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栓塞(AFE)的抢救的关键。方法通过书籍及网络材料收集对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病程发展、抢救护理措施、抢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羊水栓塞正确认识,及早发现及抢救,患者痊愈。结论发生羊水栓塞时,启动医院的孕妇产急救小组,保证全面无障碍的绿色通道,全院各科通力合作,医护之间的有序配合,做到争分夺秒、措施规范到位,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抽搐的急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患有高热抽搐的患儿52例,对所有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儿在实施急诊抢救护理前后的体温变化和惊厥抽搐时间,并总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急诊抢救护理后患儿的体温变化和惊厥抽搐时间明显低于实施急诊抢救护理前,即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52例高热抽搐患儿中,满意51例,一般1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程度为100.00%。结论对高热抽搐患儿实施急诊抢救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变化和惊厥抽搐时间,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高热抽搐 急诊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统计感染患者例数,分析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的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制定控制策略。结果感染比例较高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菌;年气管插管等均是急诊抢救室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急诊抢救室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高危因素多,对于不同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 医院感染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在入院后对病因展开分析,分析不同病因的患者施予的针对性抢救措施。方法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90例为本院于2018年05月-2019年06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的昏迷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对每一例患者个人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对同类病因的患者进行分析和归纳,按照发病的原因对患者施予其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并分析患者经抢救后的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的急诊内科患者中,出现昏迷的相关病因包括有中毒(镇静药物中毒共4例,12例为急性乙醇中毒,其余10例为农药中毒)共26例,32例为原发性脑病,意外事故共16例,19例为糖尿病并发症,继发性脑病共5例,其余2例为其他。按照发病的原因对患者施予其针对性的抢救措施,86例患者施予其抢救措施后救治有效,其余4例施予抢救措施后仍救治无效,抢救成功率为95.56%。结论在急诊内科之中患者出现昏迷的病因十分多样,因其病情凶险会迅速变化,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快速确诊之后再制定出合适患者的抢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而挽救其生命。

  • 标签: 内科 抢救措施 病因 急诊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羊水栓塞发病的原因、抢救方法和诊断依据,为抢救羊水栓塞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我院救治羊水栓塞患者中,选择2005年5月至2015年2月救治的患者1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救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例产妇中,经过抢救治愈的产妇8例,治愈率72.73%,抢救无效死亡的产妇3例,死亡率27.27%,其中,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的1例,人工破膜的产妇1例。结论尽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对抢救有重要的影响,对病因进行及时去除,使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尽早使用剂量较小的肝素,将子宫及时切除均是羊水栓塞抢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羊水栓塞 抢救 麻醉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严重创伤疾病的患者 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 46例。采用常规创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抢救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抢救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伤疾病急诊抢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严重性创伤急诊救治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严重创伤疾病急诊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严重创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面护理 严重创伤 急诊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行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名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人;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上实行全程护理干预,针对两组在各治疗阶段上消耗的时间和患者的病情转归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开展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症患者从患者入院前就实行全程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帮助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的成功率以及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程护理模式 急诊危重患者 运用
  • 简介:摘要腹部损伤在各类创伤中较为常见,腹部创伤因实质性脏器或空腔脏器的破裂,大血管的损伤,引起大出血失血、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需要手术室护士具有应急能力强、操作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及时准确地配合医生抢救,是赢得病人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腹部损伤 抢救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提高急诊护士应急抢救能力。方法护理部在护理人力资源与急救管理上加大管理力度。通过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实施合理的区域划分与分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急诊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狠抓急救管理。结果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应急抢救能力,急救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100%,出色完成院前急救任务。结论急诊应有计划地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强化训练,并对急救管理工作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护士整体业务素质,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护士 抢救能力 护理方法护理管理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进行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抢救方法,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对苏醒的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之后,患者的抢救成功人数达到67例,占93.05%,死亡人数5例,占6.4%。结论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患者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8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使患者转危为安。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高热惊厥、重症肺炎、意外伤害等急性疾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患儿,临床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患儿。

  • 标签: 儿童 急诊抢救 临床特点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2例在本科住院的大咯血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抢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本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科住院的12例大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结果12例大咯血患者通过积极抢救及合理护理,11例均病情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积极抢救大咯血及合理的护理,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十分重要。

  • 标签: 大咯血 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长江三峡地区自古就有人类生活繁衍,在此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地下和地面文物。从旧石器时代的“巫山猿人”、“建始猿人”、“长阳人”等古人类到新石器时代的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文化类型,直至历史时期,三峡地下文物资源丰富。作为三峡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地区同样有着丰富多彩的地面文物。

  • 标签: 长江三峡地区 地面文物 文物保护 抢救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服或有意识服毒自杀患者的急救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对50例急性中毒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给予患者人文知识的关怀,视患为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减少其不良情绪反应,使患者感到生命的重要及可贵,且积极配合及早抢救,排出毒物,早日康复。结果经洗胃及时和彻底,50例中毒患者中洗胃者49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洗胃过程中,正确及时观察病情和实施最佳护理,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及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中毒病人 护理要点 操作要求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提高成功率,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接诊后,护士运用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急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配合好医生运用科学的抢救措施对病人实施急救,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对患者、家属实际心理需求予以关注。结果本研究共120例患者,医护人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病人脱离生命危险,经急诊抢救实际存活率为95.83%。结论科学及时的护理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实施急救时措施得当、熟练程度较高对于提升抢救实际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护理 急诊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