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并分析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在综合 ICU中老年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 110例中老年重症患者,并对这些患者实施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并评价和分析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评分(12.67±3.34) 分、抑郁评分 (13.04±2.47) 分以及疼痛评分 (2.97±0.46) 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 P<0.05 。 结论:在综合 ICU中老年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中医护理干预,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效果较好,值得重视和推广。

  • 标签: ICU 中老年重症患者 超早期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青少年心身障碍中的运用对促进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 。方法:以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本院接诊的心身障碍青少年 72 名为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试验对照组( n=36 )。试验组实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分析 2 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 Barthel 指数与 HAMA 评分作出对比。 结果:试验组训练后的 Barthel 指数为( 79.24±10.96 )分,比对照组的( 67.28±9.71 )分高 , P < 0.05 。试验组干预后的 HAMA 评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应用彩显示甲状腺内钙化法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内伴钙化灶患者,入院日期为2019.2-2020.2,对患者实施彩及病理检查,对比检测结果,判断检查良性、恶性病变钙化情况及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彩检查中甲状腺恶性病变产生粗大钙化占据较大比例,微小钙化的病变发生比例更小(P<0.05),本次彩检查敏感度75%、特异度82.35%、阴性预测值82.35%、阳性预测值75%。结论:彩显示甲状腺内钙化能够有效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为临床甲状腺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内钙化 彩超 乳头状甲状腺癌 诊断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B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1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心脏B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对照组采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而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患者左室肥大、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明显优于心电图。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B 引导下动静脉穿刺与普通动静脉穿刺的效果并进行对比。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1 月时间段至我院进行动静脉穿刺的 150 例患者作 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以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普通组( 75 例,采取普通 动静脉穿刺方式置管 )和 B 组( 75 例, B 引导下动静脉穿刺方式置管 )。对比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总穿刺成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 结果: B 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 P < 0.05 ) 。 B 组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97.33% 、总穿刺成功率 100% 明显高于普通组 69.33% 、 86.67% ( P < 0.05 )。 B 组并发症发生率 5.34 % 明显高于普通组 22.66 % ( P < 0.05 ) 。 结论: 与普通动静脉穿刺相比, B 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更高,穿刺用时更短,血肿、动静脉血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B 超 动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的观察组和实施内科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如131I治疗、化疗以及放射治疗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及2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手术并发症少,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方法研究对象是8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所收治的,随机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为泮托拉唑,试验组患者给予的药物为奥美拉唑,对照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显然更优,对照组患者更低,试验组患者的的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显然低于对照组,统计上具有研究意义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泮托拉唑,给予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奥美拉唑,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且患有不良反应的患者会在极大程度减少,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在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运用阴道腔内B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2月始至2019年2月止在我院妇科门诊内部接诊的,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共176例,并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88例,在为对照组内部孕妇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选择使用普通的无痛人流手术方法;在为研究组内部孕妇进行无痛人流手术过程中运用阴道腔内B超技术,最终将两组孕妇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以及实际动脉血压的变化状况进行相互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前在心率以及动脉血压方面均不存在明显的变化,研究组内部孕妇的动脉血压为(95.2±10.5)毫米汞柱,对照组内部孕妇的动脉血压为(90.5±11.2)毫米汞柱,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孕妇的实际动脉血压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研究组内部孕妇相对于对照组来讲上升速度较快,数据分别为(100.0±8.9)毫米汞柱以及(95.2±11.3)毫米汞柱,从组间应用的实际效果方面进行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实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经阴道腔内B这一方法,最终的实际效果相对更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阴道腔内B超 无痛人工流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B引导腹横平面阻滞在开腹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实施麻醉诱导之后,对观察组患者在B引导下使用20ml0.5%的罗哌卡因实施双侧腹横平面阻滞,对对照组患者于腹壁的两侧注入20ml生理盐水,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h、48h疼痛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开腹子宫全切术中应用B引导腹横平面阻滞的效果较好。

  • 标签: B超引导 腹横平面阻滞 开腹子宫全切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MI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AMI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以2h为一个时间段,将患者分为A组(0h<VT≤2h,19例)、B组(2h<VT≤4h,36例)、C组(4h<VT≤6h,37例)、D组(VT>4h,50例)。分别检测4组患者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结果142例患者中,心电图为阳性的有36例(25.35%),其中发生Q波改变的5例,R波改变7例,T波改变13例,ST段改变11例。B组较C组、D组更易出现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P<0.05)。结论AMI患者的心电图在急性期将会发生十分明显的非典型改变,而且多发生在2~4h,并且以T波为主。了解AMI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可以为诊断AMI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 超急性期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