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编者按: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是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但尚未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有的甚至没有将企业教育放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本文对现代企业教育制度进行了辨析,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本质,坚持对员工“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全体教育”的思想,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文中的观点和做法,可供读者参考。欢迎关心企业教育的有识之士,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为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献计献策。

  • 标签: 现代企业教育制度 法人制度 人力资源 全程教育 全面教育 全体教育
  • 简介:近年来,环境公益诉讼逐渐被公众关注,而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关于此方面的规定,一些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公益诉讼的概念;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关键词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图分类号D915.1文献标识码A一、公益诉讼公益诉讼最早可溯及古罗马时期,公益诉讼是指所有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诉讼,既包括国家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提起的诉讼,也包括私法人、非法人团体、个人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而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导致的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或有造成损害危险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二、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1.弥补现行法律对环境公益保护的缺失。我国诉讼包含三种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但除了刑事诉讼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外,民事和行政诉讼均未对公益诉讼作任何规定,甚至限制了公益诉讼的提起。除了诉讼体制上的缺失,我国环境基本法及其单行环境法规制定上的缺陷也不利于环境公益的保护。因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则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2.弥补行政权力对环境公益保护的不足。在我国,对环境的管理实行的是国家管理环境的单轨运行机制,由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关代表国家对环境进行全面的监控、监督和管理,并对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进行预测与决策。这种体制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却严重忽视了其他社会力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无法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共同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弥补行政权力对环境公益保护不足,积极保护环境的必要举措。(二)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1.我国现有法律包涵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法律和法规都不得与其相抵触,宪法为一切法律的确立和制度的建立提供基础。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仅符合宪法原则,而且宪法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2.环保团体的建立及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众多以维护环境公益为宗旨的环保团体建立起来。通过这些团体,公众可以更全面的参与到环境管理事务中去。赋予这些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将更大地发挥环保团体在保护环境公益方面的作用,且与当代权利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趋势相吻合。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保护环境个人力量的集结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民众基础,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成为可能。3.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经验借鉴和司法实践案例的积累。现代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司法实践,其中美国的制度最为发达。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环境公益保护的制度。三、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一)原告资格的放宽。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环境侵害往往是间接的侵害,若按照传统的侵权理论,则根本无力保护环境。为此,迫切要求重构侵权理论,扩大原告主体的范围,诉讼主体不仅包括直接受害人,而且包括社会一般公众、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要建构环境侵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得扩大主体的适格范围,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以诉权。(二)被诉对象范围的扩大。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环境,各国法律在放宽环境诉讼起诉资格的同时,也扩大了被诉对象的范围。过去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被提起诉讼者,现在则可以对其提起诉讼了。(三)举证责任的合理配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传统民事诉讼法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但在环境诉讼中,环境损害的认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由于原告获取信息的有限性,让他们承担举证责任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必须得到立法肯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只需提出加害人有污染行为的初步证据,即可以支持其请求,至于污染事实是否确实存在,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举证责任则倒置给被告承担。(四)环境公益诉讼费用的承担及对公益诉讼原告的奖励。在环境新型侵权案件中,由于其牵涉面较大且涉及众多复杂专业知识与技能,原告即便履行其较轻的举证责任也需花费极为昂贵的诸如高科技术鉴定使用费用,往往为一般组织与个人难以承受。如果仅因诉讼费用而拒原告于法院大门之外,这无异于迫使民众放弃对环境公益的保护请求。所以,我国应吸纳他国的做法,适当减轻民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需费用,在立法上,对诉讼费用的负担作出有利于原告的规定。同时,每个人是自身利益的最大维护者,公共利益与自身私人利益相比较,较少为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所“青睐”,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可能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为一般民众所不愿。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要是出于对美好环境和和谐环境秩序的需要,为了鼓励与保护他们的这种“热心”,原告在胜诉后应得到国家奖励。(五)防止滥诉。环境公益诉讼最大的特点就是主体资格的扩大化。然而,在“诉讼爆炸”的今天,即使是在有着“厌讼”传统的我国,也存在着滥诉的可能。虽然有学者对此表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但作为一种制度的设立,应考虑其可能性。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除了以上的几点设想以外,还可以加大环保组织的培植力度;加强公益律师制度建设和努力培植公民的公益诉讼的意识等。参考文献1吕忠梅.《环境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法学研究》期刊3王全兴.《关于公益诉讼的零散思考》,载于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4吕忠梅.《环境诉讼初探》,载吕忠梅主编《环境资源发论丛》,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作者简介邓英,西北政法大学2008级民事诉讼法专业研究生。

  • 标签:
  • 简介:瑞士是从1995年起,按照欧盟第6号增值税指令制订法规,开始征收增值税。2001年1月1日,税务当局颁布了新的增值税法,取代原来的增值税条例。新的增值税法在很多方面有所改革,下面作简要介绍。

  • 标签: 瑞士 增值税制度 税收
  • 简介:对复杂的制度安排作简练的概括不失为话语建设的一个好方法。理解中国,特别是解释“中国模式”得以成功的制度原因,可以把重点放在解读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中国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

  • 标签: 中国模式 制度原因 成功 制度安排 话语建设 国家性质
  • 简介:违反财务制度现象透视陈传雨经济快速发展,更要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高度阐明了制度的重要性,那么,是不是有了好...

  • 标签: 财务制度 财务工作 违纪违规 监督机关 人的素质 预算外收入
  • 简介: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服务目标已经转变,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引发了大量的农民上访、对抗事件。鉴于土地征用制度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是一个涉及面甚广的公共问题,本文在制度层面对现行土地征用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分类和归纳,提出新的土地征用制度,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 标签: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农民利益 经济发展 土地管理 征地范围 结构调整
  • 简介:<正>选区划分是政治性很强的行为。首先使现代选举得以可能。国家地理条件和选举技术的限制,使得全体公民同时集中在一个场所选举无法实现,只有通过地理或职业标准分割选举的人群,才能使现代选举得以可能。其次,划分选区便于选民了解候选人,近距离接触候选人,更有效地选择和监督候选人的工作。再者,划分选区影响着选民选举权的平等性,选票和议席的数量比

  • 标签: 选区划分 数量比 职业标准 选举地理学 大选区 地理条件
  • 简介: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在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中都有规定,它是普通公民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对推进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的问题和缺陷也日趋明显。因此,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拟就人民陪审制度的意义及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提出几点看法。一、人民陪审制度的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陪审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是由一定数量陪审员组成陪审团,集体参加诉讼活动。陪审团在审判中与法官有明确的职能分工,陪审团负责认定案件事实,法官负责适用法律。陪审团对案件事实作出的裁

  • 标签: 中国 人民陪审制度 司法制度 陪审员 法律地位 改革
  • 简介: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始于本世纪初的欧洲国家。1911年12月在英国诞生了第一个失业保险法,当时只照顾到风险特别大的行业,如机械工业、建筑业和造船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失业保险普及到欧美其它一些国家,保障范围逐渐覆盖大部分工商业受雇者,但非体力劳动者参加保险要受条件和限额限制。经过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和五十年代以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失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失业保险制度,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失业保险的类型及保障范围

  • 标签: 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金 失业救济 失业者 受雇人员 失业保险基金
  • 简介:摘要核心控制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历程的事情,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的失真、违法经营活动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企业核心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失效所造成的,如巨人集团的倒塌、琼民源、银广厦事件的发生,无不与企业核心控制制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可以说,核心控制制度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在建立健全核心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实施力度,通过科学、高效地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标签: 核心控制制度 企业经济效益 电算化 核心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 落实机制
  • 简介:模糊性制度是指依据同一表述可以做出相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矛盾的多种解释的制度制度模糊化是有意保留未清楚界定部分的制度安排,即"有意的模糊"。资源与权力相互依赖与制约导致制度模糊化;组织合法性与实际运作的矛盾导致制度模糊化。"关系"与"关系网"作为中国情境下习惯法运作的核心,可以作为模糊化制度中"再协商"的依据或辅助依据。模糊化制度安排与变通还可以作为制度创业的一种策略。

  • 标签: 制度模糊化 资源与权力依赖 制度合法性 制度创业 泛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