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我们选择46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将46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用呼吸机间断给予100%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用鼻导管高浓度吸氧(45%)加常规治疗,观察血气结果,CO-Hb变化,并观察患者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PH、PaCO2、PaO2、HR、R均有明显改善,治疗一周后有效率为98.5%,对照组为816%,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迅速纠正患者缺氧,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体内血氧浓度,促进CO-Hb解离,有利于氧的运输和利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呼吸机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氧和指数 CO-Hb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对一例煤气中毒患者在高压氧舱内呼吸停止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住院12天后康复出院。

  • 标签: 一氧化碳 高压氧 呼吸停止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脂联素及MMP-9的表达并探讨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脂联素及MMP-9α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脂联素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9、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MMP-9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子痫前期组中脂联素与MMP-9均呈负相关性(r=-0.882及r=-0.953)。结论脂联素和MMP-9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且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 标签: 脂联素 MMP-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对LEAD患者股动脉、腘动脉的管壁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在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治疗能显著改善LEAD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血栓通 电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09年4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同时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口服治疗。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患者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组治疗后血压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优于单用缬沙坦。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小剂量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通过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实验综合评价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左心功能,记录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CHF组各亚组的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2.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992),与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呈负相关(r=-0.756),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呈正相关(r=0.989)。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结合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心力衰竭 B-型利钠肽 NYHA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和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手术期控制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费用的差别。方法将80例围手术期T2DM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2例,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组)3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费用的差别。结果CSII组和G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别,而G组在费用方面明显低于CSII组。结论胰岛素泵及甘精胰岛素在T2DM患者围手术期均能安全、有效、快速、平稳降低血糖,且甘精胰岛素费用较低。

  • 标签: 胰岛素泵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全麻诱导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过程和冲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手术的30例冠心病70-80岁患者,据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l0例),分别为I组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l.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Ⅱ组用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Ⅲ组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4g/kg,阿曲溴胺0.4mg/kg。3组患者分别记录.诱导前时(T0)、诱导后2min(T1)、喉镜显露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时(T3)、充气腹5min(T4),MAP、HR、CSI。结果与T0相比T1、T2时,各组血压显著下降;T3,T4时,I组Ⅱ组血压、心率显著升高。与I组相比Ⅱ组各时点CSI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Ⅲ组CSI显著下降,T3、T4时,心率、血压显著下降。Ⅲ组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1、T2、T3、T4时的血压均显著减低;Ⅲ组患者T3、T4时的心率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时应做到(1)麻醉诱导要有一定的麻醉深度;(2)麻醉诱导时可适当加大芬太尼的用量;(3)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CSI 芬太尼 依托咪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三甲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现状,为加强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内容为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需掌握的知识,共30题。调查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相关因素与知识掌握程度的关系。结果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总体不高,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得分,P>0.05并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得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高学历、高职称、工作年限长的护士知识掌握程度优于低学历、低职称、工作年限短的护士。结论非内分泌科护士尤其是低资历的护士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差,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广州市各三甲医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糖尿病知识的学习。

  • 标签: 非内分泌科 护士 糖尿病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