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接受DCE-MRI检查,分析其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MRI 定量参数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HPLC法测定Cou-6/mPEG-PLA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为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摄取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以mPEG-PLA为纳米载体,采用薄膜水化法包载香豆素-6(Cou-6)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豆素-6的包封率。结果:Cou-6/mPEG-PLA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为81.38%。结论:采用mPEG-PLA纳米材料包载的Cou-6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高达81.38%,制备工艺简单,包封率高,为纳米载药系统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为后续的细胞摄取实验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Cou-6 mPEG-PLA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病细菌检验采用金胺“ 0”荧光染色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取 90例结核病患者,均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来我中心治疗。对 90例患者抽取痰液进行结核病细菌学检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抗酸染色法检验,共 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金胺“ 0”荧光染色法检验,共 4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检验结果。结果:在检验阳性率方面,实验组为 86.67%( 39/45),对照组为 40.00%( 18/45),实验组的检验阳性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 P<0.05。结论:采用金胺“ 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其检出率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金胺 "O"荧光染色法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狂犬病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是细胞水平的病毒中和试验,该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推荐的进行动物狂犬病中和抗体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目前正应用于疫苗效力监测和出入境动物抗体检疫等相关领域,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也有研究应用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尝试研制新的狂犬病疫苗,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标签: 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 狂犬病 疫苗 免疫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免疫法用于检测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的价值研究;方法:对10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CD4+T检测,分析临床数据;结果:100例检测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小值为50个/ul、最大值为1597个/ul,均值为(439.47±265.05)个/ul。结论:荧光免疫法操作较为快速、简便、显示更清晰;检出率快并准确,值得推广。

  • 标签: 荧光免疫法 艾滋病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门诊及住院乙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作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5项指标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对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定量检测的检验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5例)、HBsAg(71例)、HBcAb(72例)、HBeAb(29例)、HBeAg(27例),在定性检测的检验下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0例)、HBsAg(69例)、HBcAb(74例)、HBeAb(32例)、HBeAg(26例),2组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共有13例出现不同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定性检测乙肝5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HBsAb(91.6%)、HBsAg(97.1%)、HBcAb(96.2%)、HBeAb(97.3%)、HBeAg(100%)。结论:乙肝5项指标定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操作方法及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检验结果,定量检测的敏感度以及稳定性相比定性检测更高,且受外界干扰因素相对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五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结果差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性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具体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85例患儿进行分析,2021年4-10月的43例患儿采用的常规眼底检查,2021年10月-2022年4月的42例患儿实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其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 造影组患儿诊断出视网膜病变的例数多于常规组,其中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够提高视网膜病变的发现率,提升治疗有效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急性期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血清HBsAg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探究,选取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sAg定量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分组,5000-10000IU /mL 确定为对照1组,共28例,10000-25000IU /mL为对照2组,共30例,>25000IU /mL设定为试验组,共28例,比较三组HBV DNA 表达量、血清 ALT、AST 水平。结果:试验组HBV DNA 表达量低于对照组2组,P<0.05,与对照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 ALT、AST 水平均低于对照2组,对照组2组低于对照组1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而言,通常血清HBsAg水平不断升高,其体内HBV复制活跃,病毒量增多,但是当其超过25000IU/ml时患者多处于免疫耐受状态,而在1000-5000IU/ml期间,患者病情较轻,但必须密切监测,保证治疗及时性。

  • 标签: 慢性 乙型肝炎 HBsAg定量 检测
  • 简介:【摘 要】目的:细菌霉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组成,当细菌死亡或者自然溶解之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这种毒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进入人体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毒素大量进入血液便会引起热源反应,给人们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这里主要通过建立定量检测茵栀黄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结合《中国药典》附录中的茵栀黄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其有关干扰因素。结果:采用动态浊度定量检测茵栀黄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时候,几乎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内毒素回收率高达80%以上。结论:使用动态浊度定量检测进行茵栀黄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效果十分好,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且值得推广,这种方法代替了传统免热源检查方法,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干扰。

  •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 动态浊度定量检测 细胞内毒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为对象。均进行细菌定量计数及尿沉渣白细胞检验,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定量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76.00%、80.00%、95.00%、40.00%、76.67%。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84.00%、90.00%、97.67%、52.94%、85.00%。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为96.00%、90.00%、97.96%、81.82%、95.00%。细菌定量计数联合尿沉渣白细胞检验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较高。结论  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沉渣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方面价值较高,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菌定量计数 尿沉渣白细胞 在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接受产前检查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2月;94例孕妇均接受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筛查,对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及灵敏度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而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未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及灵敏度高于二维超声;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畸形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论免疫组织化学(IHC)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应用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集淋巴结结核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并将所有病理组织随机分为2份,分别设为A组(IHC检验)和B组(PCR检验),比较效果。结果 A组检验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和B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IHC和PCR技术均可实现对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诊断,且操作简单易行,临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IHC PCR 淋巴结 结核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法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112名上呼吸道感染病的临床资料,从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进行了调查。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纳入病例的鼻、咽、喉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纳入病例的病毒感染率和类型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在112名病人中,共检测到100名病毒感染,其中病毒感染率达89.29%;其中30.00%的患者是腺病毒感染;流感病毒 A型和 B型流感病毒的比例分别为20.00%和15.00 %;合胞病毒的比例为12.00%;副流感病毒1,2,3例分别为6.00%,7.00%,10.00%。结论: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快速检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和类型,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微生物快速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在筛查泌尿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26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所有观察对象的中段尿,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尿细菌培养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结果阳性率之间比较(64.66%VS6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结果中的168例阳性标本和剩余的阴性标本进行尿细菌培养,评价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标本符合率为95.83%,阴性标本符合率为97.96%,两种方法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一致性高,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的准确性高、筛查速度快,可作为尿路感染的筛查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 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社区接受定量有氧运动联合呼吸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80例本社区在2021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n=40例,单纯呼吸训练)与观察组(n=40例,增加定量有氧运动),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呼吸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呼气峰值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定量有氧运动与呼吸训练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情况上有更佳显著效果,帮助患者加速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量有氧运动 呼吸训练 社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鼻咽拭子采集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 方法 通过观察前期培训考核的问题所在、分析与跟进构建新型冠状病毒鼻咽拭子采集培训体系, 并基于柯式模型构建评价方案,包括反应层(护士满意度)、学习层(预约练习的积极性)、行为层(护理操作考核重点环节的掌握)、结果层(对核酸采集标本质量的评价)。 2021年12月—2022年3月对本院200名核酸采集进行培训,并根据评价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反应层:学员培训后总体满意度为91%;学习层:预约练习参与率为100%。 行为层:鼻咽拭子护理操作考核重点环节的合格率100%。 结果层:核酸采集标本质量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现象学 培训体系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注射液结合无抽搐电休克对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76例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观察组另辅以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躁狂症状以及严重程度(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分)、认知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杨氏躁狂评定量表评分较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较好(P<0.05)。结论: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能减少对认知功能的损害。

  • 标签: 丙戊酸钠注射液 无抽搐电休克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杨氏躁狂评定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