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 标签: 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护理学、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对献血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在献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通过两个年度的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献血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献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愿意再次献血人群增加。

  • 标签: 护理干预 减少 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流脑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以了解流脑疫苗的AEFI发生的情况,为AEFI的鉴定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的疫苗异常反应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所发生的流脑疫苗AEFI中,26例为过敏反应占72.22%,包括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局部过敏性反应等。结论流脑疫苗预防接种能发生AEFI,但其大多为一过性损害,经过及时抢救和适当治疗后能痊愈。虽然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较为安全,但是需要加强对AEFI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流脑疫苗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美沙酮口服液在维持治疗过程中,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搜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综述,以便对美沙酮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结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美沙酮口服液主要会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美沙酮口服液在维持治疗过程中,长期大剂量服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加强不良反应的处理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 标签: 美沙酮口服液 不良反应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其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中药注射液的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要去因素、多药并用、集体因素级工艺因素四个方面。结论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对其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改善,确保安全用药,更好地发挥传统医药的作用。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23例ADR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涉及药物共18个,ADR的比例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60岁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4.78%和34.78%。结论应合理使用注射剂,降低ADR的发生率。

  • 标签: 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所致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症状及防治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均为每天晚上口服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本次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肌痛,伴随全身恶性、呕吐和酱油色尿等,立即停药并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和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结论在治疗高脂血症的过程中,必须对他汀类降脂药的用药安全高度重视,一旦发现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需立即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和护理。

  • 标签: 高脂血症 他汀类药物 治疗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其心理特征包括对自我缺陷美的追求,术后伤口疼痛,恐惧心理、对家庭成员的担心;所采取的护理干预由帮助患者自助,树立正确审美观,并给予疏导性和认知心理干预。认为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的浓度的状况,探讨CRP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的女性进行全血CRP的测定。结果CRP水平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水平与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有关,提示CRP的浓度对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有辅助性意义,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而提示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情况。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特征,指导小儿家长合理安全的应用用抗生素,并探究了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针对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县医院收治的66例小儿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探究。结果小儿滥用抗生素不良反应比较多,部分患儿已经出现脏器损伤,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1.51%)、皮疹(19.70%)、高热(18.1%)、恶心及呕吐(25.7%)以及呼吸不畅(19.7%)、喉水肿(15.1)胃肠道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比例。结论抗生素作为感染性病变的治疗常用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在计量、用法以及药物的毒性等方面,要求小儿家长要严格控制小儿抗生素使用剂量,降低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只有加强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报告与科学研究,在医嘱合理建议下,才能进一步提高抗生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降低和减少滥用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安全用药。

  • 标签: 小儿 滥用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如今,盐酸左氧氟沙星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抗菌范围广、强度大、不良反应少是它的特点。作者回顾了近年来报道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客观列举了具体病例、总结了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提出了处理与预防的建议、给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看法,并引入一些祖国医学的观点,全面阐述了相关的用药安全性的问题。目的是促进安全用药、研用结合。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疾病中应用中药及其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儿科治疗的82例应用中药及其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在1-3岁儿童中的比例较高是46.34﹪,注射静脉给药的比例较高是53.66﹪。结论儿科中药及其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儿科疾病 中药及其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一共11766张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这些药房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在喹诺酮类药物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肠胃道的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皮肤以及光敏的毒性反应等。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该要清楚的掌握这些药物在使用之后具有何种不良反应,以此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给予治疗组患者本院配治的漱口水,对照组患者单应用生理盐水漱口。治疗期间每日为患者行口腔检查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情况及口腔粘膜炎的愈合情况。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按照WHO标准,口腔粘膜炎愈合情况分为愈合、有效和无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口腔粘膜反应为治疗组I级5例,II级23例,III级2例;对照组I级0例,II级15例,III级14例,IV级1例。两组患者使用漱口水后的疗效分别为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20例,无效0例;对照组无一例有效。结论对放疗患者应用自制漱口液含漱,预防和治疗放疗相关口腔粘膜炎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口腔粘膜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流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上呼吸道感染100例,其中包括流感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50例,另选取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hs-CRP及白细胞(WBC)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流感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相较对照组,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流感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hs-CRP水平可用于半段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且效果明显。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流感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本院14例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原发疾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红花注射液所致14例不良反应患者女性较男性稍多,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患者中60以上的占12例,60岁以下的占2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4例患者原发病均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反应出现在15min-45min者占13例,与<15min组及>45min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7例),全身反应(5例),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结论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不良反应多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中,不良反应时间多出现在用药后30min左右,不良反应多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反应及心血管系统损害。

  • 标签: 红花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份395例不良反应报表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目的掌握我院2012年不良反应最新进展情况。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硬膜外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例患者手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导管脱落5例,胃肠道反应78例,排尿困难10例,皮肤瘙痒例有8例,压疮2例,肌肉僵直1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症状改善。结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确保使用镇痛泵达到最佳状态,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镇痛泵 不良反应 原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