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1T-MoS2(多型结构的二硫化钼)的除汞机制。方法: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Hg~0在1T-MoS_2单层上的吸附机理。2.考察1T-MoS_2的不同吸附位置。3.对不同的吸附构型,研究电子吸附前后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吸附过程。结论:1.化学吸附是Hg原子与1T-MoS_2单层吸附的主导因素。同时,在所有可能的吸附位置中,T_(Mo)(在钼原子上方)的位置是最强烈的吸附构型。2.汞(Hg)原子在1T-MoS_2单层上的吸附受邻近的硫(S)和钼(Mo)原子的影响。3.吸附的汞(Hg)原子在1T-MoS_2的Tmo位置上会被氧化,其吸附能为-1.091eV。4.从局部态密度(PDOS)分析来看,Hg原子和1T-MoS_2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汞(Hg)原子的d轨道与硫(S)原子的s轨道及钼(Mo)原子的p轨道和d轨道重叠所致。

  • 标签: 单层1T-MoS2 汞捕捉 吸附机制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简介:给出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从中子活化测量数据中直接求解1MeV等效中子注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用了含两层隐藏层的BP神经网络,并围绕先验谱建立输入输出集合,对网络进行训练、检验和测试,最终形成含20个BP神经网络的网络群。该BP神经网络群可实现在输入测量活化率数据后,直接输出相应的1MeV等效中子注量。利用该方法求解了西安脉冲堆大空间中子辐照实验平台内的1MeV等效中子注量。与实测中子能谱计算的1MeV等效中子注量结果对比,二者偏差小于6.6%。

  • 标签: BP神经网络 西安脉冲堆 中子能谱 1 MeV等效中子注量
  • 简介:针对物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加深了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减小视觉实验误差的方法:凹透镜尽量靠近虚物,减小清晰成像的范围.本文对凹透镜测焦距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乂.

  • 标签: 凹透镜 焦距 物距 像距
  • 简介:根据比色原理设计分光光度计对溶液的浓度进行测量。利用标准溶液确定溶液的吸收系数,进而可以测量出未知溶液的浓度。给出系统框图、光路图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计算程序。

  • 标签: 溶液浓度 光谱 定标 线性插值
  • 简介:本文对静态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的最佳条件作了进一步探讨,给出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的d-f曲线.并从误差角度出发,结合最佳实验条件的选取,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 标签: 杨氏模量 回归法 逐差法
  • 简介: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drivensubcriticalsystem,ADS)堆芯内快中子份额大、多核素共振现象较强、液态铅锯(Pb-Bi)合金冷却剂中子增殖的特点,开发了一套用于ADS燃耗分析的MCNP多群数据库制作程序。基于最新的ENDF/B-1.1和JENDL40评价库,制作了30群阶数据库,对影响MCNP多群计算精度的能群结构、散射角分布、(n,2n)和(n,3n)反应截面进行了敏感性研究,并利用快谱基准装置和ADS堆芯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制作的多群数据库达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效率较连续能量点截面MCNP程序提高1.3倍。

  • 标签: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MCNP 多群数据库 敏感性
  • 简介:本文以较为流行的几种物理实验教材中“光电效应实验线路”为例,探讨了大学物理实验是否“准确表达实验原理”、“实现教育目的”等问题,并指出应“告别忽悠实验迎合理论,彰显实验格物穷理初衷”。

  • 标签: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线路 光电效应 实验教材 遏止电压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