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黄斑水肿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多波长氪黄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黄斑水肿患者56例(82只眼),随访1年,效果满意。

  • 标签: 多波长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替罗班冠脉内给药致血小板减少进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罗班冠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替罗班并建议输注血小板纠正。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药物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结论:替罗班冠脉内给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师规范使用药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内给药 血小板减少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 简介: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为一组在淋巴系统疾病中更多见,其病理形态结构、生物学特征、遗传表形均不同于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异质性的恶性病变。近20年来,NHL成激增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对于NHL发病机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多态性对NHL的病因、进展、预后,鉴别诊断方面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与NHL的发病机理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TNF 基因多态性 HODGKIN 淋巴系统疾病 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绝经期妇女患有子宫肌瘤时,为其实施小剂量米司酮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方式将我院纳入研究的42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妇女(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分组,对照组(小剂量米司酮治疗),观察组(小剂量米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分析治疗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施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共有19例,占比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47.62%);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人数仅有1例,占比4.67%,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38.10)。结论:联合治疗效果更优,能保证显效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有较大价值。

  • 标签: 围绝经期 子宫肌瘤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 治疗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并确定使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患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后时间差异为出发点,将其平均分为普通组、对比组,二者同样使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过程中,普通组延续使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方法,对比组则使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方法,分别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组病患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手术出血量三项数据都明显小于普通组(P<0.05),对比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普通组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过程中,精细化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能够明显压缩病患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同时手术中的出血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非体外 冠状动脉搭桥术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平衡针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平患者衡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前者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平衡针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保证了血压变化的规律性,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平衡针灸 左旋氨氯地平 非杓型高血压
  • 简介:摘要:西地那为处方药,私自购买使用含“西地那”成分的保健食品将威胁身体健康,近年来,违法销售含 “西地那”成分的性保健品现象还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滥用滥用含西地那性保健品的风险,在查处销售含“西地那”成分性保健品执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强化宣传引导、公安联动机制、强化原料药生产监管违法产品溯源、增加违法成本、强化执法手段快速检测等方面思考探寻治理违法销售含有 “西地那”成分的性保健品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感染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感染性胃肠炎患儿,共计人数78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蒙脱石散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口服及穴位贴敷配合蒙脱石散治疗能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口服 穴位贴敷 蒙脱石散 小儿非感染性胃肠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顺铂(cisplatin,DDP)方案(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12例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GP)和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1g.m-2,d1、8,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1~3,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给予GP方案(剂量及用法同化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生存期。结果:对照组50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53例可评价疗效。治疗组有效率(RR)为40.5%(21/53),疾病控制率(DCR)为88.1%(46/53),较对照组[RR为30.0%(15/50),DCR为86.0%(43/50)]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总生存期(OS)、Karnofsky(KP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贫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能延长O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复方苦参注射液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抗原21-1(CYFRA21-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肺癌组,良性肺病患者50例作为良性肺病组,体检中心常规体检居民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CEA、SCC-Ag、CYFRA21-1值。 结果 A组患者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CEA、SCC-Ag与C组相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CYFRA21-1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指标联合诊断效能优于其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CEA、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是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较为理想的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单独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CYFRA21-1水平在肺部良性疾病及小细胞肺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高于其他两项指标,可优先作为筛查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癌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抗原21-1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与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42例脑梗塞(发病了天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测定并行头颅CT检查,分析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与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hs-CRP高于糖尿病性脑梗塞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的防治中控制糖尿病能降低血管损伤.

  • 标签: 脑梗塞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氏I类错颌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氏I类错颌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组排齐整平时问、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及牙弓宽度。结果A组排齐整平时间(5.1±1.7)个月,B组为(7.9±1.8)个月:A组平均复诊时间8周,B组为4周;A组复诊次数(7.00±1.09)次,B组为(16.00±1.43)次;A组总疗程(12.15±1.46)个月.B组为(17.49±1.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氏I类错颌拔牙病例的矫治中,自锁组治疗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明显低于直丝组。

  • 标签: 3B自锁托槽 滑动直丝弓托槽 安氏I类错颌 畸形 矫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2000—4500 米之间 高海拔地区瓣膜性房颤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后对抗凝治疗的效果 。 方法 : 2 01 8 年 4 月 -201 9 年 10 月 ,在本院抽取瓣膜性房颤患者 70 例开展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用 利伐沙班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 。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无意义 ( P>0.05 );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高海拔地区瓣膜性房颤患者用利伐沙班治疗,疗效显著,且还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借鉴 。

  • 标签: 非瓣膜性房颤 利伐沙班 治疗效果
  • 简介:肺癌是肿瘤相关性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占据很大部分比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临床发现时已是晚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不光与肺癌在机体内发生“免疫逃逸”及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有关,还有研究表明免疫因子水平异常与其发生,发展及病理转移关系较为密切。临床中单纯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重肿瘤的“免疫逃逸”及“免疫抑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通过了解肺癌相关的免疫因子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探讨IL-6,IL-8,TGF-β与小细胞肺癌免疫的关系,以期为小细胞肺癌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探索新方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IL-6 IL-8 TGF-&beta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60眼临床确诊为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对照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辅助激素、甲钴胺、醋甲唑胺、高压氧舱治疗,15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用药后观察患者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的情况及隔3天查视力,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视野。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乳头水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动脉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非动脉炎性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肺脾气虚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中医药免疫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接收的88例肺脾气虚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评估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将患者分为(奇偶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4例,前者实施中医药免疫辅助治疗,后者实施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免疫力变化情况、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示数据差异存在对比分析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抑制剂ZD1839联合放疗对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NSCLC细胞株A549和HCC827,将2种细胞株均分为A组不作处理、B组给予ZD1839、C组给予放疗、D组给予ZD1839联合放疗,其中A549细胞株记为A1组、B1组、C1组、D1组,HCC827细胞株记为A2组、B2组、C2组、D2组。测定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2Gy照射剂量下细胞存活分数(SF2值)、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以及EGFR、p-EGFR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水平。结果D1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B1组和C1组,SF2值低于C1组(P<0.05)。B1、C1和D1组G1/G0期比例和细胞凋亡率高于A1组,D1组高于B1和C1组(P<0.05)。B1、C1和D1组的S期和G2/M期比例以及EGFR、p-EGFR、p-Akt表达水平低于A1组,且D1组低于B1和C1组(P<0.05)。4组HCC827细胞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靶向制剂ZD1839联合放疗可将NSCLC细胞阻滞于G1/G0期,增强放射线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EGFR、p-EGFR和p-Akt有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ZD1839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奈达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Ⅲ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吉西他滨+奈达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替吉奥+奈达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对Ⅲ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替吉奥与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效相似,但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易于患者耐受。

  • 标签: 替吉奥 奈达铂 三维适形放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