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2例HIE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并针对吸氧、保暖、病情观察、合理喂养、基础护理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生后12h以后仍出现兴奋、激惹症状;出现嗜睡、迟钝且持续时间长;产后出现哭声弱,持续24h以上;肢体张力减弱和拥抱、吸吮反射弱,且持续时间长可作为早期诊断HIE的参考依据;脑性尖叫、昏迷、脑干症状、抽搐、前囟张力增高可作为早期HIE的诊断依据;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治愈96例;好转31例;自动出院5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早期诊断、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诊断 护理
  • 简介:冠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在100万以上,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诊断和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重建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是一种有创的介入治疗手段,由于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抗凝药物强度的增加和术者操作等原因,

  • 标签: 冠脉介入诊疗术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肾综合征出血热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少尿、无尿。甚至患者死亡。我科自2008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救治肾病综合症出血热、肾功能衰竭患者11例,体会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病综合症 出血热 肾功能衰竭
  • 简介:近年来院感事件的增加,让院感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MDRO(微生物实验室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阳性结果、药敏试验对两种及以上类别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1]感染新生儿的干预管理,探索预防NICU院感的有效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贯彻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果成功预防了院感的发生,保障了医护人员和其他患儿的安全,由此得出加强对MDRO感染者的干预管理能有效的预防院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产妇阴道分娩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围生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身心健康干预。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遵医嘱行为以及纯母乳喂养等情况,同时运用自评量表测评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研究组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护理前后评分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围生期护理身心健康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的临床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能改善围生期的焦虑及抑郁状态。

  • 标签: 围生期 护理健康教育 孕产妇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感染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妊娠35~38周31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阴道和肛周分泌物中GBS核酸。将B族链球菌阳性149例作为阳性组,取同期149例B族链球菌阴性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3106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阳性率4.79%(149/3106)。GBS阳性组和对照组剖宫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GBS感染、新生儿肺炎和新生儿黄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增加剖宫产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行GBS筛检。

  • 标签: B族链球菌 妊娠晚期 孕妇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红外线照灯及安尔碘外敷联合应用对产后会阴伤口红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产后会阴伤口红肿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安尔碘外敷治疗,治疗组给予红外线照灯及安尔碘外敷联合应用治疗,每组各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的血浆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评定,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灯及安尔碘外敷在产后会阴伤口红肿的联合应用能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 标签: 红外线 安尔碘 产后会阴伤口红肿 疼痛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Avaulta盆底重建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DI-20),评价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术的解剖疗效与功能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3例术后失访,80例纳入研究,其中11例患者有全子宫切除术史。56例患者行前后路Avaulta,17例行单纯前路Avaulta,7例行单纯后路Avaulta,42例保留子宫,27例同时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中位手术时间100min(80~150min),中位出血量150m(l100~280m1)。术中膀胱、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随访24~34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无Ⅱ度及以上脱垂。与术前PFDI-20评分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Avaulta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微创,安全性好,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Avaulta 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送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46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对于神经外科幕上相邻或者累及运动、语言功能区的神经上皮肿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的保护重要的脑功能区皮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手术的关键就是功能区定位。术中直接皮层电刺激可以直接定位脑功能区的确切位置,是目前最准确可信的脑功能定位方法。我院从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直接皮层电刺激技术,联合应用皮层诱发电位,术中脑电图,术中超声等电生理技术,治疗大脑运动、语言功能区胶质瘤35例,配合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功能区胶质瘤 直接皮层电刺激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骨化治疗肝穹窿部肿瘤护理的方法及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方法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就诊于我院的30例患者采用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固化术进行治疗,研究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人工胸水后推开右肺底,超声影像下肿瘤现象清晰,局部治疗效果显著,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缺血坏死性改变。结论人工胸水辅助超声引导下微波固话术在肝穹窿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于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及手术中密切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胸水/人工 超声引导 微波固化 肝穹窿部肿瘤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法洛四联症术后妊娠的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患者顺利手术分娩,母婴结局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加强妊娠期管理,严格做好围产期护理,有效帮助患者顺利分娩。

  • 标签: 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 妊娠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KAI1的细胞系(过表达KAI1组),并设置空白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细胞系(阴性对照组)及未处理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blot法检测KAI1蛋白过表达的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和纤粘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明胶酶谱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活性的影响。多样本均数若满足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进行,若不满足方差齐性则采用Dunnett’sT3。结果慢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后,各组间AKI1蛋白表达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10,P=0.001),并且与阴性对照组(0.575±0.065)和空白对照组(0.458±0.0500)相比,过表达KAI1组(0.953±0.034)的K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0)。RT-PCR检测表明,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F=10.268,P=0.012)、N-钙黏蛋白(F=32.159,P=0.001)和纤粘蛋白的mRNA(F=38.364,P=0.000)在各组间表达有差异。与阴性对照组(0.937±0.102,0.998±0.064,1.093±0.083)和空白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1.000±0.000)相比,过表达KAI1组(0.636±0.027,0.576±0.038,0.435±0.051)的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和纤粘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0),且Westernblot检测表明,各组间N-钙黏蛋白(F=9.172,P=0.015)和波形蛋白(F=14.441,P=0.005)表达有差异,与阴性对照组(1.068±0.032)和空白对照组(0.957±0.103)相比,过表达KAI1组(0.597±0.032)的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0);与阴性对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基因 基因 肿瘤抑制 细胞系 转化
  • 简介:目的:beclin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稳定感染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后,于短程低氧条件下探讨beclin1基因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用带有pLenO-GTPVector及pLenO-GTP-beclin1Vector的慢病毒以感染复数(MOI)为20分别感染BT549细胞,即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未感染细胞作为空白对照。感染96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估计感染效率;用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基因是否在BT549细胞中稳定表达;将各组细胞低氧培养12、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MT相关标志物;用Westernblot法检测低氧培养24h后的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低氧时间对细胞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余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慢病毒感染BT549细胞96h后,感染效率约为100%,实验组beclin1蛋白高效稳定表达(F=107.200,P=0.000);低氧条件下,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12h:F=122.451、P=0.000,F=29.651、P=0.001;24h:F=108.783、P=0.000,F=41.232、P=0.000),而间皮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及fibronectin表达水平下调(12h:N-cadherinF=92.918、P=0.000、F=138.034、P=0.000,vimentinF=135.313、P=0.000、F=39.765、P=0.000,fibronectinF=144.275、P=0.000;24h:N-cadherinF=76.064、P=0.000、F=40.614、P=0.000,vimentinF=206.576、P=0.000、F=46.658、P=0.000,fibronectinF=411.405、P=0.000);相对于低氧培养12h,各组细胞低氧培养24h后E-cadherin表达水平下调(空白对照组:t=4.266、P=0.013,t=11.235、P=0.000;实验对照组:t=10.463、P=0.000,t=4.092、P=0.009;实验组:t=28.208、P=0.000,t=7.262、P=0.001),而N-cadherin(实验组除外)、vimentin和fibronectin表达水平上调(空白对�

  • 标签: 乳腺肿瘤 细胞低氧 上皮间质转化 BECLIN1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低脂饮食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共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4.13±3.25)明显低于治疗前(4.83±3.14)及(6.94±2.12)(均P〈0.05)(2).治疗2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水平[(5.77±3.13)mg/L]明显低于治疗前[(24.37±7.79)mg/L]及对照组[(25.98±4.84)mg/L](均P〈0.05);(3)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CRP及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动脉粥样斑块 血脂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模式进行探索,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1300名女工进行研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观察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647名愿意接受干预模式为观察组,653名不愿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前保健系统知识培训、系统化管理模式及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孕前保健依从性情况,分析统计参加孕前保健和未参加孕前保健的女工计划妊娠率、不孕不育发生率、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300名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79份,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孕前保健参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是影响孕前保健参与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孕前保健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参加孕前保健者的计划妊娠率高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流产率、合并症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儿低于未参加孕前保健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流动人口孕前保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做好孕妇信息跟踪,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保证孕妇孕期保健的依从性,为优生优育提供基础。

  • 标签: 孕前保健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并针对性提出减压对策。方法:采用压力源调查量表,将NICU组护理人员与非NICU组护理人员的压力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NICU组护理人员压力高于非NICU组。②NICU组中,护龄、年龄与压力分数值存在高度负相关。③与NICU岗位技能相关的患者护理压力分数最高。结论:①NICU中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压力较大。②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实行人性化管理、增进沟通是NICU护理人员减压的必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压力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胎盘组织超微结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及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机理。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FGR患者88例,分为肝素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2例),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各组胎盘的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肝素治疗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细胞核形态规则,核染色质致密且分布均匀,绒毛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扩张。②肝素治疗组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11.5±5.9、160.2±7.8和161.9±5.4)与对照组(147.8±5.3、181.4±5.1和187.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绒毛间质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168.7±7.1)与对照组(181.4±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组织的超微结构,增强胎盘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胎盘微血管的通透性,治疗FGR。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低分子肝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
  • 简介: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肥胖对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周期助孕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2014年25~35岁行标准长方案IVF-ET或ICSI治疗共631个周期,按照BMI不同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47例):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440例):18.5kg/m2≤BMI〈24kg/m2;C组(超重组144例):BMI≥24kg/m2;再根据体重的不同将超重组分为两组:体重〈70kg为H1组(104例);体重≥70kg为H2组(40例)。比较各组基础数据、助孕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basalluteinizinghormone,bLH)值A组〉B组〉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LH值B组〉C组(P〈0.05);hCG日雌二醇(estradiol,E2)值A组〉B组〉C组,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A组〈B组〈C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N数A组〉B组〉C组,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取消率A组〉B组〉C组(P〈0.05)。其余资料及超重组亚组各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异常将影响IVF/ICSI助孕治疗结局,低BMI会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致周期取消率高,BMI过高可影响卵泡发育和使晚卵泡期LH、E2水平过低,使获卵数减少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胚胎发育、植入和妊娠结局。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肥胖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究卡铂联合杨梅素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侵袭、转移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proteinkinase,ERK)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以不进行处理的细胞作为正常组,分别用5、20、50μmol/L卡铂,20、40、60mg/L杨梅素以及两者联合处理,MTT法筛选联合处理最佳浓度,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O-8910PM细胞侵袭能力变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RT-PCR检测HO-8910PM细胞伤害性信息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反式作用因子激活蛋白c-Jun、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eptidase9,MMP-9)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ERK1/2、cfos、c-jun、活化蛋白转录因子-1(activatorprotein-1,AP-1)、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卡铂、杨梅素单独处理时,细胞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卡铂20μmol/L联合杨梅素60mg/L处理细胞时(联合组),细胞抑制率最高为(84.69±14.19)%(P<0.05)。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组相比,联合组穿膜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迁移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c-fos、c-jun、MMP-9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处理组(P<0.05)。联合组p-ERK1/2、c-fos、c-jun、AP-1、MMP-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卡铂20μmol/L、杨梅素60mg/L处理组(P<0.05)。结论卡铂联合杨梅素可明显抑制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通路有关。

  • 标签: 卡铂 杨梅素 卵巢癌HO-8910PM细胞 侵袭、转移 MAPK/E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