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策略,为日后的临床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平均时间为12.3d±1.2d,治疗有效率为90.0%,治疗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平均时间为16.8d±2.8d,治疗有效率为50.0%,治疗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应该根据抗菌药后效应来制定给药方案,并且融合抗菌药效学的特点,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来决定,才能得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时间 浓度 抗菌药 给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10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明显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拔管时间,缩短患儿的病痛时长,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 心理护理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术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不同服药时间对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首次排便至末次排便时间间隔、首次排便至灌肠时间间隔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②总灌肠次数与总排便次数、首次排便至末次排便时间间隔、首次排便至灌肠时间间隔相关性显著,均P<0.05。结论术前1天1400开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比1600开始口服更能保证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减少病人痛苦,适应症广。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灌肠 大肠癌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联合用药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96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晨顿服缬沙坦胶囊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A组,23例)、晨服缬沙坦胶囊和晚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B组,24例)、晨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晚服缬沙坦胶囊(C组,22例)和晚上顿服缬沙坦胶囊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D组,24例)。夜间服药均与睡前2-3h前。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均用动态血压仪监测。结果各组服药前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四组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26.0/20.8mmHg、24.0/23.9mmHg、23.8/20.4mmHg及28.2/24.6mmHg。组间比较,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值D组与A、B、C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后晨峰血压增高例数较治疗前减低(P<0.05),A、B、C三组治疗前后晨峰血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24h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及平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降压效果下显著,夜间顿服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间血压,有血压变异较少的趋势,能更好的控制晨峰血压,且无夜间低血压发生率增加。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时间治疗学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七氟醚麻醉,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异丙酚麻醉。分别就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认知功能(MMS评分)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MM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治疗中,采用异丙酚术后苏醒时间较短,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

  • 标签: 全身麻醉 七氟醚 异丙酚 苏醒时间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动脉留置针封管间隔时间与脉管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施行桡动脉留置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4例为留置针反向(离心方向)穿刺,对照组50例为留置针正向(向心方向)穿刺,通过不同的封管间隔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管道堵塞率、脉管炎发生率及两组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管道堵塞率为11.3%;平均脉管炎发生率。对照组管道堵塞率为27.5%;平均脉管炎发生率。(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每12h封管一次,既可有效预防堵管,也可减少脉管炎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留置针 封管 间隔时间 脉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00例,乳突根治术)和观察组(116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干耳时间及术后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明显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干耳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干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肝药物联用对结核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时间和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120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保肝药物,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观两组肝功能损害ALT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并BIL增高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两组中HBsAg阳性肝损害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联用护肝药物对肝损害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 标签: 保肝药物 结核病 药物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静脉滴注头孢呋辛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在术后连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d,观察组产妇在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血清TNF-α、CRP、INF-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最高体温和WB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前30min对产妇静脉滴注头孢呋辛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妇术后的炎症反应。

  • 标签: 剖宫产 头孢呋辛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手术发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热时间为(2.97±1.02)h,对照组术后发热时间为(4.89±1.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时间,加速患者骨折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发热时间 四肢骨折 微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例,根据住院号奇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结果(1)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2)观察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炎炎症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个性化护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具有理想的效果,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且该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性化饮食护理 慢性胃溃疡患者 护理效果 症状消失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探查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式对LC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开腹胆道探查和ERCP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胆道探查,ERCP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胆道探查 ERCP 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患者采取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两种检测方式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0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的症状(即出血和未出血状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有血组和无血组,有血组147例,无血组153例,同时选取45例身体健康的作为对照组,检验其体内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将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时间做比较。结果检验后,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量与对照组健康者体内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量相比,具有差异性,比较两组数据,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患有肝硬化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酶原时间都会有所变化,检测此两项,可为临床确诊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对疼痛程度和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胸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单用肋骨带外固定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案治疗(观察组,n=50)疼痛评分、康复指标、治疗效果开展对比。结果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经评估为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肋骨骨折在肋骨带外固定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单纯性肋骨骨折 血府逐瘀汤加减 疼痛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选择不同切口,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更为突出,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角膜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1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断脐时间 第二产程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溶液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对于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1月新生儿肺炎患儿90例以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肺炎治疗总有效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外周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患儿痰液量、肺部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外周炎症因子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外周炎症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痰液量、肺部症状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痰液量、肺部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外周炎症因子和减少痰液量,改善肺部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 氨溴索口服溶液 新生儿肺炎 效果 抗生素使用时间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