行剖宫产,9例因其他原因行剖宫产。第一产程正常组CL、HR低于第一产程延长组,ECI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正常组IOS、EOS均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临产前行宫颈弹性评估且最终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中,第一产程时间与宫颈ECI呈负相关(r=-0.415,P<0.05);ECI与CL、HR呈负相关(r=-0.528,-0.374;均P<0.05);HR与IOS、EOS呈负相关(r=-0.669,-0.558;均P<0.01);HR与C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评价宫颈组织的ECI,或可作为评价宫颈成熟度的半定量指标,对预测产程和指导引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经阴道 弹性成像 第一产程时间 晚孕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carotidartery,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IMT厚度显著高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DIABETIC mellitus typ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脏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HSPN患儿50例作为HSPN组,抽取同期尿检正常的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25例作为HSP组,另招募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将HSPN组患儿按24 h尿蛋白量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用声触诊弹性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肾皮质剪切波速度(SWV)值,并比较各组间SWV的差异。结果HSPN组、HSP组、对照组的肾皮质SWV值分别为(2.68±0.16)、(2.36±0.07)、(2.53±0.07)m/s; HSPN组与HSP、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组、中度组、重度组SWV值分别为(2.71±0.15)、(2.72±0.07)、(2.71±0.11)m/s,HSPN组3个亚组间SWV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早期评估HSPN患儿的肾皮质弹性改变,但对HSP及不同尿蛋白水平的HSPN患儿的肾弹性的评估价值有限。

  • 标签: 紫癜 肾炎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 儿童
  • 作者: 何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和实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对可疑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定我院在2019年3月-2019年6月这一时间区间收治的54例可疑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实时弹性成像及两种联合应用的检查方法,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发现良性20例(71.43%,20/28),恶性19例(73.08%,19/26);实时弹性成像发现良性21例(75.00%,21/28),恶性22例(84.62%,22/26);两者联合应用发现良性26例(92.86%,26/28),恶性25例(96.15%,25/26),两两比较,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可疑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实时弹性成像的检查方法,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 74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同时给予肝组织活检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联合检查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在评估慢性乙肝纤维化方面的准确率达 91.89 %,与活检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应用于 慢性乙肝纤维化评估的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超声弹性成像 血清标志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结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经直肠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真阴性有73.7%,真阳性有74.2%,假阳性有26.3%,假阴性有25.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准确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类型,同时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能够降低穿刺次数。

  • 标签: 前列腺癌 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 前列腺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RADS诊断标准并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对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80个病灶(良性180个,恶性100个)进行诊断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所有病灶均按照TI-RADS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结果实验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2%和91%,对照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0%、86%和85%.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I-RADS诊断标准并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率比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关键词TI-RADS;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诊断率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技术(UBV)和尿动力学检查(UDS)测量膀胱顺应性的相关性。方珐本研究共入组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UDS和UBV检查,分别记录不同膀胱灌注体积下的逼尿肌压力(Pdet)和膀胱壁力学参数,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群速度平方和弹性模量作为UBV测量得到的膀胱壁力学参数分别与UDS测量的Pdet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中位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5%CI:0.74~0.94)和0.84(95%CI:0.66~0.92),群速度平方和弹性模量与Pdet的相关指数显著高于0.5。结论UBV可密切监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UDS检查过程中不同膀胱容量下的膀胱壁力学参数改变,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评估技术用于膀胱顺应性的检测。

  • 标签: 膀胱顺应性 膀胱超声弹性振动成像 尿动力学检查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77例,入院后均对其实施常规超声检查,而后将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措施运用其中。患者完成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之后,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方面,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良性诊断率96.1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良性诊断率81.82%,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在诊断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运用到乳腺肿瘤患者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拥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为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 和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 77 例,入院后均对其实施常规超声检查,而后将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措施运用其中。患者完成两种不同方式的诊断之后,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结果方面,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良性诊断率 96.10% 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良性诊断率 81.82% ,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在诊断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将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运用到乳腺肿瘤患者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拥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为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