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人、财、物、时间多方面探讨护士长如何管理好科室,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长 科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效果。方法以改革前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以2012年1月改革后的管理模式为试验组,改革后采取专业化队伍服务于医院,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整改。对比改革前、后的效果,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医院通过医疗设备专业队伍的服务与实践工作,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巡检等服务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服务满意度达较之前大有提高。结论医疗设备专业队伍服务于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根据门诊口腔科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院感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并实施,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口腔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在心血管外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本市四家医院心血管外科的30个病区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为普通的医疗管理模式,观察组在病区中应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共实验一年时间。本研究以一年后两组病区的内部审核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把两组病区的内部审核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对两组病区关于质量管理的合格数与不合格数以及每个程序项中病区的合格数与不合格数进行检验来分析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传统医疗模式的不同情况。结果采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之后,员工的质量意识有所增强,病人对科室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室的质量管理有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质量管理 心血管外科 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挑选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68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将68例急诊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一组患者在就诊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称为研究组,记录研究组患者及常规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死亡率,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急诊内科 护理管理 急救反应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警管理机制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手术室不同时间段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和观察组(2016年3月照至2017年3月)。对观察组开展预警管理机制,比较两组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中物品过期占比、缺货情况占比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警管理机制在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大医疗机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预警管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在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比较心理契约管理前后我院合同制护士50名职业倦怠情况与离职率。结果管理后护士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倦怠评分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离职率(6.00%)、意向离职率(4.00%)明显低于管理前(20.00%)、(16.00%),P<0.05。结论心理契约应用于合同制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降低护士对工作的倦怠情绪与离职意向,减少护士离职率。

  • 标签: 心理契约管理 合同制护士 职业倦怠 离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搭载仓储管理系统的垂直回转式自动货柜结合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比较使用前后在占地面积,对使用前后各随机抽取100次取用物品进行计时,比较取物的速度、准确率及医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使用自动货柜后取用无菌物品的准确度大大提高,缩短了物品的取用时间,节约了储存无菌物品的空间,提高了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P<0.05差异具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仓储管理系统联动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的自动货柜不仅提高了护士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突破了传统的物品管理方法,节约了人力,时间,提升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 标签: 自动货柜 手术室信息管理 无菌物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对工作效率以及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6年1月开始全面落实全程质控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可再生器械各3000件,收集整理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同时收集整理实施前后的医源性感染率。结果实施全程质控后,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且医源性感染率从10.03%降至3.97%,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预防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工作效率 合格率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门诊分诊收治的病患116例,同时于2017年12月落实门诊分诊护理治疗管理方法。将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前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将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最后统计各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同时护理管理前后对所有病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护理干预效果情况,并且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比护理干预效果方面,研究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门诊分诊护理流程中不良事件产生,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门诊分诊 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组建健康管理中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旨在完善健康管理中心体系。方法本文作者参与新组建健康管理中心全过程,记录并分析探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提出相关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结论健康管理中心发展空间较大,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建好健康管理中心,将会对人民群众健康做出巨大贡献,新组建健康管理中心意义深远。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困惑 措施
  • 简介:摘要PDCA是运用管理学、经济学、产品管理学的理论思想为基础,应用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形成护理计划-----实施-----确认检查------处置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使医院的医疗与护理工作流程更加顺畅,有效提升了医疗与护理质量。科学的服务,使患者满意度有了大大的提高,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

  • 标签: PDCA 外科护理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并给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患者均选自我院心理科,共选取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2岁,年龄最小的为26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37.58±4.67)岁,对其展开分析工作,对其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管理对策。结果心理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为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认识不足和患者自身问题等。结论针对心理科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其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理科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生化质量控制重点环节和质量管理的对策。方法对目前临床生化控制的要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意见。结果临床生化质量控制的要点有人为因素、室内室间的控制和对仪器的管理。在管理对策落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职业水平的提升,坚持对室内室间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意识,对仪器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管理等。结论强化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在质量控制要点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帮助和必然条件。

  • 标签: 临床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社区慢性病患者1280例作为调查对象,2014年7月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在实施对策6个月后2015年9月再进行一次调查;观察对策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对策前后受访者吸烟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饮酒率、饮食不健康率、缺乏运动率及心理问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后具有较好成效,因此,在以后的管理中应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力求将慢性病管理工作做到做好。

  • 标签: 社区 慢性病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一直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敏感、最有效的指标,在新形势下,必须强化护理管理者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保护患者得到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护理。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临床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因素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防范和减少临床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持续提升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护理安全 隐患分析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规避。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4月期间住在我院的200名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规避,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风险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也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常护理中对风险进行规避,能够有效的减少医患纠纷,避免医院感染,减少患者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ICU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ICU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6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进行组合,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可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对医院感染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ICU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本组资料研究对象,随机选取60例为观察组,对其开展护理标示管理,选取另外60例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护理标示管理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分别为3.3%(2/60)、13.3%(8/60),即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6.7%(52/60)、95%(57/60),即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示 重症医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