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容提要:对德国历史罪责问题的反思不再是罪责追问问题,而是德国人在新历史语境下如何实现认同感的问题。施林克的作品融合历史书写现实关怀,在小说中设计不同类型代际人物形象,借以阐述德国代际之间罪责感传承以及其中的衍变,从而在通俗小说中言说严肃的历史命题。本文以德国家庭/代际小说类型框架为基础,选取《朗读者》、《销声匿迹》和《回归》为分析对象,阐述施林克如何以文学的特有气质实现既克服历史包袱同时又保存历史记忆的双重效应。

  • 标签: 施林克 代际小说 德国新身份构建
  • 简介:小亨利·路易斯·盖茨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人,也是最具争议的非裔美国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继承了非裔美国知识分子引领种族未来的责任意识。在学术层面,他致力于使非裔美国文学研究成为一种自觉的理论,恢复非裔美国人对自身文化阐释的主体性;在政治层面,他的文学一文化策略由对抗主流立场转为寻求“合作”。在将非裔美国人推向更宽广的政治文化舞台的过程中,盖茨的伦理性受到冲击,造成他对自身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背叛”,并引发出关于他的广泛争议。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后民权时代非裔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全球公共知识分子的共同埔谓。

  • 标签: 盖茨 非裔美国人 公共知识分子 伦理困境
  • 简介:文学艺术可以用来阐释人类最伟大的经历并从中获得领悟,这种领悟包括经验、伟大艺术的他者性和独创性以及能引领我们通向某种更高境界的本源。贝克特的文学作品无疑属于伟大的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思想和艺术空间,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贝克特研究”成为现代西方文化反思人类自身的标志。

  • 标签: 贝克特 游戏 景观 边界 调和 文学艺术
  • 简介:俄国形式派的关键性批评概念“陌生化”和《文心雕龙》中的“隐”和“奇”,在涉及创作论、文学史观、文学自身形式演化等方面有颇多共通之处。从创作论角度出发,两者都强调文学语言形式的扭曲变形以达到或“阻滞”、“延缓”,或“曲意幽隐”的审美效果,同时反对文学创作的习套化,并从文学体裁、技巧手法等形式因素的历史成因中去整体把握文学发展史的演进轨迹。其间所呈现出的一些差异,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诗学背景上的原因。

  • 标签: 《文心雕龙》 创作论 文学发展史 文学史观 诗学 形式
  • 简介:韩国生态文学发端于1960年代末期。与其它体裁相比,韩国生态文学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崔胜镐、郑玄宗、金芝河是韩国当代文坛备受瞩目的三位诗人,他们的诗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哲思,其思想内涵审美特质可分别用"欲望"、"交感"、"生命"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通过逐一考察三位诗人的生态思想,比较其生态诗歌的共性差异性,可窥见韩国当代生态诗歌的整体风貌,为我国生态文学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当代韩国诗歌 生态文学 崔胜镐 郑玄宗 金芝河
  • 简介:在《乔伊斯的伦理解读》一书中,玛丽安·艾德以后结构主义现象学家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入女性主义伦理学,分析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芬尼根守灵》等作品中的伦理困境。艾德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她认为乔伊斯作品的叙事特征要求读者承担伦理责任,参与作品意义建构。该书的出版为文学伦理批评提供了逻辑严谨、论证充分的范本,也拓展了乔伊斯研究的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开创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玛丽安·艾德 詹姆斯·乔伊斯 伦理困境 责任 他异性
  • 简介:《前赤壁赋》选人多种版本的《大学语文》。然而《大学语文》对该文的注释、译文、提示,一是未能指出重点,如“知”;二是未能道明难点,如“变”“化”;三是流连于景物赏析上。本文意在纠偏,正视其义。

  • 标签: 《前赤壁赋》 文眼 苏东坡 人生哲学 佛老思想
  • 简介:本文以声音和语气为线索,对辛笛三个阶段的创作进行了纵向的考察,以此窥测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抒情策略。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抒情的"我",到后期自我质询的"我",再到20世纪40年代意识到"我们"的声音,辛笛的变化既和诗艺的成熟、诗风的转换有关,也无不关涉着外在的时代和社会。

  • 标签: 辛笛 声音 语气 抒情策略
  • 简介:本文从将记忆和父权书写记事技术联系起来的两个主要传统出发,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力图论证两个密切相关的观点:1)哈姆雷特王子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难忘的、也是最健忘的人物之一,莎士比亚着重在哈姆雷特父子关系和印刷文化来临的语境中描述了这种记忆失落;2)父权、遗忘、印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作为一种主要的批评叙述被重铸和传播,这种批评叙述即A.W.波拉德、W.W.葛里格、“新书目”推出的、用以解释剧本本身的物质状态和作者状态的“记忆重建”。

  • 标签: 记忆 父权《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印刷文化
  • 简介:犹太《圣经》不仅开启了犹太文化之源,而且昭显了突出的世界性意义,主要表现在:《圣经》以对世俗性生活、生产要素的汇聚整理和显著的史实特征,显示出典型的超神学性;《圣经》以对周边异质文化要素的吸纳、整合和创造,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启始性、起源性的文化意象,呈现了可资参照的文化元典意义;《圣经》以一种非形式化的审美理想、突出的具象化思维、典型的文学性文本特征,展示出强烈的审美性;《圣经》以人为重心,以对人的境遇、情感、愿望、幸福等的强烈关注为标识,呈现了强烈的个人性;《圣经》以对权威的怀疑、挑战,对犹太人自身的怀疑和反思,表现了突出的批判性。《圣经》的世界意义展示了犹太传统现代文明的一种联结,其深层则蕴涵着犹太传统的延展、更新及未来走向等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命题。

  • 标签: 《圣经》 典型 具象化 呈现 境遇 展示
  • 简介:《垂死的肉身》(TheDyingAnimal)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于2001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中,作者以大学教授大卫·凯普什他的学生——古巴女孩康秀拉之间的性爱关系为主线,展示了美国性开放文化,反思并批判了性开放文化对美国家庭社会的影响.

  • 标签: 反思批判 性文化 批判评
  • 简介:克里斯托弗·科契是一名享有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当代作家,他强调把笔触伸到人的内心,探索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刻画现代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他的创作内容和方法倾向于“国际化”,多反映西方世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心理上的孤独和压抑感,难以摆脱的危机意识,迷惘中寻找自我的失败尝试等等。

  • 标签: 中国情结 公路 战争 异乡 当代作家 澳大利亚
  • 简介:在这篇访谈中,著名印裔美国小说家芭拉蒂·穆克吉就移民文学新作《新印度小姐》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作为移民文学的创始者之一,穆克吉详细陈述了移民文学的概念、含义、发展历程、其作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的意义,及其后殖民文学的区别。穆克吉本人身为移民者传奇的一生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对此她在访谈中都有所涉及。《新印度小姐》是穆克吉“新三部曲”的终结篇,第二部时隔七年,为批评家和读者盼望已久。这部小说移民文学的联系、对另外两部小说的发展、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以及穆克吉本人希望通过该小说表达的人生观念,都在访谈中有所反映。

  • 标签: 芭拉蒂·穆克吉 移民文学 后殖民主义 《新印度小姐》 全球化
  • 简介:《菜园》是沈从文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围绕菜园母子,讲述了一个深婉凄美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小说"冲淡而又情深"的总体艺术风格。在小说里,他以写意似的清新笔调,精心构筑了一块别样的"菜园",表现出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 标签: 沈从文 《菜园》 人性美 意境 隐喻 互文
  • 简介:本文把人类始祖偷吃禁果受到惩罚作为隐喻,以作家的自杀为切入点,剖析了智慧痛苦的因果关系;通过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悲剧,论述了知识的负面效应,即对生命本原的轻视、行动能力的衰退、信念的丧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试图阐明知识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无用性,从而推导出后现代主义反智性思潮的必然性.

  • 标签: 知识 理性 生命 后现代主义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后经典叙事学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阶段,后经典叙事学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一、叙事学新流派的不断涌现;二、对叙事学研究跨学科路径的重访反思;三、叙事学研究的'历时转向';四、叙事学研究的'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的研究;六、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间的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后经典叙事学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
  • 简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及受众调查,考察真人秀“变形计”关于乡村贫困,村娃改变命运的话语,并通过受众的协商、抵抗式阅读,指出节目话语造成了乡村少年的身份困境。

  • 标签: “变形计” 身份困境 乡村少年
  • 简介:菲利普·索莱尔斯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是活跃在法国文坛上的中心人物,并对法语文学不断进行着独有的思考和探索。其创作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对汉字、中国古典诗歌和道家文化的借用。如果说这些中国元素在索莱尔斯早期作品中尚流于形式化并略显突兀,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索莱尔斯书写中,有关中国的参照文本的关联更加紧密,愈发作品融为一体,浑然天成,真正建立起了东方西方的对话。通过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索莱尔斯大胆挑战法语写作的极限,创新自己的文学创作。

  • 标签: 索莱尔斯 汉字 中国古典诗 歌道家思想
  • 简介:在读者和评论家的眼中,铁凝似乎始终是一位“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的女性作家。是的,较之二十世纪晚期的其他女性作家,铁凝的作品对女性的世界作了更为精细的窥探,无疑具有更为鲜明的女性写作特征。但当读了《安德烈的晚上》后,我注意到了铁凝对自己既有的创作格局作出的可贵超越——这并非说她已将自己的创作关怀由女性世界移到了男性世界,而是说她已把对女性体验的表达拓展

  • 标签: 安德烈的晚上 铁凝小说 女性世界 女性写作 文化心理 生存状态
  • 简介:20世纪初西安所发现的女性抱子像,近来研究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此像跟方济会有关,二是耶稣会有关。方济会之说,称其为中国的白衣送子观音像,而图像来源来自方济会士;耶稣会之说,称其为罗马圣母抱子像的中国复制。在图像的文化交流脉络下,它可能既作为观音,也作为天主圣母。图像认定在跨文化交流下的复杂性,透露了天主教圣母抱子像可能与中国的视觉互动,远超出传教士所能掌控的图像学。其实,并没有更多的方济会传教遗存得以重建其脉络,晚明天主圣母图像的引入中国,其耶稣会之历史脉络或更见具体。而观音/圣母双重图像问题的解释,对中国天主教的历史或相应议题,有何意义上的呈现,过去少见讨论,本文从这个思考提出对图像初步的解读。明末以来所见的圣母像,是以圣母为“天后”的定义为中心,圣母死后升天而能完备其天后的独特地位。从这个天主教图像学的立场观之,圣母确实可以为“神”。而无原罪圣母是主张圣母以无原罪之身怀有耶稣,这个图像及教义也传入中国。圣母的天后之尊,促成了在地文化将圣母单独地神祇化成单一女神,但这却违背天主教神学的中心意旨。圣母单独变成地方女神,甚至被观音信仰吸收而转化,在地化的力量应该是大过于传教士的策略。

  • 标签: 圣母像 天主 无原罪圣母 杨廷筠 澳门大三巴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