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为迅速提高普通外科全体医师整体医疗水平,探讨加强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对普通外科医师整体医疗水平快速提升作用。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主要针对对象是术前病人及科室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强调讨论前准备、全科室低、中、高职称医师全部简短发言、科主任发现每个医生的薄弱环节、结合疾病指南及前沿总结环节。二年来加强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的落实和加强,快速提高了全科室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了科室技术和流程管理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建设,与未加强推进前二年对比,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医疗事故发生率等显著下降,科室质量和安全得到显著提升。加强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对普通外科医师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波动、压力和困惑等问题,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集体晤谈成为了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以广东某学院为例,从建立支持体系、提升人际交流和促进心理成长及应用中的反思四个方面,探讨了集体晤谈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集体晤谈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应用,为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危机 集体晤谈 心理干预 心理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集体心理治疗方案,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互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独立性领域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集体心理治疗的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更具有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集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BPRS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运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影响,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资料回收,时间大致选取在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10例,依照计算机数字随机表法大体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常规联合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每组患者为55例。最后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采取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集体治疗 精神分裂症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动态葡萄糖监测的集体治疗方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招募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参与者,并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葡萄糖监测和集体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参与者在动态葡萄糖监测下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事件的发生,并改善生活质量。集体治疗方案通过促进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支持,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观察性研究设计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严格的研究设计,以进一步验证基于动态葡萄糖监测的集体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葡萄糖监测 集体治疗 社区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壮年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HAMD评分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青壮年抑郁症的病患,共8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分别使用集体心理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病患依从性。对比HAMD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的主动服从率(95.00%)高于对照组(32.50%)。实验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治疗的青壮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集体心理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升病患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HAMD评分,具有实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常规治疗 青壮年抑郁症 集体心理治疗 HAMD评分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为更好控制和提高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探讨加强普通外科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安全提升作用。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主要针对对象是术前病人及科室疑难危重病人,讨论强调讨论前准备,全科室低、中、高职称医师全部简短发言,科主任总结环节。二年来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的落实和加强,推进了科室技术和流程管理的同质化和标准化建设,快速提高了全科室医师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未加强推进前二年对比,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医疗事故发生率等显著下降,科室质量和安全得到显著提升。加强全科室医师集体讨论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具有突出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集体与个体化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集体与个性化健康宣教。结果:施治前服药依从性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服药依从性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施治前BPRS量表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BPRS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运用集体与个体化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升其药物治疗依从性,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初治患者 集体与个性化健康宣教 依从性
  • 简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人事局于2008年10月联合颁布决定:授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创意成果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王云亭同志”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创意成果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标签: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新闻出版局 先进集体 北京市 成果奖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