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取本院6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用丹麦IL1610型血气分析仪对6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22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和HCO3升高显著,支气管组Pa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且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呼吸内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100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50例,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服务;综合组共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评估2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经治疗及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方法选用GEMPremier3000型血气分析仪对本院呼吸科3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30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a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HCO-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哮喘组PaO2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主要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主要以呼酸或呼酸合并代碱为主,除晚期肺癌外还出现多种酸碱失衡的临床改变。结论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危重患者的及时救治和愈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患者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0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治疗,提高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治疗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严重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经有效呼吸系统治疗后,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重症肺癌患者经有效呼吸系统治疗后,PaO2、PaCO2无变化。结论在诊断治疗严重肺炎、COPD等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时,血气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呼吸系统重症患者 血气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入本院的大咳血、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COPD)及肺不张等呼吸系统急症5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上述所有病症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总体有效率为88.4%,其中,各种疾病的总有效率依次为大咳血(88.89%)、肺水肿(86.09%)、COPD(84.85%)、肺不张(92.86%)。结论呼吸系统急症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及早缓解症状。

  • 标签: 呼吸系统 急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对策及健康宣教方法。方法以回顾评估方法对昆纺职工医院内科及市妇幼综合科、预防保健科2002年—2016年间八种典型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及健康宣教落实情况展开探讨,综合评估并总结有关对策与经验方法。结果经强化防护干预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体系更为健全,病人入院前、后或门诊治疗的病情控制效率提升。同时,病人自我防护意识及自护能力得以显著增强。结论多科室共同组建呼吸系统疾病防护管理体系,尽量规避呼吸疾病的致病要素,以降低群众患病率。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防护对策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匹多莫德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应用匹多莫德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为对象,对临床护理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探索出高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5-2017年期间的100位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结果100位患儿中,肺炎患儿20人,占20%,反复咳嗽患儿35人,占35%,上呼吸道感染者41人,占41%,哮喘患儿4人,占4%。以上患儿经过本院护理治疗,均已康复。结论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康复几率。

  • 标签: 儿科 呼吸体统疾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匹多莫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和匹多莫德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过程结束后,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方式对于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一定疗效,在此基础上加入匹多莫德口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与退热时间,降低复发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 儿科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的治病根源、表现、手术的治疗方向来进行对肺癌术后患者呼吸系统护理的方式。方法 :通过研究探讨二手烟、氯乙烯等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探求肺癌的合理术后治疗护理。结果 :得出肺癌发生的条件以及避免原因。结论 :及时恰当的护理可明显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症状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肺癌 复发因素 术后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为今后我院的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78例自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对这7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访问,再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保存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存在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结论:尽可能扫除医院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有效提高病人在接受专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内科呼吸系统 疾病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不断变暖,高温与低温频繁出现,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大气污染愈来愈严重,导致我国的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由于气温与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据相关资料调查可知,气温过高或过低和雾霾天气中的大气颗粒物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有关。本文主要阐述了气温、大气颗粒物以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望推动我国关于呼吸系统研究的发展。

  • 标签: 气温 大气颗粒物 呼吸系统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而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情况不断增加,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之后常会导致儿童发生一定的炎性反应情况。不过,由于受到人鼻病毒(HRV)的感染而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十分明确,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对于人鼻病毒与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也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 标签: 人鼻病毒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伊诺舒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12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抗生素+吸氧)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伊诺舒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8.33%)明显好于对照组(81.67%)(P<O.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情况多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伊诺舒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效果明确,安全性高。

  • 标签: 呼吸系统 伊诺舒 保护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小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50例,1个月-2岁患儿100例,>2岁患儿50例,其中女性95例,男性105例,分析患儿的呼吸系统疾病。结果1个月内入住小儿科患儿200例,对全部患儿的病情进行统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148例(74.00%),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18例(9.00%),哮喘10例(5.00%),肺炎20例(10.00%),还有其他4例患儿病情比较复杂。结论在儿童中流行性最广,发病率最高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并且上呼吸道感染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和区域性变化,在日常中注意预防儿童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小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从事环卫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析175名从事环卫作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了解从事环卫作业人员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健康相关因素。结果在175名受检人员中仅37人所检项目完全正常,占受检总人数的21.14%,发现各类疾病和指标异常者138人,占受检总人数的78.86%。男性异常检出率为81.69%,女性异常检出率为76.92%,肺通气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职工较女性职工患病几率高(p<0.05)。结论从事环卫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进一步改善他们的作业条件。

  • 标签: 环卫作业人员 健康体检 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