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交往训练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实施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对促进病情稳定、改善疾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共104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3.0%),组间对比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评分对比中,MADRS、YMRS评分于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ADRS、YMRS评分差异明显(P<0.05),而SAS指标评分均较低且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治疗发作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双相抑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相抑郁 利培酮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2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同时通过分析病人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病人入院1周、2周、4周时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20例病人入院1周、2周以及4周时服用药物的完全依从率分别为5.0%、40.0%、85%,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病人通过分析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改善疾病预防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患者为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抑郁患者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应用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40例,单独应用碳酸锂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HAMD-17进行治疗,并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1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定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第2、4周后观察组的HAMD-17评定结果始终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第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定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的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碳酸锂无差异,但是联合治疗后患者显效时间较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碳酸锂 阿立哌唑 双相障碍抑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锂、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提供碳酸锂治疗。结果两组经不同药物治疗后BRM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BRMS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相较于碳酸锂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喹硫平 碳酸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全部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单纯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治疗疗程中正常治疗,对比两组的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喹硫平单药治疗及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联合组(40例)与单一组(40例),单一组仅给予喹硫平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BRM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比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即给予丙戊酸钠与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的利培酮以及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参比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的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4周和第6周的HAMD-17量表得分均优于参比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好,极大的改善HAMD-17量表得分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剂量利培酮 强化抗抑郁剂 双相抑郁发作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7.5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采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安全且高效,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喹硫平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运用到给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中心就诊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8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予以西酞普兰、丙戊酸钠协同小剂量利培酮开展治疗,对照组41例予以丙戊酸钠协同西酞普兰实施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蒙哥马利抑郁评分状况、安全性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运用到给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优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双相抑郁发作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5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其人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5例。甲组患者通过喹硫平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通过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χ2=4.040,P=0.044)。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少于乙组(χ2=4.485,P=0.034)。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治疗中,喹硫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阿立哌唑,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喹硫平 阿立哌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的患者106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腹腔镜微创疗法治疗的观察组(n=53)和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n=5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止痛剂应用比例、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微创疗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有效性,其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微创疗法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分两组分别给予其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进行针对性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发生低血糖的例数。结果经过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异常血糖获得有效改善与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各项数据较之于对照组有着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时要求医生在把握患者血糖指征基础上,选择应用效果好、安全性高的诺和锐30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此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相门冬胰岛素 预混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