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导管相关性感率。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2)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比护理前降低,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其护理效果满意、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消极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护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预防急诊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的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 136 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护理期间记录发生导管相关性感的案例,记录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的案例明显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急诊重症监护室 患者护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细菌性感性疾病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体检儿童20例,并将其划分到对照组,同时选取疑似感染儿童80例,平均划分到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各组患儿均为40例,对以上三组患儿实施血常规检查,并对比其白细胞含量。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能够对小儿细菌感染进行及时发现和治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小儿 细菌性 感染性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感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对2000--2012年本院呼吸科104份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0例痰标本分离出致病菌10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7株,占81%,排在前3位的致病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5%),肺炎克雷伯菌(14%),鲍曼不动杆菌(11%)。革兰氏阳性球菌8株(7%),真菌12株(11%)。药敏实验显示所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第3、4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感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排在首位,经验治疗时建议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三代、四代或碳青霉烯类药物。

  • 标签: 老年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 病原菌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细菌性感患者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分析药物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病例共计为80例,均为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所接诊,随机抽选40例患者,给予头孢他啶治疗,为对照组,余下患者给予美罗培南治疗,为观察组。最后根据相关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观察指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重症细菌性感患者采取美罗培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美罗培南 重症细菌性感染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观察患者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给予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全面护理,能降低患者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中的应用价值探析。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肿瘤PICC置管患者64例,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PICC导管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ICC导管感染情况较少,患者护理舒适度较高,患者对此也较为满意,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PICC导管感染情况发生多于观察组患者,且患者护理舒适度较低,患者对此较为不满,(P<0.05)。结论: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病患的舒适度,还能降低感染率,循证护理综合护理力较高。

  • 标签: [] 循证护理 肿瘤患者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急性感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到2014年02月在本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0例耳鼻喉急性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扶他林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治疗对耳鼻喉急性感及手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耳鼻喉 急性感染 术后疼痛 治疗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60例使用长期深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和观察组(集束化护理,30例)。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和收集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婴幼儿急性感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3例诊断明确且排除病毒性肝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按肝损害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0.15ml/kg1次/日,1周后复查肝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1.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婴幼儿急性感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婴幼儿急性感染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急性感性疾病采用C反应蛋白(CRP)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4例急性感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接收的44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2组婴幼儿均实施CRP检验,对比2组CRP检验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44例患儿CRP检验结果异常率较高,且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44例婴幼儿,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感性疾病患儿实施CRP检验技术,可辅助判断患儿病情,为患儿预后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科 急性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检验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感性心内膜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9例,满意7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6例,满意8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总结及分析了口腔科医护人员如何防止感染病毒性肝炎(重点是通过血源性传播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人群中HBsAg的携带率最高)的医源性传播和职业性感并加以讨论,以便于更有效地消除隐患,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医源性感染 压力蒸汽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的鉴别诊断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5例感染患者(细菌感染45例,病毒感染40例)及63例非感染者,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对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患者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