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史摘要患者:男,56岁.主诉咳嗽、咳痰和近2个月伴发热20d.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胸闷、气促、胸痛、心悸、鼻出血、声嘶等症状,当时无发热,故未予特殊处理.

  • 标签: 咳嗽 咳痰 发热 肺弥漫性浸润影 诊断 韦格内肉芽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医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产后24h内的平均出血量为(780.5±10.5)ml,出血严重的患者适当使用宫缩素之后患者出血量明显降低,护理前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有较大威胁,应做好对孕妇产前的检查并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积极做好产后防御,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时应该选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流血量。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师工作也要紧跟发展做出改革,并在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中,加强药师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药师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本文就是对药师在工作中的重要进行分析,并简单探讨了药师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 标签: 药师 重要性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粘连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记录。结果腹腔镜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仅1例发生肠管浆肌层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5.00%vs30.00%)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通过严格的患者选择,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师采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腹部创面少、创口小、腹腔干扰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粘连肠梗阻的复发率。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治疗 临床
  • 简介:摘要小儿过敏鼻炎的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给患儿的成长发育、患儿家庭都带来不利影响。西医治疗小儿过敏鼻炎并无特效疗法,但中医药在小儿过敏鼻炎的治疗上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鼻炎研究情况进行简单分析综述。

  • 标签: 中医药 治疗 小儿过敏性鼻炎 研究概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老年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42例的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只根据医嘱按时用药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根据制定好的延续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并配合随访,评估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治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经过护理。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显著改善,但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阴道炎患者中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对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B超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40例,观察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电图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则采用B超方式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诊断对比,观察组患者中诊断出左室肥厚的共有109例,对照组患者中诊断出左室肥厚的共有93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B超在高血压心脏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B超 诊断效果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眼视力、眼底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能使病人的视力、眼底、血糖等情况获得明显的改善,并能够进行早期的预防,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药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上颌骨复合损伤的病例特点、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2例上颌骨复合型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52例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在抢救中就已经死亡,其余的150例患者当中治愈率为32.67%。上颌骨闭合性骨折的治愈率要比开放性骨折的治愈率更高,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一期手术的治愈率明显要比二期手术的治愈率更高。结论上颌骨复合损伤患者之所以抢救不成功是因为抢救中出现了出血和窒息的情况,在治疗效果方面通常会受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手术的方法和治疗的方法的影响,所以对患者要尽早的实施坚强内固定治疗。

  • 标签: 上颌骨 复合性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抢救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12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120例研究对象昏迷原因构成、抢救结果、影响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120例内科昏迷患者中,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占据较大比例,分别占据35.00%、29.17%,经抢救后,病情好转37例,稳定60例,恶化9例,死亡14例,抢救率为88.33%,死亡率为11.67%;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原发性疾病种类、患者昏迷程度及发病后抵院时间,而与昏迷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结论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容易出现昏迷,临床需加强抢救力度,尽量缩短抵院时间,提升救治率。

  • 标签: 昏迷 内科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肠癌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出28例大肠癌梗阻病患,均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26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是92.9%;手术时间43~116min,平均时间为(59.7±13.6)min;术后1~2d,病患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期逐渐消失,肠梗阻解除;术后2d后常规行X线检查,均提示支架位置及其扩展程度较佳;所有患者术后都恢复良好,未引发感染、吻合口瘘等不良后果;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为35.7%;7例当前仍存活,存活率为25.0%;生存期为1~21个月,平均(8.9±2.3)个月。结论大肠癌梗阻中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大肠癌性梗阻 支架置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对顽固呃逆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的50例顽固呃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25例,试验组使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病例6例,显效病例18例,1例无效,有效率是96%。对照组有效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76%。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优秀。结论顽固呃逆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针灸治疗 顽固性呃逆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骨质疏松疾病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体,目前在研究中已经开始认定老年髋部骨折疾病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病病情就会严重,病死率很高,治疗方式较为复杂,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患者长期的配合,应进行护理方面的辅助治疗,在充分发挥辅助治疗作用的情况下,提升护理工作效果。针对于此,下文分析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提出几点护理建议。

  • 标签: 老年性 骨质疏松髋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胃溃疡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胃溃疡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中医治疗及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寒胃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后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眼科 优质护理 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盆腔炎肿块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肿块的患者(60例),纳入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对所有纳入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对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结论使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炎肿块患者,可以降低诊断误诊情况的发生率,能够提高诊断结果确诊率。

  • 标签: 妇科 超声 盆腔炎性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外伤的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外伤的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待其情况稳定后,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董介芍、张秀卿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为91.67%,死亡率为8.33%,和乙组、丙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相比,治愈率要比甲组高,死亡率比甲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0.91%),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5.45%),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3.64%)。结论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感染腹泻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感染腹泻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并且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针对于感染腹泻的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加速患儿的恢复,保障其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预防 护理干预 对策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作为常规护理以及公共卫生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服务于社区人群,提高社区人群的身体健康素质,其主要的工作核心是预防和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护理事业的重要一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社区护理发展情况,进一步找出了我国社区护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局限性,阐述进一步开展以及完善社会护理的重要,同时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社区护理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促进我国护理护理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一定的依据。

  • 标签: 社区护理 重要性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从常用静脉用药剂型入手,简要介绍静脉用药成品输液集中调配溶媒适宜,旨在规范集中调配中心静脉用药调配水平,保障药品临床应用效果与患者安全

  • 标签: 静脉用药 输液 集中调配 溶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马铃薯 外敷 硫酸镁 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