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避孕药具失败具体发生原因,以及今后如何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方法以我县2010年10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本县46例使用药具(含IUD,以下同)避孕失败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避孕套失败39例,宫内节育器失败7例。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法不当,特别是不能按要求坚持使用避孕药具。通过调查发现愿意使用避孕药具的意愿与实际使用率存在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应用中出现管堵塞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胃肠外科患者,均行以肠内营养治疗,其中15例出现管堵塞问题,对管堵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护理对策。结果15例管堵塞患者行以对应护理对策之后,11例实现再通,4例因完全堵塞以至于计划外拔管。结论对于胃肠外科患者而言,对肠内营养管道和途径进行客观评估,严格依据操作标准,重视冲管方法和时间,强化健康教育和输注管理,可避免出现管堵塞事件。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内营养 管堵塞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临床药师为患者直接服务的主要窗口,其工作主要为调配、发放、请领、保存药物,同时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服务,并为各个临床科室的用药提供调度和供给职能。药房差错是违反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药房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造成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失误。为避免和杜绝差错的发生,在此分析了发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让药房工作者充分认识发药差错的严重性,并提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的养护管理,加强门诊药房贮存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科学合理摆放药品,合理排班,严格执行调剂操作规程,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建立差错登记及分析总结1等预防措施减少差错的发生。

  • 标签: 发药差错 用药安全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婴幼儿患者佩戴手腕带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患者227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腕带佩戴情况及执行欠佳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227例患儿中有65例患儿未佩戴腕带,占比28.63%,患儿腕带手腕带佩戴执行力明显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儿童佩戴不适、监护人认知不到位、护士未予以足够重视、腕带佩戴核对制度未有效落实等因素。结论儿科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差,针对腕带佩戴欠佳的现状,医护人员必须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落实腕带佩戴核对机制,增强患儿家属为患儿佩戴腕带的思想认知,提高医护人员对腕带佩戴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提高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

  • 标签: 佩戴手腕带 儿科婴幼儿患者 执行欠佳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的1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对疾病原因分析,总结预防举措。结果对治疗结果分析,16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分别是13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75%,整体总有效率高。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率;对发生病例经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治疗处理,整体效果明显,能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断裂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且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献血质量。方法选取我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所接收的331例无偿献血且发生不良反应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258例轻度不良反应,63例中度反应,10例重度反应;导致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210例心理或精神因素、50例睡眠因素、23例饮食因素、23例环境因素以及25例采血人员因素。结论诸多因素可导致无偿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献血者本身的心理或精神状况;对此,因采取各种措施,如对献血者实施心理疏导,以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综合情况,探究导致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因素,针对睡眠障碍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造成心血管患者介入术后睡眠障碍的原因有患者年龄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穿刺部位疼痛因素等。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应施加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对策,消除导致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因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睡眠障碍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根本原因分析(RCA)在医疗不良事件上报中的应用,进一步阐释根本原因分析在不良事件上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医院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上报例数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1—2018年2月28日期间,我院将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分析中的案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类似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该分析法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医疗不良事件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PDA后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式的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制定了我院PDA的输液和加药流程,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结论通过我们对这次不良事件的学习,分析原因,找出根源,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制定我院PDA的输液和加药流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保障患者和护士的安全。

  • 标签: PDA 加药错误 原因分析 对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出现意外坠床或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择60例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其意外坠床或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组30例施予预见性护理,对比组30例施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意外坠床、跌倒出现的情况。结果坠床、跌倒意外由患者自身原因、病房环境、护理措施导致,施予护理后,研究组意外发生率是6.7%,与比对组的23.3%比对明显较高,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有较多的意外坠床、跌倒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加强护理,为患者提供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对意外的发生进行预防。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坠床 跌倒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7年12月发生的6例PICC液体外渗致胸腔积液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儿在入院后1~2天内行PICC置管,经右侧腋静脉置管2例,经右侧贵要静脉置管2例,经左侧贵要静脉置管1例,经右侧颞浅静脉置管1例;尖端位置位于胸7右侧水平3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位于胸7~8间隙右侧水平2例,1例外拔1cm后未复查胸片;1例外拔1cm后复查胸片导管尖端位于胸1水平,位于胸5右侧水平1例。于置管后4~12天发生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正常,1例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改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3例予无创辅助通气,急查胸部X片,寻找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确定PICC的位置。5例患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一胸椎右侧,3例位于第二胸椎右侧,1例位于第4胸椎右侧。确定胸腔积液后,停用PICC输液,拔除导管;胸腔穿刺放液引流,送检胸水常规、生化、需氧培养、乳糜实验。经积极抢救后5例治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导管尖端位置过浅,导管尖端定位缺乏全面和个性化分析及未注意减少导管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是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准确定位,正确分析X线片结果和做好日常维护可有效预防PICC液体渗漏导致的胸腔积液。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新生儿 胸腔积液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分析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观察分析收集分析635例患者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的的护理资料,分析发生不良反映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检查指导,并对提出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635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的患者中,发生常见副反应中,恶心、呕吐、头昏58例,占(9.13%);瘙痒、皮疹15例,占(236%),胸闷、气短3例,占(0.47%),所有患者经全面的护理措施后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未发生无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完善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检查时的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并做好有效的护理安全防护措施,对提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并发症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并发创伤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髋部骨折高龄患者40例并发不同程度精神障碍,具体表现为胡言乱语、幻觉、躁动、情绪异常等,多数患者自行下床且拔管,不配合治疗,对这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最佳的护理对策。结果髋部骨折高龄患者并发精神障碍与创伤、手术、年龄、心理、疼痛、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有关,经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40例高龄患者,骨折病情均得到很好康复,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采取早期病情观察,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后精神障碍的症状。

  • 标签: 高龄患者 髋部骨折 创伤性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相关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12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总结具体防治对策。结果本组123例患儿,PICC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18例(占14.6%),多为机械性静脉炎,与患儿年龄、选择不同的血管、PICC穿刺次数、管道型号、导管留置时间及送管等有关,经针对性处理后,炎症表现得以好转。结论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原因分析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患儿群体 PICC置管 静脉炎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1例,于孕前、孕后采用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失访2例,妊娠者17例,再次流产者2例,胎儿畸形引产1例,治疗成功率82.4%(14/17)。共分娩13例,12例单胎妊娠者新生儿平均体重3700±406.20g,1例双胎妊娠新生儿体重2700g;2800g。顺产8例,剖宫产5例。新生儿均发育正常。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有较高的妊娠成功率,并且简单可行、安全,妊娠结局、分娩结局良好。但同时应全面筛查原因,循因施治,才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2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详细分析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5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对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和CT影像特征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借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均接受X线与CT扫描,分析患者的不典型X线与、CT影像特征与误诊原因。结果CT确诊率为70.0%,误诊率10.0%,优于X线的20.0%与53.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误诊率是20.0%,与X线的27.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等均不典型,加强X线、CT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 标签: 肺结核 不典型X线 CT 影像特征 误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