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组不同尖端定位技术PICC管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PICC管手术的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成ECG组与X线组。ECG组接受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术,X线组在接受常规方法管后通过胸部X线定位。对比两组患者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ECG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6%,X线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41%,两组数据对比,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PICC管的安全性与定位准确性。

  • 标签: 尖端定位技术 PICC置管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宣教护理血液病患者 PICC 管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我院血液科进行 PICC 管化疗的 60 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宣教组,每组 30 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基础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患者依从性及 PICC 认知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健康宣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0% )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 40% ),且在依从性与 PICC 认知情况比较中,护理前两组患者依从性及 PICC 认知情况基本一致,但护理后,健康宣教组依从性及 PICC 的认知均有大幅度提高。 结论:对于血液病患者 PICC 管护理中,强化健康宣教,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宣教 血液病 PICC 置管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乳腺癌PICC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行PICC管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4例,观察组4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乳腺癌PICC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乳腺癌;PICC管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术后则需要对患者行辅助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便于为患者化疗提供便捷、安全的输液途径,能有效减少静脉穿刺产生的痛苦,但PICC管后未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易引起并发症,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本次将对乳腺癌PICC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后并发症影响,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行PICC管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4例,观察组42例。参照组年龄区间为32~70岁,平均年龄则为(46.89±5.41)岁;观察组年龄区间为33~69岁,平均年龄则为(46.53±5.21)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及护士长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理效果,并提前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②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或擦手,严格以无菌操作为标准,在管时可采取无菌屏障措施。③合理有效固定针对患者情况,选取有效合理的固定方式,既确保美观又能保证导管牢固。导管部位主要采用无菌贴膜覆盖,当患者穿刺点部位有组织液或血液渗出时,要用纱布覆盖,而敷料松动、潮湿或污渍易见时要及时更换敷料。患者穿刺第二日更换1次,后期1周更换1次。在更换患者敷料时需自下而上零角度的方式揭去原有贴膜,同时避免拉出导管,定期皮肤行消毒处理,输液前后记录并观察导管刻度,并予以判断导管是否移位。④预防导管堵管严格执行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患者输液前行脉冲式冲管应使用生理盐水,待输液完毕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并封管。若输液前遇到冲管阻力、回抽无回血等情况,要确认导管是否畅通,禁止强行冲洗导管。若输液停止或长时间输注血浆、脂肪乳等液体时要间隔6小时采取生理盐水冲洗。此外,要严格观察患者输液过程,避免打折、输注通路受压造成导管内血凝固从而产生堵管现象。⑤预防静脉血栓及静脉炎患者管后可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避免使用管侧手臂提超过5公斤重物,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锻炼,指导患者管侧肢体功能锻炼,每日握拳、松拳,增加血液循环;平卧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管侧肢体,给予抬高位,利于静脉、淋巴回流;教会患者测臂围、查滴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护理人员。⑥健康教育宣讲定期患者进行乳腺癌知识讲解,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并向患者告知管的重要性及自行拔管后易造成的危险性,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PICC管后并发症率,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感染、堵管、静脉血栓、静脉炎等。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并发症对比参照组44例患者中,2例(4.55%)堵管,4例(9.09%)穿刺点感染,2例(4.55%)静脉血栓,3例(6.82%)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1例);观察组42例患者中,无静脉炎并发症,1例(2.38%)穿刺点感染,1例(2.38%)堵管,2例(4.76%)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9.52%(4例)。组间数据比较结果为(x2=8.390,P=0.004)。3讨论乳腺癌是由于脂肪、纤维组织、皮肤及乳腺腺体组成,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晕异常及肢窝淋巴结肿等症状,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手术治疗乳腺癌疾病后,患者进行管便于术后化疗。因常规深静脉管术操作复杂,且不利于护理与观察,逐渐被临床淘汰。而PICC管因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被临床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辅助治疗,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外周血管损伤,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确保化疗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恢复2。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有效改善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临床广泛应用及高度重视3。乳腺癌患者PICC管后,行常规护理易因护理操作不严谨等因素导致感染,从而加重病情。为了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乳腺癌患者疾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首先病情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成立护理小组,在更换敷料、管处理时严格以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从根源上杜绝感染现象,减少患者感染风险。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导致感染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及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清楚认识疾病,消除疾病的恐惧心理,同时预防疾病复发,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积极性。针对伤口异常疼痛患者给予一定镇静剂治疗,减少患者疼痛感,而对于具有拔管意向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私自拔管,可有效减少拔管后不良反应。本次研究显示,给予乳腺癌PICC管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数据表明,乳腺癌PICC管患者行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痊愈。综上所述,乳腺癌PICC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秦娟,丁宇.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260-261.2王云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心得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259-260.3乔晓雪.集束化护理预防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并发症的效果J.癌症进展,2016,14(5)483-48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出血患者予用微创管抽吸术后其NIHSS(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微创管抽吸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以及其炎症因子水平(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8(白细胞介素)、CRP(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15.20±2.05)分,TNF-α(33.33±10.25)ng/L、IL-8(35.26±10.17)ng/L、CRP(54.24±10.35)pg/ml指数均高于观察组(NIHSS评分(9.15±2.01)分,TNF-α(18.40±10.31)ng/L、IL-8(22.35±10.14)ng/L、CRP(40.10±10.22)pg/ml),且其比较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予用微创管抽吸术不仅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而且可减轻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佳。

  • 标签: 微创置管抽吸术 老年患者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54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实验组27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深静脉管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评分、导管认可度及护理满意度依次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导管感染率为3.7%,导管功能不良率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和22.2%(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管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肿瘤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PICC管肿瘤患者2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12例患者给予常规的内科护理,实验组的1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管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PICC置管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PDCA护理肿瘤患者 PICC管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2月于本院行 PICC管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86例),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组,各 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 PDCA护理,随后将 2组间患者依从性、护理质量予以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护理质量与依从性可知,实验组患者中 PICC管留置时间、维护效果、日常生活影响、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依从性高,差异显赫, P< 0.05。结论 对于 PICC肿瘤管患者实行 PDCA护理模式,其依从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肿瘤 PDCA护理 护理质量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管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肿瘤内四科科和外三科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选出72例行PICC管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入常规组和干预组,对比两组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4.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依从性77.78%,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见性分析肿瘤PICC管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事前控制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感。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 PICC置管
  • 简介:多喷嘴式气化炉的炉顶封堵砖——炉口塞严重制约着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我们通过设计优化提高了炉口塞的寿命,解决了制约气化炉运行周期的问题。

  • 标签: 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 气化炉炉口塞 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化深静脉管护理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深静脉管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感染、出血、导管打折、导管皮下隧道扭转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对照组患者导管感染、出血、导管打折、导管皮下隧道扭转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实验组患者导管感染、出血、导管打折、导管皮下隧道扭转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采取深静脉管护理可以更好的控制导管感染情况,提升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感染
  • 作者: 丁鹏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肿瘤科)   264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肿瘤PICC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肿瘤PICC管患者82并分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加预见性护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较对照组24.39%低(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7.56%,较对照组24.39%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肿瘤PICC管相关并发症,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肿瘤 PICC置管 并发症
  • 作者: 熊慧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6
  • 机构: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  四川乐山  614000
  • 简介:【摘要】目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患者采用静脉输液小组护理,研究静脉输液小组护理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40例患者,行静脉输液小组护理。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PICC管一次性达到最佳位置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PICC管可以为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长期静脉通道,减少了穿刺频率和痛苦,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严格的护理操作和规范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减少管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和血管损伤。因此,提高PICC管及护理质量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小组 肝功能衰竭 PICC置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四喷嘴技术在目前相关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工艺与工程效果,同时粗合成器的净化是由混合器、旋风分离器以及水洗塔组成,具有高效、节能等特点。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影响了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因此本文对对式四喷嘴气化炉水洗塔长周期运行优化操作经验进行详细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以期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 标签: 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 水洗塔 长周期运行 优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胸外科肿瘤PICC管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外科肿瘤PICC管患者共计142例,按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各71例,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的各项WHOQOL-100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胸外科肿瘤PICC管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胸外科肿瘤 PICC置管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化疗专科护理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管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0.9~2021.9期间,从我院选出100例肿瘤化疗患者当做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纳入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一次管成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化疗 专科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中心静脉管血液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我院80例中心静脉管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本研究,依据抽签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血液学肿瘤中使用完全移植静脉输液口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我院64名患有血液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通过完全移植的静脉输液口接受治疗,对照组接受日常护理,而研究组则根据对照组进行针对性干预。他们比较了两组导尿、成功和并发症的时间。结果:两组间导管插入时间和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 >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0.05)。结论:为患有血液学肿瘤的PICC患者引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置管 血液肿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适宜护理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管患者的方法。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于我院接受肿瘤化疗的99例中心静脉管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6月-2021年4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乙组(50例)与甲组(49例)两个组别。在乙组患者化疗期间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在甲组化疗期间运用全面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管感染率、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探究适合运用在接受肿瘤化疗治疗的中心静脉管患者护理实践中的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甲组患者中心静脉管感染率高于乙组患者,且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乙组患者,表示为P

  • 标签: 肿瘤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