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观察分析。方法:研究期间为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纳入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通过比较两组的治疗方法、肺功能测试、症状改善情况等观察指标,以评估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在肺功能测试方面,观察组的患者在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率(FEV1/FVC)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改善;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包括呼吸困难改善率为80%、咳嗽减轻率为70%、咳痰减少率为7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用于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传统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桑杏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试验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6%、95.5%显著高于对照组37.9%、83.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桑杏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桑杏汤 加减 呼吸系统疾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困难评级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科入住的有呼吸困难症状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结果]提高护士对病人呼吸困难程度病情掌握率,提高病人对呼吸困难评级及相应健康知识掌握率,降低病人呼吸困难再加重率。[讨论]护士应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进行呼吸困难评级后,护士应用该表能准确描述出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医护、护护之间能达成共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间接提升护士素质。

  • 标签: 呼吸困难评级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评估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困难的评级工作,应用在呼吸系统疾病之中,在进行护理评估的时候相应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实验区间为2019.6——2020.6从到本院的中挑选实验对象,共计100例参与本次研究,经临床诊断符合实验指征。按照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将对象分为使用常规护理评估组和使用呼吸困难评级干预的护理组,前者设为常规组,后者设为实验组,共同了解并比较组间对象的呼吸困难程度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对于呼吸困难程度的掌握更加理想,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也更加理想,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应用呼吸困难评级的方式,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效果,能够提升患者对于病情的了解,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呼吸困难评级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评估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降低肺癌术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本院胸科住院的100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前后行呼吸功能锻炼;将2014年2~12月在本胸科住院的100例行肺叶或肺段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实验组,术前后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干预时间5d。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可使肺癌术后患者呼吸肌群的耐力和力量得到增强,进而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肺部感染 肺不张 低氧血症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用呼吸康复联合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59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将患者均等分为29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299例实验组(呼吸康复+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呼吸峰值流速、1秒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比值、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各项指标数值均为实验组数值更高,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呼吸康复 常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致力于探究呼吸难度分级在呼吸道疾患护理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能。方法: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共100例)划分为两批:前50例构成对照组,后续的50例形成研究组。针对前者执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基于此,在后者中执行呼吸难度分级,对两批的识别准确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研究集团的识别率、精确识别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超过对照集团,数据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针对呼吸道疾患患者施行呼吸难度分级能显著增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护理满意度,具备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借鉴的潜力。

  • 标签: 呼吸困难评级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护理在急性左心心力衰竭中的效果及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时间为2022~2023年。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呼吸护理。比较:(1)呼吸系统感染情况。(2)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情况较对照组更少(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呼吸护理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改善呼吸系统感染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左心心力衰竭 呼吸护理 呼吸系统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将258例符合毛细支气管诊断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试验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所用仪器简单、使用方便、用药快捷、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任何年龄患儿,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呼吸系统疾病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的护理体会。方法于敷贴前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放松患者紧张的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敷贴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表现,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敷贴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预后指导。护理护理从治疗前直到治疗后,总共3个阶段,项目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指导、生活引导以及宣传教育。体会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效果,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则是确保疗效并提高治疗安全性必不可少的环节。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 2016年 9月 -2018年 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 39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 A组研究主体,以同期入院体检的 39例健康人员为 B组研究主体。均对其行 PCT检验,对比 A组组间与两组间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A组治疗后的 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水平仍高于 B组,对比有差异( P< 0.05)。 A组治疗后的 CRP( C反应蛋白)与 WBC(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 B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行 PCT检验可评估其治疗效果与预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患者144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 呼吸系统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临床常见儿科疾病是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由病毒或细菌侵袭造成的,原因是患儿年龄较小导致免疫系统并未完整建立,身体脏器或组织处于未成熟阶段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与呼吸道不畅等症状,病情加重可能会造成患儿发生缺氧、休克与呼吸衰竭等情况,直接威胁生命健康。经研究显示,药物治疗该病症患儿能提高疗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能改善症状且控制再次感染次数,但疗效欠佳,因此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早期实施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早期控制疾病进展且达到远期疗效具可行性。

  • 标签: 儿科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临床观察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年 12 月在我科室 收治的 90例高龄肺癌患者进 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和护理 有效率。结果:观察组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 为 2.22 % ( 1/45 ) ,对照组 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 为 75.56%,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明显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术后护理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高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高龄肺癌 护理 有效率 呼吸系统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当成实验组,按照感染严重程度将其分成严重感染组(50例)和普通感染组(5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当成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严重感染者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普通感染组(P<0.05),普通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验能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断,为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 呼吸系统感染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8例,实施穴位贴敷治疗,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一个疗程后,有31例显效,33例为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为94.12%,取得显著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效果较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穴位贴敷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派拉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患者9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患者给予派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唑啉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派拉西林-舒巴坦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情况,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派拉西林-舒巴坦 头孢唑啉钠 呼吸系统感染 肺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