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分娩的78例高龄产妇分为参照组(n=39)、研究组(n=39)。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助产,研究组产妇予以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伴,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伴的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高龄产妇 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内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气胸的临床治疗效率。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ICU接收的96例气胸患者。并根据接收患者的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硅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100.0%与93.8%,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气胸闭合时间时,两组数据不具有差异性(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中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措施,疗效确切,且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 胸腔闭式引流 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接受益生菌与序贯疗法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Hp相关性胃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3月20日-2016年8月21日,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给予序贯疗法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Hp相关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24.00%),P<0.05;2组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p相关性胃炎患者接受益生菌与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可以促进其症状的缓解,将Hp根除率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益生菌 序贯疗法 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循证护理组(试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呋塞米、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联合应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呋塞米、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呋塞米 多巴胺 硝酸甘油 冠心病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017年收治与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并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及干预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和干预前后血糖值波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平均空腹指尖血糖值(FBS)及平均餐后指尖血糖值(PBS)均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BS及PB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更有效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减少高血糖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饮食干预 强化健康教育 低血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顺产会阴侧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80例产妇均为初次生产。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97.5%,一般组产妇会阴侧切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天的疼痛程度,对比得出观察组产妇的轻度疼痛概率为80%,一般组产妇的轻度疼痛概率为3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顺产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风后遗症患者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改善过程中针灸、康复技术联合使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中风后遗症瘫痪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和C三组,各有30例,A组针灸治疗,B组采用康复技术,C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技术,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改善效果方面,A组和B组之间差异较小,C组和A组、B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偏瘫肢体,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技术 中风后遗症 瘫痪肢体 促分离运动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应用性评价。方法对我院86例前房角非金属异物患者进行检查,均给予前段照相、裂隙灯显微镜、彩超、检眼镜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与前房角镜的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前房角非金属异物患者中,异物为植物性异物的患者61例、石屑18例、煤渣7例。结论UBM联合前房角镜对前房角非金属异物的检查具有发现早、误诊漏诊少的优势及影像学检查呈现方式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镜 非金属异物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作用,仅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干预下进一步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艾滋病健康教育 母婴传播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以及用药处方200张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我院账目合格率、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西药房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我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我院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均明显低于全面质量管理前,账目合格率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水平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西药房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伲福达结合心理调适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伲福达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调适,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心理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血压值,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比较,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除偏执、精神病性、恐怖、强迫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外(P>0.05),其敌对、焦虑、抑郁以及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伲福达结合心理调适有利于有效调控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调适 伲福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32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014年1月25日—2017年1月25日),其中一组采取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另外一组给予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结果实验组手术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笔者建议采取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出血量较少,手术耗时短,利于促进身体的早日恢复。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治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支气管哮喘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以往来我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50例,其中选择实行开腹手术的患者25例、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术时间、术后用餐的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以及伤口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可知行腹腔镜手术的一组患者(简称LA组)在手术时间上明显长于行开腹手术一组的患者(简称OA组);LA组的患者在术后用餐的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上明显要短于OA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与使用OA相比,具有伤口面积小、恢复较快、抗生素使用量较少以及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但在术后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上与OA没有较大的差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穿孔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治疗期间则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应用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口服利培酮,乙组则甲组基础上接受心理疏导,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疗效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采取心理疏导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中青年 精神分裂 心理疏导 利培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究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2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1例。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应用管石复位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应用管石复位治疗+心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明显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显著降低患者复发率。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