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PPH术治疗的65例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H术治疗混合痔,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回归社会。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混合痔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泛影葡胺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采用120例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使用泛影葡胺药物治疗的是实验组,而使用传统治疗(石蜡油润肠)的是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泛影葡胺患者的病理行为评分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治疗感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患者整体感受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说明实验组的患者整体感受及满意度更高。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泛影葡胺药物的治疗方式,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泛影葡胺药物 肠梗阻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PBL教学法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该教学法已经成为当前比较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各个院校也都纷纷采用该教学方法。但是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因此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为此,本文就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优势以及策略进行重点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医学 应用优势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烫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32例烫伤患儿,依据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6例,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烫伤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可在儿科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小儿 烫伤护理 效果分析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技术对于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80名,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在对这80名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一共有75例胎儿的心脏形态和血流处于正常状态,其他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对这75例经产前超声检查未出现心脏畸形的正常胎儿在出生后予以随访,所有胎儿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0%(75/75)。经随访发现,有1例胎儿出现漏诊,为心脏简单畸形,属于产前无法诊断的畸形。最终的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67%,心脏畸形检出率为6.2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胎儿心脏畸形 诊断 产前超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使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舒适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是98.33%,对照组是78.33%。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使用舒适护理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舒适护理 满意度 人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因急性胃穿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接受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胃功能恢复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胃穿孔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创伤骨科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以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观察组用外固定架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创伤骨折恢复优良率;骨折痊愈时间、手术相关指标(出血、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创伤骨折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骨折痊愈时间、手术相关指标(出血、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对照组有4例出现关节僵硬,3例肺部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观察组仅有1例延迟愈合。观察组治疗后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分别是84.54±6.56分和89.73±5.65分,观察组分别是95.54±4.56分和96.72±5.61分。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缩短手术、住院和愈合时间,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患者 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CT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颈部CTA检查,记录分析诊断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83处,中度狭窄52处,重度狭窄26处,血管闭塞6条。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颈部CTA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反映斑块性质和疾病程度。

  • 标签: 头颈部 CTA 脑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再抽选出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子宫肌瘤进行切除。研究组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时将子宫肌瘤切除。结果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体温情况住院时间不存在较大差距,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均为平滑肌瘤,其中有7例为玻璃样病变,5例为红色病变,3例为囊性病变,1例患者出现坏死。结论剖宫产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利于术后子宫收缩正常,降低产后出血量以及出现产褥感染等情况,还可抑制子宫肌瘤发展。剖宫产应用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安全可行性强。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失眠病症的原因、病理的研究和分析,探究仲景辨治理论治疗失眠的原理,并对仲景辨治失眠的方剂进行研究,探究仲景辨证治疗对正邪、气血、虚实、六经等理论的内涵,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用药,在临床治疗中能够获得明显效果,体现了仲景辩证理论的精神,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仲景辩证治疗 失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形势下护理绩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同门诊部门的68位专业护理人员,随机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绩效护理管理,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为实验时间,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一年后水平提升情况、护理人员离职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员护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离职率(26.47%)明显高于观察组(11.76%),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73.53%),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绩效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减少离职率,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绩效管理 护理干预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检查中是否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营造舒适环境、细节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检查依从性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检查前的SAS、SDS评分、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9.29%,检查依从性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74%,检查依从性为73.91%;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对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子宫输卵管 造影检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76例医院产前超声检查疑为胎盘植入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临床资料、手术以及病理随访结果,将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有72例孕妇经手术与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其中胎盘粘连38例,胎盘植入22例、胎盘穿透12例,且72例患者均伴随前置胎盘。产前超声对穿透性胎盘植入、植入性胎盘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和81.8%,而在粘连性胎盘的诊断符合率仅有26.3%。胎盘植入二维超声特点为子宫肌层较薄、胎盘中有多个腔隙;彩色多普勒观察到胎盘后方血流信号较为丰富,当血流信号进入子宫浆膜层之后,向膀胱外溢并伴随穿透的可能性。胎盘粘连可以采用保守治疗,胎盘植入可以采用介入治疗,胎盘穿透则多选择子宫切除。结论产前超声在胎盘植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支持。

  • 标签: 胎盘植入 产前超声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整体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04%,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1.9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较护理前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精神状况良好率、遵医嘱用药率、定期复查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可促进患儿规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280例,按照血液检验结果将其分为地中海贫血组120例,缺铁性贫血组1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血液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将血液检测运用到给贫血患者鉴定和诊断期间具备尤为优良的成效,同时也具备临床方面的运用价值,可适当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中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66例。将入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接受BPPV的常规对症治疗,改善内耳循环,扩张血管及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治疗,每次60分钟,每周2次,持续进行4周。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均进行眩晕疗效判定,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统计两组成员眩晕显效时间,缓解天数,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一年,统计两组年复发率。结果①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眩晕症状均减轻,眩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显效时间(10.0±2.4)d,对照组为(29.4±2.6)d。治疗组眩晕症状痊愈时间(17.7±1.7)d,对照组为(56.0±2.4)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实施团体治疗前两组SAS,SD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AS分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年复发率6%,对照组年复发率19.35%。结论团体治疗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BPPV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缓解头晕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团体治疗
  • 简介:摘要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近年在口腔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照射剂量低,成像精度高是其主要优势。本文就其在颌面外科运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份——12月份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包括尺偏角、桡偏角、腕掌屈度、腕背伸度、前臂旋后、前臂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达到94.29%优良率,较比对照组84.38%的优良率,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护理模式的开展,提高患者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肢体恢复进行综合干预,利于整理提高,恢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