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睑腺囊肿手术后病人复发护理原因进行经验总结及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室240例睑腺囊肿手术病人跟踪统计,对其中部分术后复发病人进行分析总结原因。结果240例中共复发18例,手术后复发率7.5%;导致手术复发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操作不够熟练规范,对术后病人健康教育知识宣教不到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大对门诊治疗室护士眼科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力度,严谨带教,培训护士必须考核合格后才予上岗,修定及完善治疗室告知制度及健康宣教内容,重视对手术病人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复发率,减轻病人痛苦。

  • 标签: 睑板腺囊肿 复发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本次研究涉及的70例样本数据依据不同手术模式予以平均分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且参与诊治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将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计算值、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生活质量。结果数据验证显示,实验组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计算值2.85%、住院时间(11.21±2.22)、手术时间(65.21±5.21)、生活质量(83.23±5.21)与参照组数据资料对比形成P<0.05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于胆囊结石伴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疗效显著,具有借鉴的临床价值存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对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结果对照组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肠鸣音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24h,对照组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生长抑制素(SS)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能快速恢复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良性胆囊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使用舒芬太尼、盐酸羟考酮和氢吗啡酮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0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盐酸羟考酮组(0组)、氢吗啡酮组(H)和对照组(N组),在手术结束时按照同等效价分别给予上述四种药物,观察患者苏醒时间,苏醒后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四组数据的苏醒时间做两两对比,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两两疼痛评分相比较,O、H、S三组之间P>0.05,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各组不良反应两两比较,氢吗啡酮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偏高,和其他三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两两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毕使用盐酸羟考酮、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均不影响全麻苏醒的时间。三种药物均能起到明显的改善术后疼痛效果。和氢吗啡酮相比,盐酸羟考酮和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有助于舒适化医疗的发展。

  • 标签: 舒芬太尼 盐酸羟考酮 氢吗啡酮 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9月 1日 -2019年 9月 1日收治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患者 78例,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9例以及参照组 39例。参照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持续输注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前的平均动脉无差异, P> 0.05;研究组插管前、人工气腹后以及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动脉压波动水平较小, P< 0.05;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患者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同时还可稳定动脉压,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在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去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2.86%VS17.14%)及瘢痕遗留率(5.71%VS57.14%)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不仅能减小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显著,恢复时间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用。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10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耳内镜下切除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状况、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五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耳道乳头状瘤 耳内镜下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腹腔镜或开腹阑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离床活动时间及中出血量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有利于缩短患者手术用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腹腔镜手术值得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楔形切除对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楔形切除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楔形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间质瘤采用腹腔镜楔形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楔形切除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楔形切除术 胃间质瘤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准备进行全子宫切除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通过随机方法,将这11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研究人数均为55例,对照组在子宫切除手术过程中采用单纯全麻的方法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实施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心率、血压、拔管时间、自主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对比在T1、T2时间点,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时间点上,试验组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各类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恢复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也相对单穿全麻方式更为稳定,值得临床手术中大力实施推广。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单纯全麻 高血压 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及单纯小梁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行小梁切除,病例组23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随访1~2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纯小梁切除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视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滤过泡单纯小梁切除组功能型滤过泡18眼,占90.00%,1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5.00%;1眼呈泡状滤过泡,占5.00%;病例组功能型滤过泡15眼,占65.21%,8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34.78%。并发症联合手术组角膜水肿1眼及病例组纤维渗出性虹膜炎3眼,经药物治疗均恢复;对照组眼底小片状出血3眼(15.00%);病例组5眼(21.73%),均未累计黄斑区。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较单纯小梁切除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但需提高者技术及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期间出现的不适反应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症护理对策。结果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干是术后患者行胃肠减压治疗中发生率的不适反应,其与临床护理关系密切,实施针对性处理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针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对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减压 不适原因 普外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实施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治疗的效果及对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6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30)、改良组(n=75),传统组实施传统减压治疗,干预组实施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治疗,对比不同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显著降低(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年VAS、ODI指数明显低于传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实施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改良椎管减压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 改良椎管减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期间焦虑状况以及随访1年内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进行各自护理以后,应用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康复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期间焦虑状况以及随访1年内患者的复发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有参考价值(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改善手术指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传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焦虑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收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每组分别为31例。三孔组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手术难度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操作时间等项目。结果单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12.90%),三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9.68%),单孔组的手术难度评分(5.3±1.4)分,三孔组为(4.9±1.4)分,单孔组的疼痛评分(3.1±1.1)分,三孔组为(2.9±1.5)分,单孔组的手术时间为(56.25±5.14)min,三孔组为(47.25±5.64)min,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单孔组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治疗,与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对于美的需求。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单孔腹腔镜 三孔腹腔镜 并发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先给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58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观察组注射舒芬太尼以及罗库溴铵、咪达唑仑、丙泊酚、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相同剂量氯化钠,其它用药相同。观察两组注射及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痛之后2分钟以内,呛咳的程度、次数和患者苏醒之后,在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静态、动态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注射丙泊酚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芬太尼引发呛咳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预先给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可以有效的减轻注射丙泊酚的疼痛感,同时减少舒芬太尼药物注射产生的呛咳,缓解术后疼痛感。

  • 标签: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普通胃镜活检(CFB)是筛查胃上皮瘤形成(GEN)的最常用的方法。我们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胃镜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ESD)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方法71名确诊胃上皮瘤形成患者在我院接受ESD治疗。我们回顾性的评估CFB和ESD病理结果特征。结果CFB和ESD样本之间的总体病理结果一致率为71.83%。51例行ESD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内镜常规活检病理结果一致,16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诊断为早期胃癌。结论内镜活检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其可能进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甚至有些可能转变为癌的可能,这部分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随访和治疗措施。

  • 标签: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ESD 普通胃镜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期间我院颅脑外伤6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12.15±1.53)分、NIHSS评分(7.84±1.62)分、COS评分(5.76±0.11)分、术后愈合时间(3.16±1.78)周、病死率(0.00%)、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颅脑外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本次采取单双数球抽签的方式将于我院治疗的68例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与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34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92.46±15.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95±12.47)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32.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患者而言,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 迟发性血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意义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收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实验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随访3年后实验组患者生存率、死亡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子宫内膜癌开腹手术中给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与复发率。

  • 标签: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开腹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