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来检验可填压复合树脂的抗菌性能。材料和方法取6种树脂(SureFil,Alert,P-60,SynergyCompact,Pyramid和Solitair)各4个样本固化在96孔板的小孔侧壁上。每个样本表面滴加含有1×10^6活变形链球菌的混悬液101μL,37℃保持1小时。每个孔中加入新配置的培养液后.将96孔板放入可用作培养箱的调温分光光度计内。每30分钟记录一次光密度,连续16小时监测细菌生长情况。ADT的方法是将样本放人预先在培养基上打好的小孔内.培养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的宽度。结果两种试验中所有材料样本都没有抑制变链菌生长。DCT试验中有三种材料加速了变链菌的生长。在磷酸缓冲液中放置7~30天后复合树脂的抑菌与对照组没有差别。结论可填压复合树脂料没有抗菌。而新鲜聚合的复合树脂有助于细菌生长。

  • 标签: 复合树脂 抗菌性能 填压 细菌生长情况 COMPACT 96孔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全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420例进行回顾分析,分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两组各210例,其中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实施前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实施后组。从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人均使用频率、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非限制使用级及特殊使用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前`组抗菌药物使用率57.62%、人均使用频次4.701.18均高于实施后组抗菌药物使用率47.62%、人均使用频次2.730.9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组抗菌药物使用总频次77.13%(2570/3332)、限制使用级24%(617/2570)、特殊使用级6%(154/2570)、非限制级使用级70%(1799/2570)等各级频次均高于实施后组使用总频次22.87%(762/3332)、限制使用级35%(266/762)、特殊使用级5%(39/762)、非限制级使用级60%(457/76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应用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使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更合理,一定程度上降低耐药率,保障用药科学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在临床应用的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安全是良好的,但仍有一些抗菌药物因自身固有的毒副反应,或受患者生理方面或疾病因素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诱发或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有些毒副反应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本文就37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及类型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医生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西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共8026张处方,分析一年内抗菌药物的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单一使用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为94.21%;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占38.71%;在不合理用药中用法用量不合理所占比例最高,为60.8%。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门诊西药房中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很多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提高用药的水平,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围手术期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病人采取随机抽样,共30份病历进行调查。结果100%的病人术后运用了抗生素,Ⅰ类切口有12.50%使用了术前给药,II类切口90.9%使用了术前给药,联合用药率为50%,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合格率术前70%、术中93.33%、术后3.33%。结论所有30份病历无一例全部符合合理用药的所有要求。其中存在较大问题的主要是术中给药,术后预防用药的时间。

  • 标签: 抗菌药物 围手术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了促进患儿的健康和用药安全,进行合理使用的干预。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全年收治的患儿,并进行所有处方统计;选取本院2012年全年收治的患儿,进行药物合理控制干预,对所有处方进行统计,比较两年使用情况。结果2011年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联合使用抗菌药占使用的41.5%,具有非常高的比例。2012年进行合理使用干预后全年抗菌药物使用率51.9%,联合使用抗菌药占使用的29.8%,大幅度降低,但是仍旧还需要继续控制。结论我院出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为了患儿的用药安全,要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使用率。

  • 标签: 抗菌药 儿科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菌操作是指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并保持灭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再被污染的方法。手术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手术器械、物品、辅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消毒是用有效的消毒剂或物理方法消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灭菌则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灭手术治疗中应用的物品及无菌操作区域中附着的所有细菌。本文主要阐述手术室灭菌的规范操作。

  • 标签: 抗菌 无菌 操作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1052名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的处方,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浅要分析。结果在抽取的1052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单用53.33%,二联39.54%,三联6.46%,四联6例,五联1例。使用率前五位,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广谱青霉素类,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使用 处方分析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发现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用药误区,以及所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指导和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滥用的危害 用药误区 存在问题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1890份出院病历进行调查。结果1890例病历中有93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49.31%,其中预防用药258例,治疗用药652例,无指征用药22例;依据临床经验用药259例;依据药敏试验用药673例。抗菌药物类型中以头孢类应用最多,其次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等。496例单联用药,330例二联用药,91例三联用药,15例四联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76例,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选药起点高、疗程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情况。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情况,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及规范化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给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3月份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通过其病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方法、联合用药与科学用药等予以探究分析。结果按照其疾病以与其所用抗菌药物评估有22例患者被接受了不合理抗菌药物治疗有1例患者用过少抗菌药物,有10例患者被过量使用抗菌药物,有2例患者被接受盲目使用“高档次抗菌药物”。结论加强媒体宣传,普及抗菌药物知识,增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生产流通环节的管理是解决抗菌药物滥用的根本举措之一。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状况 分析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药合理与不合理始终是一对矛盾,要做到合理使用抗菌素绝非易事,这不是单纯的医疗技术问题,涉及到医疗卫生大环境,依赖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加之媒介对各类药物进行大力广告宣传,对药品的使用起着导向作用,患者点名要药现象十分普遍,干扰了医生的开方行为,给临床合理用药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对随机抽查的2012年1200张门诊处方进行了统计,针对临床抗菌素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加以分析,以期找到相应对策。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素
  • 简介:近期,国家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规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办法》规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分级原则,对医疗机构抗菌药品种品规数量进行了规定,并首次要求全国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进行分级管理。

  • 标签: 分级管理原则 抗菌药物 国家卫生部 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 限制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抗菌肽是构成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抗菌肽中,主要以防御素家族和cathelicidins家族为代表。文章对抗菌肽的分类和生物学性能研究的新进展及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加以综述。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抗生素药物得以临床应用。

  • 标签: 抗菌肽 防御素 LL-37 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