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3种芒果敏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最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kD。结论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敏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 标签: 食物 致敏 芒果 特异性IGE 致敏原制备 免疫印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应用“2HRZS(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治疗组加服复方益肝灵,对照组加服肝泰乐。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7.1%,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为21.4%(*p<0.01)。结论复方益肝灵可较好的保护肝细胞,明显改善肝功能,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功能异常。

  • 标签: 复方益肝灵 抗结核 肝损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套管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同时,也会引起静脉炎,如何降低或者减少静脉炎在不同穿刺部位和输液时间的发生率,是当前静脉留置套管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静脉留置套管针护理中分析不同输液时间和不同穿刺部位和静脉炎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护理工作的进步开展,临床静脉炎的进步降低提供些参考和经验借鉴。

  • 标签: 不同部位 静脉留置套管针 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6-01
  • 简介:目的了解甲硝唑出血性膀胱炎的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甲硝唑"并含"出血性膀胱炎"为主要检索词,对1990年—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收集甲硝唑出血性膀胱炎的10例病例报道,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5例患者为女性,5例男性,平均年龄(37.70±5.10)岁,在使用甲硝唑2~3d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甲硝唑的剂量为0.6~1.4g/d,停药3~7d后出血性膀胱炎明显好转,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对发生的反应及时处理是防控甲硝唑出血性膀胱炎有效措施。

  • 标签: 甲硝唑 出血性膀胱炎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临床应用加替沙星药物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妇科感染等疾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其用药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不容忽视。笔者对医学人员报道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述分析,旨在进步引起医疗人员重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加替沙星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多采用开放根管引流、行根管多次冲洗上药,待炎症控制后方可进行根管充填。笔者近三年先后对90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行开髓、拔髓、冲洗后立即将药物导入根管,随即作永久充填,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在便秘危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0例为实验组,采用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开塞露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采用经吸痰管开塞露灌肠,通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吸痰管开塞露灌肠提高了通便效果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开塞露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起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用疫情暴发时对病人的个案调查和问卷资料,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论通过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口腔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86例共86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结果经过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率为60.5%,中度疼痛率为27.9%,重度疼痛率为11.6%;对照组轻度疼痛率为53.5%,中度疼痛率为32.6%,重度疼痛率为13.9%,观察组的疼痛率与对照组大致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慢性根尖周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8-02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主因右侧头皮多发红色丘疹、结节1年,于2013年2月就诊。患者于1年前(孕12周)发现右耳后出现米粒大小无痛红色丘疹,逐渐增大;此后右侧头皮不断出现新发类似皮损,并迅速增大。部分皮损可自行缩小,有时触碰破溃后出血不止。现产后2个月,皮损无明显变化。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局部外伤史,无过敏性疾病及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其父有过敏鼻炎病史、姑母有哮喘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头皮及中线附近见多发性丘疹、结节,淡红至暗红色,直径0.5~2cm不等,未见融合,表面光滑,质地坚实,无明显压痛,周围皮肤正常。右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1枚,无压痛,活动度好,表面皮肤无异常(图1a-1c)。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7.4%(正常值0.5%~5%),血清总IgE125IU/ml(0~100IU/ml)。右侧头皮部位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突消失,真皮内见大量增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管腔不规则,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并向腔内凸起;血管周围大量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血管淋巴样增生。治疗:皮损采用钬激光治疗仪,1.0J脉冲能量,15Hz频率予以切除治疗。考虑患者皮损数量较多以及有自发性皮损缩小病史,因此予切除部分较大皮损,较小皮损未予处理,并嘱患者随访。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诉无新发皮损,遗留的较小皮损无明显增大,部分皮损自行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 标签: 血管淋巴样增生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 妊娠
  • 简介:对核电厂中发生的几起止回阀失效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基于概率风险分析目标对止回阀相关设计应用单故障准则"的论点。

  • 标签: 单一故障准则 止回阀 事故 失效
  • 简介:【故事】照搬名师的教案怎么就上不出效果来A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王崧舟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实录,“最初读王老师的课堂实录就感动得流泪!我要为我的学生上节同样的课,让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感受母爱的伟大并知道感恩紊情。”A老师信心满满地在其所教班级——四年级上《慈母情深》,此时正好母亲节快到了。

  • 标签: 教学因素 多元互动 文化 在场 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维霉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萎缩胃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胃部功能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贯煎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慢性萎缩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一贯煎 随证加减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龟头红斑、肿块、溃疡、结痂伴轻微疼痛感4年余,于2014年5月就诊。患者4年前龟头出现直径约1cm的红斑,渐出现糜烂、结痂,伴轻微疼痛。曾于外院诊治,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未见好转。皮损渐扩大,且局部隆起形成肿块,2个月前皮损中央出现溃疡、结痂。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特殊疾病史及冶游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无包皮过长史。体格检查: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龟头见直径约2.5cm的红色斑块,中央溃疡,其上见棕黄色结痂及少许渗液(图1),中等程度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肝功能及肾功能正常,梅毒血清学试验及艾滋病病毒抗体均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突不规则延长,表皮局部细胞排列紊乱,有大小、形态异形,部分胞质淡染,较多核分裂相;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a-2b)。诊断:增殖红斑。治疗: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光动力治疗结束后口服胸腺肽肠溶片(30mg/d)维持治疗。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前用灭菌生理盐水配制成20%浓度。He-Ne激光器(武汉凌云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波长为635nm,输出功率为100mW。治疗前清除患者皮损表面鳞屑或痂皮,纱布浸取适量配制好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湿敷于皮损及其周围1cm处,外用塑料薄膜封包及厚纱布避光4h。4h后He-Ne激光照射20min,能量密度约100J/cm2。每周治疗1次,共进行5次。患者在激光照射过程中出现疼痛感,可耐受,无其他不适感。经5次治疗后,患者皮损基本消退(图3a-3e)。目前光动力治疗结束后2个月,患者皮损已完全消退,仍在随访中。

  • 标签: 红斑 增殖性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旨在对攻击初中生进行分类,以攻击行为特征来划分初中生.294名初中生参加了为期年的短期纵向追踪研究,在年中分四次完成问卷.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了初二到初三时攻击青少年的类别,结果表明初中生存在三种攻击类别——高攻击型、低攻击型和混合型.研究还发现相比于低攻击型,混合型攻击初中生在初二及初三中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 标签: 攻击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性别差异
  • 简介:非法用工单位的提法由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相关规定衍变而来,被移植于劳动法中作为区别于用人单位的个专有概念使用,并以此构建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制度。该制度以对“用人单位”范围的界定来判断务工人员是否具备“劳动者”身份,从而在实质上剥夺了非法用工单位职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的权利。相对于工伤赔偿,非法用工单位赔偿制度在法律及理论依据、法律实施社会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非法用工单位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处理的最佳方式,应是废除赔偿制度,统实行工伤赔偿。

  • 标签: 非法用工单位 工伤赔偿 雇主责任 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
  • 简介:托马斯·曼曾说过,将历史和现实中的真实赋予虚构的故事,让其听起来确凿可信是他毕生的追求。这点在他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几乎处处可以找到作者对其所生活的年代、家庭环境的描写。本文试从传记学角度,利用收集到的史料,从地理历史背景、家族族谱、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小说中的自传成分进行考察和研究。

  • 标签: 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自传性成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