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在科研领域,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石墨烯材料,用于改善电池续航、智能穿戴和其它领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市面上依然难觅相关产品应用的踪迹。最近,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全球首款采用石墨烯应用产品移动电源"秒宝"研发成功,该移动电源的容量为2000mAh,能够在56秒内对移动设备完成100%充电,并计划于2015年1月份投入生产。

  • 标签: 移动电源 石墨 产品应用 科学家 吴江市
  • 简介:酚醛泡沫是一种良好的绝热材料,因其隔热阻燃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保温行业。但是,酚醛泡沫同时存在酸性强等不足。针对强酸性问题做了研究工作,通过加入苯二酚解决了强酸性问题。采用苯二酚提高可发性酚醛树脂活性,加快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以减少酸固化剂用量,从而使得酚醛泡沫实现低酸性。实验结果表明:苯二酚可以明显地提高树脂活性,大量减少酸固化剂用量,制得的酚醛泡沫pH值大于5。

  • 标签: 酚醛泡沫 低酸性 间苯二酚 酸固化剂
  • 简介:据媒体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的麻类等纤维预处理、糖化液酵解生成燃料乙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麻类等纤维酶降解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己于近日通过国家级鉴定。

  • 标签: 燃料乙醇 纤维质 酶降解 麻类 技术 生产
  • 简介:轻集料混凝土因其优异的性能特征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路桥与高层建筑中。泵送匀性是轻集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方面。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匀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目测观察法、分层度筒法、界面观察法及综合评定法,认为匀性的测试应简单易行且与混凝土耐久性相结合综合评定,并提出了泵送匀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轻集料混凝土 泵送 匀质性 评价方法
  • 简介:Fe3Al金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在钢表面制备Fe3Al基金属化合物涂层能有效提高基体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耐腐蚀、耐摩擦和抗冲蚀性能,其抗硫化性能甚至优于不锈钢。相比于同等功能的陶瓷涂层,Fe3Al涂层与基体有更好的相容性。综述了Fe3Al基金属化合物涂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涂层性能及影响因素,涂层制备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主要包括热喷涂、堆焊、激光合成等。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 FE3AL 涂层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固体状态氢储存材料的电导率会以115℃为分界点发生急剧变化,其中的离子成为载体,从而成为具备高电导率的“超离子导电材料”。氢储存材料为硼氢化锂(LiBH4)固体。如果能将这种材料用作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解,则可使电解完全成为固体,从而有可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标签: 锂离子充电电池 固体电解质 日本东北大学 物理现象 移动 储存材料
  • 简介:为提高出土脆弱陶文物的强度及抗风化能力,采用丙烯酸盐配合物溶胶(AMC)为加固材料,对考古遗址出土的脆弱陶文物进行了加固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加固前后陶文物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AMC加固后的陶试样其弯曲载荷提高了106.5%,耐盐蚀循环、抗冻融能力循环次数均提高约1倍,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脆弱陶文物保护新材料。

  • 标签: 丙烯酸盐配合物 水溶胶 脆弱陶瓦 加固
  • 简介:以玻璃纤维、气相法白炭黑、Ti02及结合剂为原料,采用干法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硅隔热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玻璃纤维预处理技术及其含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观察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纤维表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其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纤维最佳含量为20%;在200℃、500℃和900℃时其热导率分别仅为o.029W/(m·K)、0.033w/(m·K)和0.043W/(m·K),耐压强度为1.38MPa;与未添加纤维的硅隔热材料相比,热导率降低21%~28%,耐压强度提高了116%。

  • 标签: 玻璃纤维 隔热材料 性能
  • 简介:综合论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钛铝金属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发动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总结归纳了基体的特性、常用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问题和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 力学性能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