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联合内效贴治疗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干预(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上内效贴治疗(治疗组)各45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RSST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5.55%和6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训练联合内效贴治疗可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肌内效贴 听神经瘤术后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臂丛上干阻滞(STB)与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用于全麻肩关节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ISB+全麻组(IG组)和STB+全麻组(SG组)。IG组和SG组分别在颈5、6神经根之间和臂丛上干周围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注药30 min后,记录SpO2和膈活动度,记录膈麻痹、呼吸困难和Horner征发生情况。随后行气管插管全麻,使用瑞芬太尼或去氧肾上腺素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记录瑞芬太尼使用情况,患者清醒后进行VAS评分,术后24 h时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结果与IG组比较,SG组阻滞后SpO2降低幅度减小,膈活动度升高,膈麻痹发生率和程度降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延长,Horner征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降低(P<0.05),瑞芬太尼使用率、术后VAS评分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SB相比,STB用于全麻肩关节手术患者不仅提供更好的围术期镇痛,还可降低膈麻痹发生风险。

  • 标签: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关节镜检查 肩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分为低浓度组(36例)、中浓度组(28例)、高浓度组(26例)。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状况、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比3组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率,高浓度组都低于低浓度组、中浓度组(P<0.05)。对比3组麻醉效果,高浓度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短;对比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高浓度组则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长(P<0.05)。对比3组不良反应状况,高浓度组不良反应率比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要高(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运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执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浓度的增加麻醉起效时间会随变短,镇痛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都会变长,不良反应机率上升,需依据病人实际病况,选择恰当罗哌卡因的浓度。

  • 标签: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治疗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收畸形,对80例脑痉挛性瘫,年龄在5~15岁之间的患儿,开展内收长以及短或者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治疗。术后随访3~5年,内收挛缩以及痉挛得到明显改善,且张力下降程度超过1级,行走无明显髋内收畸形,髋关节稳定,疗效满意。只要病例筛选适当,操作正确,此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后遗症患儿髋内收畸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脑瘫后遗症 髋内收 内收肌 闭孔神经前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手术行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n=80),结合罗哌卡因浓度不同进行随机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以及试验2组分别采取0.3%、0.5%浓度罗哌卡因。对比试验1组、2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试验2组患者镇痛维持、麻醉起效、均优于试验1组,P<0.05。2组患者局麻中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0.3%、0.5%浓度罗哌卡因均有安全性,而整体麻醉效果上0.5%浓度罗哌卡因更具优势。

  • 标签: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行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52例,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n=51)、B(n=51)、C(n=50),三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3%、0.4%、0.5%,比较注入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注药30min之后三组患者的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麻醉效果比较,C组与A组比较,各神经的麻醉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C组与A相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较短,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长,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罗哌卡因浓度在0.3%—0.5%之间时,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会随之延长。

  • 标签: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A组(低浓度)、B组(中浓度)及C组(高浓度),每组20例。记录三组麻醉情况。结果(1)C组尺神经、桡神经以及神经等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三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麻醉阻滞效果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临床中应通过具体情况科学采用罗哌卡因浓度。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2—氯—4—溴—α—甲基肉桂酸钠盐(SCLOOLNa)系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教研室研制合成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柴慧霞等的系列整体和离体动物实验研究,和潘文漪和宋峰生等的临床观察表明,SCIOOINa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的镇静安眠及抗癫痫柞用,在整体动物实验中还观察到SCIOOINa具有松弛作用,通过初步实验表明,SCIOOINa对两栖类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有阻断作用。本工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采用细胞

  • 标签: 神经肌接头 肉桂酸钠 初步实验 阻断作用 动物实验 肌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89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体位摆放、主被动活动和TENS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内效贴治疗。内效贴贴扎方案每次维持24 h,5次(5 d)为1疗程,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肿胀程度和运动功能(FMA)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和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分别为(2.9±0.8)分和(77.8±4.6)mL与对照组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和TENS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内效贴对脑卒中后SHS I期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运动功能。

  • 标签: 脑卒中康复 肩手综合征 经皮电刺激 肌内效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下进行超声引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根据用药浓度不同分为2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罗哌卡因使用的浓度为0.3%,实验组的罗哌卡因使用的浓度为0.5%,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的比较上存在差异,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应用0.5%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高原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高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二组。盲穿组给予解剖定位下盲穿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阻滞效果、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不良反应率。结论:高原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盲穿阻滞。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高原上肢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力康复中行盆底训练+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收治的86例产后盆底康复产妇,“双盲法”分基础组(盆底电刺激,n=43)、科研组(基础组基础+盆底训练,n=43),2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2组盆底压力改善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基础组比较,科研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更高;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肌力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伴下斜亢进斜视患者实施不同下斜减弱术与水平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对下斜功能和视功能恢复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伴下斜亢进斜视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40例,下斜部分切除术与水平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下斜后徙术与水平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下斜功能指标、视功能恢复情况开展比对。结果:治疗前下斜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观察组的伴下斜亢进斜视治疗后垂直斜视角、水平斜视角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较之于对照组伴下斜亢进斜视患者,其观察组的患者视功能恢复优良率有所提升。结论:伴下斜亢进斜视患者实施下斜后徙术与水平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伴下斜肌亢进斜视 下斜肌后徙术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 简介:打基础:正确使用电脑是王道电脑辐射让肌肤和身体状况提早老化,“要抵御辐射,首先必须正确使用电脑”。专家称,身体和电脑屏幕应尽可能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离。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另外,工作间隙休息时,要记得关机,而不只是把屏幕关掉而巳。

  • 标签: 电脑辐射 电脑屏幕 身体状况 电磁辐射 亮度 肌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非赛季容易发胖的健美运动员来说,怎样在增大肌肉块的同时避免体脂迅速增加,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采用下面三个步骤可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 标签: 运动员 有效解 健美 赛季 体脂
  • 简介:2011年阿诺德传统赛后,肖恩·雷与弗菜克斯·惠勒一致认为詹尼·杰克逊是参赛选手中进步最大的一位。詹尼是力量最好的健美选手之一,也是爆发力式训练的狂热推崇者。阿诺德传统赛后,国外健美发烧友纷纷在网上发言表示,詹尼的背部群与斜方是全场最棒的。而赛后仅仅两周,他就用220公斤的杠铃进行爆发力式深蹲训练,如同用60公斤杠铃热身一样轻松!而且还不戴护膝。布兰奇·沃伦说,自从和詹尼·杰克逊再次搭档训练后,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的大腿围度增长了5厘米。

  • 标签: 爆发力 参赛选手 阿诺德 杰克逊 训练 发烧友
  • 简介:几乎每一位体型瘦小的人,都想知道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壮,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所有增人群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做到增不增肥。究竟该怎么做呢?营养学流行多年的一种理论认为,想变得强壮就需要多吃。其实不然,对许多健美人士来说,大量进食就意味着储存过多的食物,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的有效囤积。因此,如何在不彻底改变原有体型的基础上增长肌肉,成为健美人士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只要避免以下10种错误,就能够在帮你增长肌肉块的同时,不会造成体型过度膨胀。

  • 标签: 每公斤体重 体内脂肪 营养补剂 支链氨基酸 训练过度 鸡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