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下发后,省政府及时进行了转发,并提出了具体的贯彻要求。2001年,针对个别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擅自改变管理体制,造成文物受损的情况,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各级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五纳入”的要求。

  • 标签: 文物工作 要求 文物保护工作 落实 省政府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简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民族博物馆和法国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展”于10月3日至6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展出。法国高级服装协会名誉主席默克里埃、法中友协主席拉巴特、加拿大驻法文化中心主任德边、法国文化部总巡视员伍兹、西里波旁王朝贝雅特丽丝公主等人,以及法国政界、侨界、商界、

  • 标签: 中国 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 展览活动 法国 巴黎
  • 简介:何谓文化?《辞海》对此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巨大的影响。”从字面释义来看,“文化”似乎声势浩大,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决不能与小儿科相提并论。

  • 标签: 教育实践 大文化 上海博物馆 手工活动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
  • 简介:<正>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为加强文博战线在职干部的教育和轮训工作,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人才。文化部文物局决定在郑州成立文物干部训练班,加速干部的培训工作,以适应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需要。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第一期训练班已于六月一日开学。文化部文物局教育处付处长冯屏同志,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彭玮同志,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付月华同志等参加了开学典礼,并讲了话。参加这期训练班学习的44名学员来自十

  • 标签: 文化部 训练班 开学典礼 筹备工作 田野考古 干部训练
  • 简介:新近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立鸟陶器,实即带有茅草或羽状装饰的陶祖,是东夷人祖先崇拜的产物。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墓地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瓶形陶文,不过是这类神圣陶祖的抽象形式,有可能就是“且”(祖)字的原型。

  • 标签: 大汶口文化 立鸟陶器 瓶形陶文 祖先崇拜
  • 简介:本文运用黄土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的方法尝试建立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发展序列,认为大荔遗址、丁村遗址、周口店15地点、许家窑遗址、陕西长武窑头沟、辽宁喀左鸽子洞的年代分别相当于深海氧同住素的阶段7—8、6—4、6、4、4、3:并认为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在北方的最终消失大约在阶段6,如以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消失作为中晚更新世界限,则和黄土地层学的研究结果比较吻合。

  • 标签: 中国北方 旧石器时代中期 年代序列
  • 简介:本文将国内东南沿海考古学与南岛语族相结合的研究材料和国外关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材料结合起来探讨关于福建与南岛语族的渊源问题。然后分别论述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考古材料,对南岛语族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最后,根据福建史前海洋经济开始和发展的时期(距今6500~3500年),来反映南岛语族在福建地区的起源、扩散和发展过程。

  • 标签: 福建 太平洋 史前文化 南岛语族
  • 简介:古城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与新郑市交界处,在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遗址规模宏大,城墙高大,气势雄伟。城内地面高于溱水河床10米,高于周围地面2米~5米。(图一;彩版二,1)……

  • 标签: 城址 发掘 龙山文化 古城 简报 新密市
  • 简介:橙黄陶乳钉纹鬶是省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陶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高29.3厘米,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

  • 标签: 龙山文化 记忆 省博物馆
  • 简介:楚国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暨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八次年会2003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四省楚文化研究会每2年召开一次,由四省轮流举办。

  • 标签: 楚国 历史文化 国际研讨会 湖北 宜昌市
  • 简介:1984年8月,参加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在观摩了有关遗址出土的遗物,并实地考察了包头阿善、凉城老虎山和伊金霍洛旗朱开沟等遗址后,着重就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从斯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征、发展序列以及不同时期与周围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座谈会对内蒙古的考古工作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辑录如下。

  • 标签: 内蒙古西部地区 朱开 半坡类型 考古工作 客省庄 尖底瓶
  • 简介:从游牧草原文化保护视角,通过借鉴活态保护理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苏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活态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涵。通过运用活态博物馆的空间元素、集体记忆和社区居民等重要要素具体探讨了苏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保护的可行性。

  • 标签: 草原文化 活态保护 要素
  • 简介:关于蒙古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分布于蒙古国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得到广泛研究,如塔木察格布拉格(Tamtzak-Bulag)聚落遗址、敖包特(Ovoot)遗址、东乌力吉特(ZuunUldziit)遗址、西乌力吉特(BaruunUldziit)遗址及诺尔布林乌拉(Norovliin-uul)墓群等遗存。最近发现的图勒布尔15号(Tolbor-15)遗址(第一层)位于蒙古国北部,是已知蒙古国境内最早

  • 标签: 蒙古国 新石器时代 文化 联系
  • 简介:随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正式对外开放,管理者面临着多重的管理压力,为此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实际出发,将影响文化遗产管理的安全因素从地理尺度上划分为的遗产地尺度、遗址尺度和文物尺度,着重以这三个尺度为出发点分析了安全监控、遗址风貌、气候环境、人为活动等影响因素,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大遗址的文化价值传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秦始皇帝陵 文化遗产 影响因素 尺度 分析
  • 简介:<正>楚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我省社会科学中一项重大课题,时至今日业已发展而为楚史、楚文学艺术、楚国科技乃至于楚人哲学思想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但是楚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还主要依赖于考古学,因此考古工作的如何进行,直接关系到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就此,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再三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早期楚文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考古基础工作的普遍开展。九月十日,邹衡先生在出席第六届楚文化研究会之后,又赶赴襄樊地区考察工作,在两天的时间内连续参观了襄樊、宜城几处周代遗址的出土器物。在此之前,邹先生在1982和

  • 标签: 早期楚文化 考古学家 邹衡 考古工作 出土器物 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