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以156例在我院做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而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相关干预。为期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率以及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分别为2.5%、12.8%;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1%、70.5%,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女性做计划生育服务有助于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对于保护女性自身健康、提高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 避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0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研究,在流产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方法,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1年后重新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统计结果。结果干预后参照组患者避孕节育知识得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非计划妊娠率和主动避孕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重复人流率、意外怀孕率、干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对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主动避孕意识,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怀孕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鼻胃管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神经科110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及鼻胃管滑脱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固定材料的频率较低,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脱管率低,简单美观,降低护理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鼻胃管 固定 高举平台法
  • 简介:开展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指本科阶段在校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选择一名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课题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统计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 标签: 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 医学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和两组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61%,对照组患者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13.27%,研究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1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入住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征,并给出相应对策。方法从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插管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人工气道路径、发生时段、镇静药物使用、气囊管理和48h后是否重新置管等问题相关。结论ICU气管插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尽量采取经鼻路径的气管插管方式,合理使用镇定剂,规范气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宣传形式对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寻找高效的预防接种宣传形式,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我中心接种门诊将1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0名和观察组80名,对对照组儿童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向家长发放计划免疫宣传资料,而对观察组儿童则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面对面与家长宣讲计划免疫知识,进而对两组儿童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并且进行相关的干预对策的制定。结果对160名儿童追踪观察五年,失访10名(其中观察组失访2名,对照组失访8名),一直在追踪观察的150名对象中,16名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为10.67%,主要是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观察组有2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2.56%,对照组有14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19.44%,观察组儿童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儿童发病率。两组儿童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儿童各单疫全程接种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各单疫全程接种率55.56%。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切实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门诊接种人员必须强化计划免疫宣传工作,特别是医生与家长面对面的宣传。

  • 标签: 预防接种宣传 儿童传染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的实施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及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我院ICU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对比两组患者的握力、Barthel指数、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握力和Barthel指数对比无差异,在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且观察组握力和Barthel指数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天数、ICU入住时间、住院天数具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活动和康复计划能有效的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握力和体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机械通气 预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6例人工流产患者且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28例,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术后健康指导+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术后健康指导。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后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9.2±1.5)分、主动避孕率96.42%、意外妊娠率3.57%、再次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率0.00%均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手术前避孕节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流产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指导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管理措施在新生儿PICC非计划拔管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PICC置管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新生儿PICC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在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中非计划拔管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新生儿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于ICU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观察组采用缩减约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约束、非计划性拔管及皮肤损伤,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非计划性拔管及皮肤损伤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减约束方案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身体约束率及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方案 ICU 气管插管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