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修饰有骨形态发生蛋白质7(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BMP-7)功能片段的功能化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胶RADKPS在低浓度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10pg/ml)持续作用下对大鼠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和Ⅱ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nucleuspulposuscells,NPCs),取第3代NPCs分别在无BMP-7功能片段的RADA16-I或修饰有BMP-7功能片段的RADKPS中培养,试验共分4组:A组(无IL-1β干预的RADA16-I组)、B组(有IL-1β干预的RADA16-I组)、C组(有IL-1β干预的RADKPS组)和D组(无IL-1β干预的RADKPS组)。分别在培养的第3天、第6天及第9天通过RT-PCR和ELISA检测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和Ⅱ胶原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RT-PCR和ELISA结果表明在第3天和第6天时C组蛋白多糖和Ⅱ胶原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第9天时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蛋白多糖和Ⅱ胶原的表达水平在第3天、第6天及第9天时均低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时C组蛋白多糖和Ⅱ胶原的表达水平低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天和第9天时,C组中两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核细胞经BMP-7功能片段刺激后对IL-1β抑制其蛋白多糖和Ⅱ胶原合成的作用更为敏感,但低浓度IL-1β(10pg/ml)不能完全抵消功能化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水凝RADKPS中BMP-7功能片段对大鼠NPCs蛋白多糖和Ⅱ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表明RADKPS在体外条件下有一定的抗IL-1β作用,所以即使在炎症因子IL-1β的存在下,RADKPS仍能促进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和Ⅱ胶原的合成。

  • 标签: 组织工程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 水凝胶 大鼠 髓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序贯二期射频消融(RFA)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Ⅰ期结节HBV相关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和HBVDNA的影响.方法方法选择87例Ⅰ期结节HBV相关性肝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二期RFA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二期RFA结合NA抗病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HBVDNA的不可测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的血清AFP和CA19-9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FP和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BVDNA不可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36%(38/44),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序贯二期RFA联合NA抗病毒治疗Ⅰ期结节HBV相关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血清AFP、CA19-9水平,提高HBVDNA不可测率,为治疗HBV相关性肝癌提供保障.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核苷(酸)类似物 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观察β-链接素(β-cat)、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表达及其联合表达在NP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0例NPC石蜡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组织中β-cat、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鼻咽组织中iNOS、COX-2未见表达,而β-cat胞膜表达。NPC中,所有病例β-cat胞质均呈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07,P=0.000)。β-cat胞膜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5,P=0.000);iNOS表达阳性37例(χ2=25.371,P=0.000),COX-2表达阳性33例(χ2=20.109,P=0.000),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胞质内β-cat、iNOS、COX-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胞质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胞质内β-cat、iNOS和COX-2的过度表达与NP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胞质内β-cat、iNOS与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能同时针对三者起作用的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抗瘤效应或放疗增敏效应。

  • 标签: Β-链接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鼻咽癌
  • 简介:背景表浅基底细胞癌通常的治疗手段并非外科手术,而多用药物局部治疗或光动力疗法,尽管大多认为光动力疗法疗效更好,但并未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本研究即对比光动力疗法与局部应用咪喹莫特及局部应用氟尿嘧啶对表浅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基底细胞癌 局部应用 氟尿嘧啶 咪喹莫特 表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