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自然是人类永恒的知己。在与人类始终的相伴中,自然不仅向人类提供了永恒的物质资源,而且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从人类和其个体的童年开始,自然就在造就着人类审美的心灵,并在未来审美意识的发展中更加深入地对主体心灵发生作用。

  • 标签: 审美意向 美术作品 造型特征 审美心理 解读 人物
  • 简介:翁方綱爲清代乾嘉間著名的金石學者,以近四十年的游學、歷官、交游經歷,遠走嶺南,近訪京畿,苦尋拓本。爲考證的精審,又多次借外放之機,親自量測碑版,目驗手拓,躬親求證,以校其正。所著《兩漢金石記》,不僅開以斷代體著録古代金石碑版之先河,又因精賞鑒以助考證開金石學之'鑒别'派。此外,著録金石時又多附題詩賦贊,别領風騷,一時無出其右者。本文以此爲學術觀照,試以翁氏尋訪漢代碑拓爲主綫,點討論《兩漢金石記》中所録的部分漢代碑石對其金石學術方法及思想形成的影響。

  • 标签: 翁方綱 《兩漢金石記》 漢碑 金石思想
  • 简介:引言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性《日常生活批判》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是列斐伏尔的早期代表作,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中人的异化做了深入的揭露。在这一揭露中,“日常生活”与“日常性”被认为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前者是现代社会单调乏味的、机器般的、有节奏的日常生活[everydaylife],后者是古代社会的、喷涌的、具体而丰富每日生活[dailylife]中的日常性。

  • 标签: 列斐伏尔 建筑设计 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 日常生活批判 眼光
  • 简介:今年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可谓是盛况空前!著名策展人吕澎和意大利博尔扎诺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莱蒂奇娅·拉加利亚联手,同时加盟的还有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与中国的9位策展人组成的策展学术研究团队,从3191位艺术家的1万多件作品中甄选参展作品,最终汇集了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五百余位艺术家的670件作品,分布在百家湖美术馆15000平方米的四层展览空间。

  • 标签: 国际艺术展 艺术作品 世界图景 南京 场所 解析
  • 简介:张大千先生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擅。大千为其法号,其原名为正权,后改名爰,四川内江人。9岁即在母亲指导下学习国画花鸟草虫。青年时随其兄去日本,专攻绘画并研习染织工艺。回国后曾从李瑞清与曾熙习诗文书画,后忽耽于佛学,一度为僧。特喜四僧作品,早期曾下过苦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笔墨技巧,三十年代即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曾去敦煌临摹壁画和雕塑三年,画风为之一变,晚年栖身巴西,又创泼墨、泼彩画法,从而成为这一画风的代表人物。

  • 标签:
  • 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于2010年正式成立。本次年会是自2017年2月第二届艺委会换届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年会,围绕2017年度艺委会整体工作思路、研究、创作和展览工作计划以及各项工作机制等多个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研讨,共同梳理与讨论艺委会的学术理论框架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研讨逐步明析新的学术定位、策展理念、形态划分和陈展方式,进一步确立综合材料绘画在业内的学术引领身份,在“架上艺术”的概念下,体现综合材料绘画的国际性、当下性以及在中国美术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特殊地位。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综合材料绘画 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