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阿里地区8个区域气象监测站和2个普兰支线机场选址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建成,并顺利实现了数据传输,目前运行稳定。10个气象观测站项目包括普兰县马攸检查站和日土县泉水湖2个交通气象监测站、普兰县塔尔钦和札达古格王朝遗址2个旅游气象监测站;札达县底雅乡、日土县东汝乡、革吉县亚热乡和措勤县江让乡4个易灾区域气象监测站及普兰支线机场气象站建设。

  • 标签: 阿里地区 气象站 观测 西藏 支线机场 监测站
  • 简介:本文讨论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组建原则,设计构建了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和专家知识库系统,研制和开发了模型库人机对话三级管理系统。经初步运行验证,该系统是实用的,在某些方面也是可靠的。

  • 标签: 图们江地区 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库系统 模型库系统
  • 简介:本报告是根据四川地震局《关于成都地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工作的报勘(1977年)所规定的第四项工作任务而撰写的,目的在于运用考古方法来调查研究成都地区1900年以前的历史地震的基本烈度问题。

  • 标签: 历史地震 成都地区 考古调查 鉴定工作 考古方法 地震局
  • 简介:本刊2001年第一期刊出张仁干、王林、赵英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哈密》一文后,引起了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和争鸣。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理不争不明,事不鸣不清。学术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期又刊出柏晓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地区》和赵绍双撰写的《浅谈哈密瓜历史渊源》两篇文章。今后,还将继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 标签: 吐鲁番地区 哈密瓜 原产地 哈密甜瓜 鄯善县 哈密地区
  • 简介:属粤中片的客家地区(惠州市、河源市、新丰县),除客家话外,内部还有一种“蛇话”(或称“蛇声”,“蛇”为地方文献用字)。最早介绍它的是周日健先生^[1],他在《新丰方言志》中说:“新丰方言有客家话和水源话两种,后者又称蛇声。《长宁县志》卷八提及‘开建之始祖,自福建而来则为客家音,

  • 标签: 粤中地区 客家地区 “蛇话” 性质 得名缘由 心理意识
  • 简介:20世纪初,北京传统的居住文化、模式和建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民居建筑在加入了一些西洋的装饰成分的同时,也在建筑技术方面和居住模式或多或少的融入了西方的建筑思想和特色,开始逐步接受西方以开放的单体、向高空发展的建筑空间格局,使居住建筑中居住空间布置与室内空间分割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建筑对北京地区近代民居建筑、居住模式、空间格局和装饰风格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三个实例进一步说明该时期西方建筑对民居建筑及居住模式的影响。

  • 标签: 功能 空间 民居建筑 居住模式
  • 简介:<正>前言清俄两国缔结涅尔琴斯克条约(即尼布楚条约,下同——译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阿穆尔(即黑龙江,下同——译者)地区边境问题上的纠纷。条约的最大成就是划定了该地区边界。划定边界,也就是确定两国领土主权所及范围。对人主权问题是今天国家主权的一个侧面,在这个问题上,该条约也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条约拉丁文本第三条以及第二条后半段,就以后双方引渡一切逃亡者,以及制止两国属民越境狩猎、掠夺等行为的问题,均

  • 标签: 外蒙古 恰克图 尼布楚条约 清朝 喀尔喀蒙古 边境地区
  • 简介:工业的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随着地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为民实现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可持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维护工业生态环境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正常运转并实现有机结合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民族地区 工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建设
  • 简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距今8000年前后的降温事件之后,才真正意味着人类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开始。距今5500年前后降温以及由此带来的干旱,使甘青地区这一时期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的激化,甘青地区葫芦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出现的社会复杂性,可能是在资源紧张状态下的一种人类文化行为的生态调整。甘青地区距今4500年气候转变可能首先促进或刺激了齐家文化的发展。但随着气候转变的幅度增加,环境条件渐趋恶劣并超过了当时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西北地区史前农业体系不可避免的发生彻底地解体和衰落。长期的干旱环境可能是导致齐家文化的衰落以及齐家文化之后较长时间农业文化的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甘青地区 气候 新石器文化 环境 全新世
  • 简介: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科河谷的瓦利帝国省府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利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 标签: 秘鲁 比奇拉科塔地区 瓦利文化遗址 文物考古 地层堆积
  • 简介:侨批是指海外华人华侨寄回国内的简短家书和汇款,经营这一行业的民营机构就称为侨批局;水客是替海外华人华侨带钱带物的个体从业者,其产生的时间要早于侨批局,批局是在水客业的基础上发展而产生的。侨批是侨乡特有的事物,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侨批实物的被发现,使得这一侨乡特有的文化现象引起学界的兴趣,

  • 标签: 水客 侨批业 梅州市 客属地区 客家文化
  • 简介:一引言云南贵州是中国两个极为贫穷的省份,若干记载或谓其地瘠民贫,赋税不如江南一府,或谓人民“鹑衣百结”,“以稗子作饭”,“牛粪糊墙,人畜杂处,”写尽了云贵贫穷的惨状。[注一]贵州又比云南更穷,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描写当地人民生活环境之恶劣与贫困,触目惊心,令人长叹。检视云贵的岁入,二十世纪之前,主要来源为田赋,估计云南实徵为130万两,贵州为60万两。两者合计,仅为江苏省十分之一强,

  • 标签: 资本形成 协饷 人民生活环境 鸦片烟 协济 地瘠民贫
  • 简介:长江三角洲沙上地区是指由长江泥沙堆积形成的地区,即狭义的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地区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化景观特点,突出表现为典型的一字形村落空间布局特征。其特点有三:一为前后平阔,空间感好,使人心胸宽阔;二为家在坝上,门前垫土成场,俗称”场坎”,高敞干燥,有利卫生;三为家家朝南成埭,有利接收阳光,户户屋前种植桃李,屋后栽种翠竹,宅基前后均有河流,取水方便,四周围以绿篱,自成格局,形成江南另一种小桥流水的沙上文化景观。语言和饮食等构成文化景观的软物质内容也非常有特色。

  • 标签: 沙上地区 文化景观 长江三角洲
  • 简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每一次理事会,饶宗颐教授都有一番精彩的演说。在1996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四次理事会”上,饶老关于澄海县樟林港是樟脑树成林的地方的提醒,引起了潮汕史学界的注意。潮汕古时樟树成林,很多地方的地名都与樟树有关,如“樟溪”、“樟山”、“樟树下”、“樟

  • 标签: 民国时期 潮汕地区 樟树 生态环境
  • 简介:"首届中国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英额门镇召开。论坛共收到论文19篇,来自东北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及保护抢救意义、辽东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分布与特征、东北地区满汉合璧墓碑的存量与现状、辽东满汉合璧墓碑研究趋势等方面主题进行了研讨。通过论坛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于辽东地区的满汉合璧墓碑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对保护这些满汉合璧墓碑的文化意义达成了共识。

  • 标签: 辽东地区 满汉合璧墓碑 保护研究
  • 简介:元明清朝通过土司制度整合王朝国家,各族土司成为对我国西南等民族地区和各族土民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少数",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如下:一是国家强调王朝权威,强化边疆民族首领的国家观念,使其心向"王化",看齐中央;二是国家强化王权对土司职衔承袭、军事征调、问治教化和朝贡纳赋等国家义务的干预,关其权力进"笼子里";三是元明清朝建构土司的国家认同,奖擢忠顺尽职的土司,惩治违制悖逆的土司;四是元明清强化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统治,保障土司统治权益。因此,研究元明清朝治理西南等地作为"关键少数"的各族土司,能为从严治党和强化国家治理提供历史镜鉴。

  • 标签: “关键少数” 元明清 土司 治理
  • 简介:根据国务院(1981)9号文件和省文化局的部署,我区于1981年10月开始了文物普查工作。到1982年年底,全区14个县市的258个公社中,已有208个社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占全区公社总数的80%。任务完成较好的有永丰、永新、新干等县。主要收获如下:发现古文化遗址共10处,其中包括永丰

  • 标签: 文物普查 古文化遗址 工作简报 一九 新石器晚期 峡江县
  • 简介: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现状,指出了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讨论了接续产业的选择依据.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地区资源性城市进行分类,并研究了不同类型资源性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

  • 标签: 资源性城市 接续产业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 简介:龙岩地区是全国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全国18片贫困山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可取成绩,老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发展较缓慢,仍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尤其是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龙岩地区 “先行工程” 中国 福建 公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