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超关节骨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Pilon骨折患者,均行有限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超关节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23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2(10~16)个月,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骨愈合过程中复位的关节面骨折块无位移。按Tenny和Wiss等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法,术后评分平均89(78—93)分,踝关节功能评定优3例,良14例,可6例,优良率73.9%。按Burwell和Charnley踝关节关节面骨折复位评分法,优良者17例,中等6例。结论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Pilon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综合征转流术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的作用。方法分析2例曾行肠房转流术后人工血管堵塞的布氏综合征患者用带环人工血管补片重建吻合口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分别随访27、28个月,彩超示人工血管内血流通畅,均已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吻合口人工血管支撑环对保持静脉人工血管长期通畅十分重要。

  • 标签: 布加氏综合征 吻合口 手术 支撑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治疗。结果治疗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早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肢体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针灸 康复治疗 急性缺血性中风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牵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针灸推拿 牵引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夹板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四肢不稳定骨折的病人36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夹板石膏托治疗,观察并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1.1%,良所占比例为16.7%,差所占比例22.2%,即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83.3%,良所占比例为11.1%,差所占比例12.5%,即总有效率为94.4%。以上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夹板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比保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夹板加石膏托 临床治疗 效果 四肢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衰伴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的 70例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两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随机分组,胺碘酮治疗组对于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治疗组对于患者开展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衰伴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心衰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功能进步 2级时间;治疗前后相关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QTC平均水平以及心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高于胺碘酮治疗组, P< 0.05。联合治疗组相关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QTC平均水平以及心室率优于胺碘酮治疗组, P< 0.05。联合治疗组心衰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心功能进步 2级时间短于胺碘酮治疗组, P< 0.05。两组均无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心衰伴心律失常 胺碘酮 厄贝沙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经络微创针灸针刺穴位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救治的72名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红蓝球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一组(36例)与联合组(36例)。单一组拟用微创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拟行经络微创疗法针刺针灸进行治疗。研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1、4、8周联合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且联合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微创针刺治疗配合针灸穴位联合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该法可明显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保证患者预后。

  • 标签: 中医 经络微创 针灸 高血压 脑出血 偏瘫
  •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为分析和探讨出妇产科护理风险中较为常规的护理方式应急措施的实际应用和整体效果。 方法 选取到我院在 2015.8-2017.10 月份期间收治到的 152 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这 152 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6 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到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在常规护理的干预基础上加上了应急措施,比较这两组患者应用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了统计学的意义 P<0.05 。 结果 由上可知常规的护理模式再加上应急措施的应用在妇产科护理风险的预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效果非常明显,值得被广泛临床应用且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5月期间纳入的130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其中65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另6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有95.38%,明显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6.1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咯痰量、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咯痰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PaO2和PaCO2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抗生素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减少咯痰量,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抗生素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卤米松外用并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病人的皮疹分别单用卤米松和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第二组病人中一部分病人皮疹单用卤米松外用,另一部分病人皮疹用卤米松合并黑光照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无论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合并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结论卤米松联合黑光照射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便宜。

  • 标签:
  • 简介:建立操作空间,切开颈白线,显露甲状腺。分离峡部下缘显露气管,并以气管为辨识,靠左侧横断峡部,分离椎状叶同时清扫Ⅵa区LN,分离部分硬固定,增加腺体游离度。显露并脱帽法离断上极血管,沿真假被膜间游离腺体外侧,分离右甲状腺下极血管,显露右喉返神经,显露下甲状旁腺。分离Berry韧带,显露保护喉返神经外上方的上甲状旁腺,完整切除右甲状腺叶。取出标本,展示并保留标本,右下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分离气管左侧清扫Ⅵc区左侧界,切开胸腺上部清扫Ⅵc下界,沿右颈总动脉表面清扫Ⅵb区外侧界,沿右喉返神经表面分离清扫Ⅵb区LN。进一步游离喉返神经下段,分离并清扫Ⅵb区喉返神经后方LN,中央区清扫结束展示清扫后右甲状腺区域。缝合颈白线,放置引流。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 36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止咳解痉药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观察 2组患者 MP- IgM 测定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 MP- IgM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咳嗽 儿童 阿奇霉素分散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及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盖氏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盖氏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15例盖氏骨折患者随访6个月-3年,术后优11例(73.3%)、良3例(20%)、可1例(6.7%),骨性愈合效果良好。结论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盖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遵循复位原则,加强手术护理,可促使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盖氏骨折 固定复位 小夹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8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术+输尿管镜碎石术对复杂形肾结石疾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复杂形肾结石患者2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首先实施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在直视角度下,通过取石钳将肾盏结石以及肾盂结石取出,之后利用输尿管镜联合碎石机将患者的残石击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复杂形肾结石疾病患者选择肾窦内肾盂切开术+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后,全部完成功完成手术治疗。临床手术时间为126分钟-243分钟,平均时间为(169±25)分钟;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2毫升-301毫升,平均出血量为(156±25)毫升;临床一次性将结石取尽的患者22例;残留小结石最终自行排出的患者4例;残留结石,临床实施ESWL治疗后顺利排出的患者2例。手术过程中出现肾盂撕裂的患者4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8例,出现发热的患者6例。未发生大出血、肠道损伤、胸膜损伤、继发性高血压以及肾周感染的现象。结论临床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对复杂形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表现出并发症少以及创伤小等系列优点,获得疗效确切。

  • 标签: 肾窦内肾盂切开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复杂形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