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与转录因子E结合锌指蛋白1(ZEB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组织蜡块标本90例,另取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组织蜡块标本3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ATB1与ZEB1蛋白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合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SATB1阳性表达率为86.7%(78/90),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8,P<0.01);SATB1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术后Gleason评分、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5.654、7.52、7.313、4.1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EB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4% (58/90),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阳性表达率26.7% (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4,P<0.01);ZEB1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前PSA水平、术后Gleason评分、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5.204、6.689、7.603、6.4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织中SATB1与ZEB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TB1与ZEB1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进展。

  • 标签: 前列腺癌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lmArray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试剂(FilmArray ME Panel)在中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45例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经腰椎穿刺获得的脑脊液标本,对所有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培养的同时,行FilmArray ME Panel检测,比较脑脊液培养与FilmArray ME Panel检测的结果。结果在145例患儿中,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阳性率2.1%;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20.7%,明显高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χ2=24.927,P<0.05)。在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的标本中,病毒阳性26例,占17.9%,其中肠道病毒(15.2%)是首要病原体。在142例脑脊液培养为阴性的标本中,FilmArray ME Panel检测阳性28例,占19.7%(28/142)。结论FilmArray ME Panel检测具有阳性率高,耗时短的特点,可实现病原学的快速诊断,且提高了病毒的检出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病原体 快速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ilmArray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试剂(FilmArray ME Panel)在中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45例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经腰椎穿刺获得的脑脊液标本,对所有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培养的同时,行FilmArray ME Panel检测,比较脑脊液培养与FilmArray ME Panel检测的结果。结果在145例患儿中,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阳性率2.1%;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20.7%,明显高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χ2=24.927,P<0.05)。在FilmArry ME Panel检测阳性的标本中,病毒阳性26例,占17.9%,其中肠道病毒(15.2%)是首要病原体。在142例脑脊液培养为阴性的标本中,FilmArray ME Panel检测阳性28例,占19.7%(28/142)。结论FilmArray ME Panel检测具有阳性率高,耗时短的特点,可实现病原学的快速诊断,且提高了病毒的检出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病原体 快速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Zeste同源物增强子2(EZH2)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同源A簇反义RNA 2(HOXA-AS2)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hBMSC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i-NC组、HOXA-AS2沉默组、pcDNA3.1-NC组、HOXA-AS2过表达组、HOXA-AS2沉默+si-EZH2组共6组,转染24 h后采用hBMSC成骨分化培养基诱导成骨分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OXA-AS2、EZH2 mRNA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测量ALP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ZH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HOXA-AS2沉默组中ALP活性、RUNX2、OPN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0.63±0.09比1.00±0.00,t=5.610,P<0.05;0.27±0.04比0.48±0.06,t=5.412,P<0.05;0.20±0.04比0.36±0.04,t=5.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ZH2 mRNA(2.65±0.14比1.00±0.00,t=31.726,P<0.05)和蛋白(1.25±0.10比0.77±0.09,t=10.182,P<0.05)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XA-AS2过表达组结果与HOXA-AS2沉默组相反。在沉默HOXA-AS2的基础上敲低EZH2的表达逆转了沉默HOXA-AS2对hBMSC成骨分化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HOXA-AS2可能通过下调EZH2的表达,促进hBMSC成骨分化。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基因3(PBX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X3和PTEN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38.82%(33/85),高于癌旁组织的25.53%(20/8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6.47%(31/85),低于癌旁组织的98.82%(8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31;χ2=75.50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和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组织PBX3或PTEN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BX3阳性表达患者45.45%(15/33)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阴性表达患者25.00%(13/52)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TEN阳性表达患者22.58%(7/31)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阴性表达患者38.89%(21/54)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宫颈癌中PBX3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表达患者,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好于阴性表达患者。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基因3(PBX3)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X3和PTEN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PBX3蛋白阳性表达率38.82%(33/85),高于癌旁组织的25.53%(20/8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6.47%(31/85),低于癌旁组织的98.82%(8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31;χ2=75.50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和PTEN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和肿瘤浸润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组织PBX3或PTEN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BX3阳性表达患者45.45%(15/33)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阴性表达患者25.00%(13/52)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TEN阳性表达患者22.58%(7/31)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9个月;阴性表达患者38.89%(21/54)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宫颈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患者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宫颈癌中PBX3表达上调,PTEN表达下调。PBX3和PTEN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宫颈癌组织PBX3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表达患者,PTEN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好于阴性表达患者。

  • 标签: 宫颈肿瘤 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基因3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预后
  • 简介:采用标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方法测定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1985-2007年间美国和欧洲医院收集的479株MRsA的MIC和MBC,并观察受试菌株对该3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水平。479株MRSA均分离自血液和脓肿标本,曾用MIC方法测定证实对苯唑西林耐药,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

  • 标签: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最低抑菌浓度 达托霉素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次跨膜蛋白(CD133)及POU3同源基因3相关长链非编码RNA(PANT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科从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集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组织中CD133及PANTR1表达情况。此外,取MCF-7细胞分作对照组、CD133过表达组、PANTR1过表达组、CD133抑制组、PANTR1抑制组。分别予以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D133过表达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CD133序列,PANTR1过表达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PANTR1序列,CD133抑制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si-CD133序列,PANTR1抑制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si-PANTR1序列。分析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差异,Pum1及E2F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乳腺癌组织CD133及PANTR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21±0.001比0.006±0.001、0.016±0.002比0.005±0.001,t=75.000、74.785,P<0.01)。转染24、48、72 h时CD133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高于对照组(3.05±0.26、5.40±0.48、10.74±1.27比2.17±0.25、4.38±0.42、6.97±0.84,t=4.226、2.783、4.298,P<0.05),且转染24 h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75.29±7.19比54.01±6.27,t=3.865,P<0.05);转染24、48、72 h时PANTR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高于对照组(3.11±0.28、5.45±0.51、10.05±1.24比2.17±0.25、4.38±0.42、6.97±0.84,t=4.372、3.003、3.570,P<0.05),且转染24 h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76.03±7.26比54.01±6.27,t=3.977,P<0.01)。CD133过表达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4.52±0.75、3.38±0.56比1.00±0.04、1.00±0.03,t=8.118、7.351,P<0.05);PANTR1过表达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4.55±0.76、3.41±0.59比1.00±0.04、1.00±0.03,t=8.079、7.066,P<0.01);而CD133抑制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45±0.02、0.37±0.03比1.00±0.04、1.00±0.03,t=21.301、25.720,P<0.01);PANTR1抑制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47±0.03、0.38±0.02比1.00±0.04、1.00±0.03,t=18.360、29.784,P<0.01)。结论CD133及PANTR1在乳腺癌中均存在明显高表达,且可增强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同源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非编码RNA(HAGLR)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和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中HAGLR的表达水平。将体外培养的DU145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和siHAGLR组(转染靶向HAGLR的小干扰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AGLR和微小RNA(miR)-6516-5p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AGLR和miR-6516-5p的靶向结合关系。将miR-6516-5p抑制剂(anti-miR-6516-5p)、miRNA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分别与HAGLR-siRNA共转染后观察下调miR-6516-5p表达对HAGLR低表达的DU145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DU145细胞中HAGLR的表达水平(4.38±1.15比1.00±0.06,t=8.727,P<0.05)明显高于RWPE-1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NC组细胞吸光度值(1.01±0.08比0.98±0.06,t=0.900,P>0.05)、穿膜细胞数[(119.75±8.86)个比(124.56±11.35)个,t=1.002,P>0.05]和细胞凋亡率[(6.62±1.06)%比(6.85±1.12)%,t=0.44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HAGLR组细胞吸光度值(0.73±0.05比0.98±0.06,1.01±0.08,t对照=9.603,tsiNC=8.904,P<0.05)、穿膜细胞数[(55.64±4.28)个比(124.56±11.35)个,(119.75±8.86)个,t对照=17.043,tsiNC=19.543,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siNC组,而细胞凋亡率[(19.92±3.25)%比(6.85±1.12)%,(6.62±1.06)%,t对照=11.406;tsiNC=11.672,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6516-5p可与HAGLR靶向结合降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32±0.02比1.00±0.06,t=32.2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HAGLR+ anti-miR-6516-5p组细胞吸光度值(0.87±0.06比0.65±0.05,t=8.450,P<0.05)、穿膜细胞数[(93.73±6.18)个比(54.05±3.83)个,t=16.373,P<0.05]显著高于siHAGLR+anti-miR-NC组,细胞凋亡率[(9.32±1.15)%比(19.85±2.28)%,t=0.575,P<0.05]显著低于siHAGLR+anti-miR-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GLR低表达可通过靶向调控miR-6516-5p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标签: 前列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增殖 侵袭 凋亡 微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