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方法在秦皇岛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类、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等进行采集并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2000~2006年共调查2000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已鉴定确认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95种,其中鼠类2种,蚊类22种,蝇类51种,吸血蠓类12种,蚋类5种,蜚蠊3种,发现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7个。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相当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秦皇岛港 入境船舶 检疫锚地 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我省农村血液恶性肿瘤静脉输液携管患者在院外期间实施责任制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成效。方法均选取在我科住院的湖北省籍患者,将这些采用静脉输液输液的8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分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人。以护士长为核心,成立静脉输液责任制管理团队,对照组常规实施出院指导,而实验组则由责任制管理团队专门管理。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在院外期间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的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我省农村静脉输液患者实施责任制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意外拔管率和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有利于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 标签: 责任制管理模式 我省 血液恶性肿瘤 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参考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参考组为22.5%,研究组比参考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参考组为80.0%,研究组比参考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适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癌患者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效果
  • 简介:秦皇岛卫生检疫局对一例预防接种后持续发烧的外籍早期HIV感染的海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卫生学处理。该患者血清经多种初筛试验HIV-1抗体均呈阳性反应,WB确证试验出现gp160和p24带型,结合流行病史,认为对该患者应视为早期HIV感染者,应进行医学和卫生学处理。同时指出对有搪尿病的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霍乱和黄热病接种应慎重,到达我国各国境口岸的外籍交通员工有必要出示HIV抗体检测阴性的证明。

  • 标签: 秦皇岛港 轮艘 早期 HIV感染 调查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5 月在本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80 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参考组,两组各有患者 40 例 。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5% ,参考组为 22.5% ,研究组比参考组低 ( P < 0.05 )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7.5% ,参考组为 80.0% ,研究组比参考组高 ( P < 0.05 ) 。结论:优质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适合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癌患者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防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分布以及变化趋势,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防城地区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无偿献血者当中,收集防城港市中心血站近年来的所有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别从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所有患者的献血时间趋势、献血者年龄趋势、献血者性别趋势、献血方式趋势、献血类型趋势作为讨论依据。结果①在2012年,献血者例数合计为6776人,男性所占比例74.52%,50岁以上男性献血者比例为3.26%,女性所占比例25.48%,50岁以上女性献血者比例为1.26%,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②在2013年,献血者例数合计为7961人,男性所占比例71.57%,50岁以上男性献血者比例为3.61%,女性所占比例28.43%,50岁以上女性献血者比例为1.41%,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③在2014年,献血者例数合计为7738人,男性所占比例71.19%,50岁以上男性献血者比例为4.46%,女性所占比例28.81%,50岁以上女性献血者比例为4.15%,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④在2015年,献血者例数合计为8262人,男性所占比例70.49%,50岁以上男性献血者比例为4.54%,女性所占比例29.51%,50岁以上女性献血者比例为2.05%,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⑤在2016年,献血者例数合计为8770人,男性所占比例70.73%,50岁以上男性献血者比例为4.41%,女性所占比例29.27%,50岁以上女性献血者比例为4.91%,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5年以来,献血者20-50岁始终高于其他阶段人数,但是15-20岁阶段献血者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当中50岁以上献血者所占比例略有起伏,从整体上来看,仍旧呈缓慢增长的趋势。

  • 标签: 防城港地区 无偿献血人群 年龄分布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在护理质量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之间收治的实施了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120例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再将这12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来分为两组,平均分每一组患者都是60例。对其中一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设为常规组。另外一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设定为对照组。然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总满意度等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组患者的为53.3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为71.67%,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更低,上述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让乳腺癌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并且有效降低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癌患者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改进连接以及分离静脉输液蝶翼针的方法,设计分离蝶翼针操作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降低此操作针刺伤发生率。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我科三个病区64名护理人员2015全年在改进连接以及分离蝶翼针操作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以及针刺伤护士百分比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进连接静脉输液蝶翼针的技巧,设计新型的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降低了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一定程度保护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输液港 蝶翼针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在小儿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以来植入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38例小儿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治疗结局,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38例患儿中3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抽回血,1例导管堵塞,1例蝶翼针脱出,1例穿刺点感染。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在针对血液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应用时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治疗模式下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小儿血液恶性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IVAP)与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IVAP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IVAP组、采用PICC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PICC组;对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维护时间、带管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VAP组导管维护时间显著短于PICC组(P<0.05),IVAP组带管舒适度显著优于PICC组(P<0.05);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结论与PICC相比,将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带管舒适度,缩短导管维护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PICC 乳腺癌
  • 简介:应香港卫生署邀请,经报局领导批准同意,局港澳台办公室王笑频等一行四人于2010年3月28—30日赴出席“中医戒烟服务项目启动典礼”。期间并参观访问了香港社区控烟诊所,与香港专家共同就中医戒烟技术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开展人员技术培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结报告 代表团 服务项目 社区控烟 技术培训
  • 简介:摘要整群抽取2013—2017年参与北京市"京社区卫生服务培训示范中心项目"培训的207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员基本信息、培训目的、培训的不足、培训满意度及建议。其中192名全科医生回答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92.8%。选择在社区担任骨干师资的学员8人及其单位管理者4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回京后学习成果后续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学员参加培训目的中选择知识更新、胜任工作需要和上级派遣的分别为165人(85.94%)、128人(66.67%)、127人(66.15%)。学员对全科思维能力(平均综合得分4.63分)、临床诊疗能力(4.44分)、全科接诊技巧(3.97分)的提升需求较高,对应诊能力(4.03分)、专业操作技术(3.20分)等教学内容最感兴趣。培训形式上,对案例讨论法(80.73%,155/192)、实践操作[临床实践操作52.08%(100/192),社区实践操作38.02%(73/192)]等实战式培训形式更为认同。培训对象对京培训项目整体培训组织情况、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师资满意度高,对培训内容掌握较好。97名(50.52%)学员认为培训主要的不足体现在培训内容与现实工作的差距较大。访谈结果显示培训后学员的团队管理、沟通能力及小科室疾病诊疗能力等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科研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并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思维,可将学习成果应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京培训项目初步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主要体现在更多的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促进学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 标签: 教育,医学,继续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和PICC的区别以及护理和发生感染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共计106例,选取时间跨度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将其平均划分为参照组(53例,PICC干预方式)与实验组(53例,植入式输液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概率1.88%(1/53),相较于参照组13.20%(7/5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结论:相比于PICC,植入式输液的优势更加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低,痛苦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PICC 护理干预 感染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IVAP)感染发生的原因,提出对应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70例处于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均行IVAP。根据化疗期是否发生感染将病人分为发生组58例与未发生组112例,查阅文献并结合医院临床经验纳入导致IVAP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经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0例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发生IVAP感染58例,发生率为34.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糖尿病、IVAP置管时间、IVAP封管液选择、植入路径、化疗方案是影响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植入路径、IVAP封管液选择及IVAP置管时间均为影响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化疗期恶性肿瘤病人IVAP感染风险与病人自身状况及置入操作均密切相关。应加强监测与防护,尤其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及长时间置管者,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置入路径与IVAP封管液选取培训。

  • 标签: IVAP 感染 恶性肿瘤 化疗期 影响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管理对肿瘤化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体内有输液的患者,按照放置的时间随机的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步骤进行护理,研究组使用医护一体化输液护理管理方法,由护士以及医生一起完成管理,将两组患者放置输液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对比,调查维护输液的依从性,分析患者对此次护理的看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放置输液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的下降,P<0.05,同时对输液的依从性也提高,此次的护理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结论 医护一体化输液管理可以降低肿瘤化疗患者在置入输液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输液维护的依从性,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学习意识,促进了护理专业的进步。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输液港 护理管理 肿瘤化疗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8例妇科肿瘤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接受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发生原因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相应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接受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当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较多,给予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化疗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对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间本院行淋巴瘤化疗患者中挑选76例展开研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行PICC置入,观察组行植入式静脉输液。结果:经数据分析,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同对照组相较而言,优势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植入式静脉输液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淋巴瘤化疗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分析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治疗乳腺癌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报告的主要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发生率为(15.0%),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发生率(47.5%)而言比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与抑郁评分的数值无明显差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比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乳腺癌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调节理论结合专项护理对静脉输液植入结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3月~2022年7月接诊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4例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植入结肠癌专项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调节理论结合专项护理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论:(1)干预前,两组SCS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消极应对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积极、消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更高、消极应对评分更低(P<0.05)。(2)观察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调节理论结合专项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植入结肠癌患者效果显著,促使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疾病相关问题,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自我调节理论;专项护理;静脉输液港;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