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PICC导管尖端最理想的位置、定位方法、导管尖端异位与并发症的关系等,并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导管定位的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ICC 定位 导管尖端异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以降低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产生气泡的发生率。方法对120例置入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将PICC导管外留部分常规呈“S”形、和“U”形固定,并应用思乐扣装置固定;观察组将导管外留部分沿血管走行反向留1.5-2.0cm的长度后,与手臂纵轴呈60°角弧行弯曲,使两翼、连接器、减压套筒及前端2cm的导管成一条直线,延长管下面(与皮肤接触处)垫厚(约32层)纱布,将纱布固定延长管上。结果对两组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胶在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名发生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患者,应用医用胶进行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连续随访6个月,16名患者带管期间输液均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漏液、脱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康派特医用胶应用于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修复,效果可靠,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康派特医用胶 PICC导管断裂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6名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遵从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进行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肿瘤患者经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高,两组患者的数据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法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更加细致、周到的照顾患者,降低常见肿瘤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适合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护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管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14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导管灌注溶栓术,观察组给予导管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双侧下肢血管周径,比较两组尿激酶使用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尿激酶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管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有助于提高溶栓效率,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机械碎栓
  • 简介: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30例由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以鼓膜内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行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并经导管吹人泼尼松龙和玻璃酸钠混合液体2ml,隔日1次,共7~lO次,检查咽鼓管功能及鼓膜形态,检测听力.评估耳鸣及耳闭塞感变化。结果30例咽鼓管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鼓膜内陷不同程度缓解,无粘连发生。纯音听阈(0.5,1.0,2.0,4.0kHz平均听阈)下降10-30dB28例,无变化2例;耳鸣消失19例,减轻7例,无效4例:耳闭塞感消失26例,明显减轻4例。结论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由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以鼓膜内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能改善听力,缓解耳鸣及耳闭塞感症状。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 标签: 中耳炎 非化脓性 导管吹张法 鼻内镜 鼓室给药 泼尼松龙
  • 简介:摘要目的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鼓室压力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分别是(-85.38±10.02)dapa、(50.99±8.12)db,和对照组的鼓室压力和语频气导听阀变化两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方式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疾病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处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18%、82.54%、85.71%,与对照组患者的90.48%、80.59%、84.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2.06%VS7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