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职业性噪声、粉尘暴露对作业工人机体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某汽车制造企业同时接触噪声、粉尘两种危害因素的工人作为观察组,以单独接触噪声工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心电图、肝脏B超。结果观察组5年工龄组工人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10年工龄组工人高血压检出率、心电图异常检出率、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1~15年工龄组工人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6~20年工龄组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B超脂肪肝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活动中,两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危害有叠加作用,职业性粉尘接触对作业工人机体非特异性损伤不容忽视。

  • 标签: 噪声 粉尘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科学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本文阐述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方法,从作业、成本动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医院成本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作业成本法 医疗服务项目 成本核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张家港市有害作业工人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情况。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1531名从事有害作业的在职职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本次检测的1531名职工中,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乙肝表面抗体(HBsAb),为46.51%。结论男性和女性、男性不同年龄组、女性不同年龄组、男女的乙肝病毒携带(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池市近四年来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河池市2010年-2013年粉尘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四年共体检17991人次。疑似尘肺病检出率0.72%,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16%,其它疾病或异常检出率38.12%。煤矿开采业疑似尘肺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检出率为2.61%。结论尘肺病是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职业危害因素及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询问、听取介绍等形式,收集有关资料,考察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制度及生活卫生设备等资料,同时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于操作部位进行其他有害因素的测定。结果大型机械养路作业同时存在着噪声、振动、粉尘等多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强度重力加速度0.19~0.80g,噪声强度为84.6~98.5dB,粉尘浓度为4.77~82.29mg/m。调查组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6%、60.0%、5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型机械养路作业中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大型机械养路作业 有害因素 联合作用 健康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定结果,为患者制定家庭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患者在家庭康复中的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1例,汉族30例,维吾尔族21例,均在出院前进行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评定,根据患者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评定结果,为患者制定家庭康复方案,在患者出院一月后再次进行评定,并对两次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前评定时,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所选生活自理能力项目均明显多于生产和休闲活动,出院后一月再次评定时患者的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评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出院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M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利于患者了解配合,突出患者所期望的作业表现问题,对康复治疗师为患者制定家庭康复训练方案有指导意义,同是也可以评价家庭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家庭康复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环节,做到手术中电刀使用良好,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灼伤或使用不良。方法尝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管理工具,对手术室高频电刀的使用进行高危因素分析,针对使用中不安全环节进行事前预防,并不断完善流程改进。结果对高频电刀使用中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后,手术中高频电刀98.9%使用良好,1.1%设备出现故障为负极板连接线接触不良。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手术中高频电刀使用进行过程分析,总结出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关键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进行事前预防并不断完善流程,这样更能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高频电刀 应用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疗法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作业治疗+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可明显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治疗的康复疗效,缩短康复疗程,

  • 标签: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 脑瘫 作业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镜在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中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300份尿液样本随机分组,A组100份,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B组100份,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C组100份,采用显微镜镜。结果在尿红细胞检测中,使用uf-5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尿干化学分析。

  • 标签: 尿沉渣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显微镜镜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业治疗小组活动对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作业治疗小组活动对下腰痛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与传统宣教,观察组(96例)在此基础上辅以作业治疗小组活动治疗,出院后,予以小组活动视频、下腰痛预防手册。两组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或家居随访。在患者治疗前后、随访时(出院8个月后)用改良巴氏量表(MBI)和疼痛程度模拟量尺(VAS),进行疗效分析与评估。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2组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1.83±1.07)分和(2.36±1.43)分、MBI评分分别为(91.14±3.72)分和(85.16±4.7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且随访时,观察组下腰痛复发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26.0%)。结论(1)作业治疗小组活动能明显降低下腰痛的复发率;(2)作业治疗小组活动的介入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康复 作业治疗 小组活动 下腰痛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