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试图评估《华裔志》对於西方汉学的贡献。1935年《华裔志》在中国成立,志为国际导向,共襄事者一者来自中国,二者来自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华裔志》成立至今已出刊五十册,本文将论评其中内容。除此,本文还含括评论“MonumentaSericaMonographSeries”(《华裔志丛书》系列)以及最近才更名为“CollectaneaSerica”(《华裔选集》)的“OtherPublications”(《其他出版品》)。

  • 标签: 《华裔学志》 西方汉学 研究所 1935年 OTHER 西方国家
  • 简介:俄罗斯生态语言研究晚于美国,始于1980年代末。本文从语言是生命有机体,人、语言、环境相互作用两方面追溯生态语言产生的基础;从'生态'术语的提出、'文化生态'的创立、语言(的)生态生物语言的产生;环境语言的提出等勾勒出生态语言的形成轨迹;从国外成果的引介、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学术会议、学术刊物等方面梳理俄罗斯生态语言的发展脉络。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学 语言(的)生态学 环境语言学
  • 简介:<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现代语音研讨会,于9月9日至11日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社科院语言所语音研究室、民族所语言研究室和北大中文系语音实验室共同发起的。参加研讨会的有高教和科研机构文理多科学者。大会宣读的36篇论文,涉及我国各族语言实验语音和音系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

  • 标签: 研讨会 现代语音学 北京大学 中文系 语音实验室 实验语音学
  • 简介:<正>任何学术,都是在破与立的反复进退中前进的,就整个学术界说是如此,就每一个人说也是如此。“解放思想”,谈何容易!无前人研究的基础以望继长增高,自属空言;受前人成就的束缚而求翻然改辙,实劳冥想。“昔之哺育我者,今乃桎梏我”,旬月躇踌之境界,人人冷暖自知,焕以驽骀,所感尤切。今以“文字的破与立”为题,其所谓破,乃破一己往日已溺于许氏“静观”之惰性之深;其所谓立,乃立—己今日善从时贤“动观”之正言之切。究之也无非是自述于文字之学习和研究的艰辛,以求助于师友同道,祈大方进而教之云

  • 标签: 形声字 古文字学 人民群众 破与立 形符 汉字
  • 简介:山西省社科院温端政、吴建生主编的《汉语语汇研究》于2009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2007年7月·太原)论文集。全书共收录论文37篇,研究内容涉及到了语汇综论、语汇类辞书编写、语汇分类研究、语汇教学、方言语汇研究等方面。

  • 标签: 语汇学 汉语 出版 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 简介:从《翻译归结论》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翻译研究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强调该书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翻译理论系统

  • 标签: 《翻译学归论》 研究 特点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期召开的第六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的分析,考察21世纪我国社会语言研究之走向。在今后的研究中,社会语言学会更加关注国家重大社会语言问题,以实证调研为基础探讨社会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对策机制。重视语言国情,多角度、多领域做好语言规划和语言战略研究,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探讨学科建设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21世纪 中国社会语言学 走向
  • 简介: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人类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不断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关注人类的核心研究方法及书写方式民族志,通过分析翻译对民族志写作的影响以及人类学家对民族志翻译问题的反思来研究民族志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关系。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志 翻译研究
  • 简介:近年来,美丽的贵州省黔东南苗寨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往游玩。然而,该地区的旅游翻译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帮助提高当地旅游翻译的质量,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借助传播学理论论证旅游翻译的传播特性,指出翻译传播效果的重要性,提出两大翻译原则,并对黔东南主要苗寨景区现行的旅游英译进行评析,以期为旅游翻译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苗寨景区 旅游翻译 传播学 传播效果 翻译原则
  • 简介: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主要流派均与语言国情有密切的学理联系,大多视后者为其理论源头.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分析对象等方面,语言国情可以划分为早期的语言国情与现阶段的语言国情两个阶段.现阶段的语言国情在承袭早期理论合理因素的同时,其学科对象和分析方法等方面已发生明显的拓展和变化.

  • 标签: 语言国情学 继承 创新
  • 简介:本文以语篇为视角考察诸人文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指出语篇及其分析方法可以在人文学科的各领域研究中发挥作用;通过分析学科互通性、交叉互补性以及中国传统辞章和当代语篇的人文思想,语篇的学科相客观点得到了初步论证。

  • 标签: 人文学科 互补性 语篇学
  • 简介:本文对2007年国内的日语语言研究的现状和动向从研讨会的举办情况和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指出这一年度出现的新特点:①研究队伍的扩大和年轻化;②研究领域的拓宽;③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同时,本文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 标签: 日语语言学 现状 动向 进步 不足
  • 简介:本文对巴利和薛施蔼编的《普通语言教程》和小松英埔和罗伊·哈里斯编的《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教程》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内容和章节次序处理上的差异和优劣,认为除了"语言地理变异"的次序安排以外,《普通语言教程》还是能够反映索绪尔语言思想的,而且内容比第三度讲授普通语言的教程更加全面、丰富,在语言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 标签: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符号学 语言学史 语言学理论
  • 简介:本文以汉语影视作品中的317个人物指称为语料,考察了汉语会话中人物指称的使用形式及分布情况,揭示了人物指称选择和社会语言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会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同等因素影响人物指称的选择。

  • 标签: 人物指称 社会地位 年龄 性别 等同
  • 简介:本文从古典小说行文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的课例,站在学生立场的写作教学,让学生从诸多方法中抽离出来,着眼于如何将故事主角所遇困难逐层升级,打开写作时'想'这个总开关,以期对学生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古典小说 困难升级 学生立场
  • 简介:<正>5荒谬的“词汇”我手头有一份打印的材料,是《英华》1973—1974年某一次修订稿(就是上文提到“幸而”没有印出来的那一次修订稿)的“收词指南”——这是一部荒谬的词汇“引论”。事隔十年,当《英华》

  • 标签: 词汇学 双语词典 语言 修道院 字典 普通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