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发病时最常、最易累及的器官就是胃肠道,胃肠道不仅具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兼具肠道屏障功能,能有效地阻止肠道内毒素、细菌以及有害物质的入侵。将近年来现代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法归纳为4种进行综述,即中药内服疗法,如半夏泻心汤、大承气汤、六君子汤、清营汤、鼻饲生大黄粉、桃红四物汤等;穴位敷贴疗法,如芒硝贴敷脐、如意散贴敷神阙穴、消胀贴神阙穴、酒调吴茱萸和丁香敷脐等;中药灌肠疗法,尤其是大承气汤灌肠疗法;针灸疗法,如持续电针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和下巨虚等穴位。这4种疗法均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积极临床应用效果,能够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有效减轻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中药内服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 中药灌肠疗法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本院心内科接诊的老年患者86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为A、B两组(n=43)。A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用药助睡眠率作出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为(2.87±1.04)分,优于B组的(3.75±1.26)分,差异显著(P<0.05)。A组的用药助睡眠率为0,比B组的9.3%低,差异显著(P<0.05)。A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7%,比B组的83.72%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法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心内科 针对性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椎管麻醉组、全身麻醉组2组,分别采用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处理,对比分析麻醉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椎管麻醉组患者术后1d、7d时MMSE评分与全身麻醉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椎管麻醉组患者术后1d、7d时认知功能障碍人数与全身麻醉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在手术治疗患者中效果显著,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高龄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硫必利注射液与奥沙西泮片联合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给予盐酸硫必利注射液与奥沙西泮片联合治疗。疗程6周。采用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6%。结论盐酸硫必利注射液与奥沙西泮片联合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减少盐酸硫必利注射液、奥沙西泮片剂量,不良反应也减少。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盐酸硫必利注射液 奥沙西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AA的276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AA患儿平均年龄7.1岁,中位病程0.58月,首诊时误诊率为30.1%,误诊疾病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3.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1%),噬血细胞综合征(0.7%)、感染(呼吸道感染及脑炎,0.7%)、白血病(0.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0.4%)、青春期功血(0.4%)、系统性红斑狼疮(0.4%)。结论儿童AA容易发生误诊,首诊医生需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尤其血象或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及治疗反应欠佳者,需积极完善骨髓检查。

  • 标签: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行常规干预的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48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据MEWS干预的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拔管率、身体约束使用率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对照组,疾病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危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依据MEWS进行干预利于降低身体约束率,促进疾病转归,改善预后。

  • 标签: ICU危重症意识障碍 MEWS 身体约束使用率 疾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以及康复策略,探究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4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26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常规康复指导,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吞糊试验+针对性康复指导。结果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疗效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以及康复策略,可获得理想应用效果。

  • 标签: 老年 吞咽障碍 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 康复策略
  • 作者: 高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0
  • 简介: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儿的外周血象、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1例作为实验组(AA),根据患儿病情分为133例重型再障组(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168例非重型再障组(Non 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固有免疫功能指标: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NK细胞计数和补体C3、C4水平;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和B淋巴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患儿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AA组降低更显著(P<0.0001)。固有免疫指标中,SAA组及NSAA组患儿的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以SAA组为著(P<0.0001);SAA组嗜碱性粒细胞(P<0.0001)、NK细胞计数(P=0.0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A组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NSAA组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61)。特异性免疫指标中,SAA组的总T淋巴细胞计数(P=0.0002)、CD3+CD4+计数(P<0.0001)和B淋巴细胞计数(P<0.0001)均低于对照组;SAA组(P=0.3942)和NSAA组(P=0.1492)的CD3+CD8+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除补体C3、C4水平升高外,其他反映AA患儿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指标均出现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固有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对AA的临床治疗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固有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Vertebral-basilararterystenosisstentangioplasty)对后循环供血障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评价其治疗价值。方法对于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0名,随机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组及内科药物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结果支架置入成形术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内科治疗可发生TIA、后循环梗死等并发症。结论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能给后循环供血障碍患者带来更好远期预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后循环供血障碍 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两组患者在24小时后血气的分析结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H和HCO3等指标恢复正常,而且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措施能够纠正患者的循环功能障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肾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 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抑郁原因的分析,针对和有效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抑郁,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障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3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尼莫通、通心络等药物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等,1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随访1-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15例患者在各时间段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抗血液凝固、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扩张血管等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结合丹参注射液,可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腔隙性脑梗塞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伴发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帕金森伴发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抽取61例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取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和PAND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伴发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 标签: 盐酸多奈哌齐 帕金森 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实施睑板腺按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6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睑板腺按摩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LS、BUT、LMS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护理后,较治疗前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常规治疗有效率统计73.53%,观察组联合按摩护理治疗有效率统计97.0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开展睑板腺按摩护理,有效的疏通睑板腺,各项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 睑板腺按摩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其吞咽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2月—2017年1月时期)收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7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017年2月我院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时期)收治另13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康复组。将两组患者卒中评定E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吞咽功能Burke评分及临床护理有效率对照。结果康复组ESS、Barthel指数、Burk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康复组临床总有效为98.47%,对照组为77.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卒中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 吞咽障碍 预后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2018年7月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与观察组(持续血液净化)各32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心静脉压、持续性血液净化水平、心率、尿素氮、血钾以及肌酐等均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率(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从而改善预后,有助于提升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肾功能障碍 持续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MCI)治疗中,叶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MCI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27例,对照组采用叶酸,每日15mg;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阿托伐他汀,每日20mg。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估结果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结论叶酸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叶酸 阿托伐他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联合芒针治疗脊髓损伤后小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因脊髓损伤引起的小便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三组,A组芒针治疗;B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C组膀胱功能训练联合芒针治疗。结果三种疗法均对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有效(P<0.05),其中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结论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联合芒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小便功能障碍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损伤 小便障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障碍”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而非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胰岛素抵抗所取的作用可以替代胰岛素的服务作用,而胰岛素的服务作用限制了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需要。给临床上的假象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有障碍。β细胞功能强大,没有障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确实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但这只是在增加胰岛素抵抗中“抵”的力量,不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中“抗”的力量。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服务作用 胰岛素主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治疗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在改善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11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出院后,在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10%)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出院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