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是1983年10月到珠海工作的,至1998年11月卸任,前后在珠海的党政一把手岗位上工作了16个年头。改革开放40年来,珠海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深圳的路。其间,珠海的GDP从1980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564.73亿元,37年增长了982倍。

  • 标签: 改革开放初期 珠海 特区建设 回忆 金山 1998年
  • 简介:西安地处内陆,和西方文明直接交汇的时间较晚,近代工商业、交通、新文化等城市文明要素的发展相对滞后.从长远的“历时态”看,西安的城市结构与功能处于逐步完善的变动过程之中.“都城时代”西安的城市图景与社会生活,在多个具象层面,已经得到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而“后都城时代”特别是民国时期的西安城市研究,还可再探.1920年代,西安近代化的城市建设尚在初步进行中,社会生活亦处于新旧转轨之际.历史学家王桐龄旅陕后所著之《陕西旅行记》与《陕西在中国史上之位置》,有对1920年代西安的市政建设、文教事业、实业状况、交通设施、社团组织、民俗宗教、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记载.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并与同时代其他有关资料互相参照,对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做一窥探.

  • 标签: 西安 城市建设 社会生活 暑期学校 经世思潮
  • 简介:大通,自古以来就是高原上一块文明生发播扬之地,这里是舞蹈彩陶纹盆的故乡,这里是流金溢彩的热土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大通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研究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新情况,从县情实际出发,以培养"四有"新人,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为目标,扭住重点抓落实,突出特色上水平,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文明进步的新乐章.开拓出了一片文明新天地--

  • 标签: 大通县抓 建设经验 开拓新天地
  • 简介: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更是师生在班级管理、教育、学习、生活的互动中所形成的彼此认同,并遵循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的方式。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基本单位群体文化的系统体现,应当注重学生群体的个性化与集体化的形态统一,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而在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班级文化建设大多表现为教学成绩的竞争法则,缺少了对学

  • 标签: 三原色 促学 学生成
  • 简介:志书设"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编,对全面系统记述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做到"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经广泛调查研究,并在听取政府办、科技局、发展与改革局、经信局、工商局、公安局、城管局等政府部门的意见基础上,设置"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编的篇目结构布局。

  • 标签: 第二轮志书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篇目
  • 简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十三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共安排建设项目189个,总投资6576亿元。项目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健全基础设施体系、有序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牢固夯实社会稳定基础、创新完善优惠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 标签: 建设项目 总投资 西藏 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体系 特色优势产业
  • 简介: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多港湾、河口,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海岸线长达6600多公里。全省海塘总长2132公里,其中:浙东海塘1732公里,钱塘江海塘400公里。浙东海塘保护着宁波、温州、台州、舟山四个大中城市和30个县市,其中保护万亩以上农田和重要城镇、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重要海塘有1027公里。钱塘江海塘直接保护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平原1000万亩耕地和1000万人口。

  • 标签: 标准海塘建设 中国 浙江 经济开发 生产要素 建设规模
  • 简介:(2002年8月出版)、(2004年12月出版)出版后,北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简称北海市志办)、海城区志办公室(简称海城区志办)把读志用志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地方志的独特功能,为北海的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下面简述我们的一些做法.

  • 标签: 文明建设服务 北海市 独特功能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 办公室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理论层次非常鲜明的新课题,它涵盖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理论形态。研究这一理论构架及其建设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理论构架 建设基础
  • 简介: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单家集回族村的地理、人文与历史状况进行了描述,并着重对该村非农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村庄小康建设中所产生的效益作了简要分析,进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指出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应对措施。

  • 标签: 非农产业 回族村庄 小康建设
  • 简介: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下,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解读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总结中国乡村建设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拓展与深化该领域研究,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村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国 学术 现代化发展
  • 简介:本文认为,当代的中国民俗文化学有许多特点和不可取代的学科优势,但在本学科领域内有许多人都处于知之不清、似知非知或只知其昔而不知其今的状态,其他社会各界更是如此,再加上追求“大、洋、玄、奇”的社会心态,使这一学科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斥。因而提出要从学界自身开始从实求知,对中国民俗文化学再认识。

  • 标签: 中国民俗文化学 从实求知 再认识
  • 简介:2017年7月31日,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副主任邱新立一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等陪同下,到新疆方志馆(新疆地情展示中心)调研建设情况。吉尔拉·衣沙木丁全面介绍了建设新疆方志馆(新疆地情展示中心)的必要性和整体情况。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方志馆 李培林 地情 调研
  • 简介:“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是在科学地分析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全面深刻总结。在建党80周年之际,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与时共进,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先进性、始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对于我们深人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带人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先锋队 中国工人阶级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党 伟大纲领 党的建设
  • 简介:今年10月1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追忆他光辉革命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同时,缅怀他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伟大建树,寄托不尽的思念。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彭真 社会主义法制 中国 马克思主义者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