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深入山东某预备役师的基层采访,透过整齐划一的基础设施、严格正规的办公秩序、扎实有效的政治工作和部队官兵的旺盛斗志,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在一面面总部军区省军区授予的“抓基层工作先进单位”“整组工作先进单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牌和铜匾上,镌刻着他们按照“基本制度、基本教育、基本队伍基本设施”“四个基本”打牢部队建设基础,把抓基层当成永恒课题的深深足迹。

  • 标签: 基层工作 山东 预备役师 部队建设 部队训练 人才队伍建设
  • 简介:在社会结构变动、政府财政转向民生领域、军队职业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信息化等多重背景下,美国军队把中等收入阶层作为兵源重点,积极争取国会的支持,坚守军人核心价值观,主动与地方媒体合作,满足民众知情权。美军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经验教训启发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军事变革时期的中国,在发展军民关系时应努力平衡目标导向中的政治需要和功能要求;军队与社会各阶层应建立全面而有侧重的关系;秉持军队改革政策和行为的效率指向,排除民间各类干扰;强化政府在军民关系管理中的职能作用;鼓励军队与地方媒体合作,积极有效地影响和争取民众。

  • 标签: 军民关系 社会转型 军事变革 健康发展
  • 简介:五、缅甸联合作战的考虑与准备劳克林·柯里致罗斯福1941年12月17日华盛顿事由:关于缅甸的共同防卫为了回答我对缅甸共同防卫计划的咨询,马格鲁德将军12月14日回复说,联合计划正在准备中,一个中国团队正在步行途中。他说由于地形困难及日军正进行其它作战,此间并不认为将会对缅甸有任何地面行动和攻击。

  • 标签: 史迪威 抗日战争时期 罗斯福总统 日本军队 军事同盟 联合作战
  • 简介:珍珠港事变的爆发,把已有靠拢趋势的中美两国迅速地推入同一战壕。对日抗战已达四年半之久的中国立即对日本及其盟国德国、意大利发表宣战公告,以示其共同作战之决心。对于盟军之间的协同作战问题,中美等国立即展开了紧急磋商。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签订和中国战区的划分,标志着以对付轴心国为目的的军事同盟最终结成。在美方提议下,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中国方面复邀美军派一高级将领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身兼数职,衔命赴华,中美军事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美国对华援助的步伐由此而加快,以图支援艰难的中国政府。另一方面,中国仍未取得统一平等盟友之地位,中国政府力求加入英美联合参谋会议和军火分配委员会,以取得战略及物资分配发言权。

  • 标签: 史迪威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战区 军事同盟 罗斯福总统 军事合作
  • 简介: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应对时局,调整经济行政机构。成立了经济部,翁文灏担任部长。抗战相持阶段,国府经济行政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诸多事权从经济部剥离。翁文灏为经济部调整改革作出了贡献。调整改革受到诸多制约:一是人事关系复杂,蒋介石对改革求治甚急;二是经济部与四联总处、行政院经济会议等机构事权冲突严重;三是以翁文灏为首的专家政治处于派系政治的围困之中。

  • 标签: 翁文灏 抗日战争 经济行政 机构改革
  • 简介:共青团应从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内容、手段、团干部作风等方面入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标签: 团干部开展 团干部调查 工作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