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查尔斯·奥尔森提出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观点,综合了自身的创作实践,是对时代内容的体现。他的观点既不崇尚形式至上,也并不以内容为尊。在他看来,二者的关系从写作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并且贯穿始终,而且极其强调创作人与作品之间的交流,是对力量的极度渴望。他的创作实践深刻的体现了他的观点,对后来的后现代创作有很大的启发。前言查尔斯·奥尔森(CharlesOlson,

  • 标签: 内容与形式 奥尔森 创作实践 查尔斯 后现代
  • 简介:王宏建先生主编的被列为"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自2000年1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至2002年10月仅两年多的时间,便已8次印刷,达8万册,现在不知已经印到多少万册了.许多高等艺术院校以该书为教材,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出于对这部教材的爱护,并希望使用这部教材的广大艺术院校的学生和社会上的读者能得到比较确切的知识,防止谬种流传,在此谨就该书第五章"艺术作品论"中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某些论点提出不同意见.

  • 标签: 《艺术概论》 王宏建 艺术作品 表现形式
  • 简介:<正>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一格里耶认为(《当代外国文学》1985第1期徐知免文《访问“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一格里耶》):“按照传统准则,内容是重要的,而形式仅仅是为了使别人能够接受内容。法国有句成语:‘用上好卤汁,鱼差些也好吃’,一条臭鱼,只要配上好卤,怎么着也能对付吃下去。萨特曾经将内容和形式对比,给人的印象也是说好的形式是为了让人接受内容。不过依我看,严格地说,内容这个词儿只能用在科学论文上,因为那种论文确实有东西需要传达,而绝不能用于文学范畴。可是不幸,它还是

  • 标签: 新小说 格里耶 作家 外国文学 法国 阿兰
  • 简介:2016年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其中丰富的历史插图给课文内容以有效的补充,生动、直观的表达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潜心发掘,充分利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书中插图的作用,为教所用,为学所用。

  • 标签: 初中历史 部编版 插图
  • 简介:<正>在研究文艺问题、分析文艺现象时,总要论及文艺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但是,文艺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建国以来,却没有认真地探讨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文艺的源泉是生活,文艺要把普通的日常生活集中起来,要了解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以及关于典型化的那几个

  • 标签: 生活真实 政治概念 历史真实 社会生活 政治内容 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人,同时在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小说艺术和小说理论课程有l‘年之久。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为研究生的“小说理论”课程找到一部合适的教材,既有体系上和理论上完整性,又能结合中国的文学语境,在一定程度卜涉及中国的创作实践。为此我读了多部有关的理论著作,特别是叙事学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都有其特点,但多将小说理论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加以探讨,割裂了技术问题与价值和意义问题的联系,与我的小说理念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 标签: 《小说修辞研究》 李建军 大众文体 读者 教化功能
  • 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诞生以来,已经历了大约100年的风风雨雨。它在我国成为一门公认的学科以后,也已经走过了20年发展建设的历程。但是,当初人们关于它是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作为一种方法自立于学科之林的忧虑依然存在。尤其是作为一名多年来在比较文学园地里耕耘的教师,我深感这门学科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仍有严重缺陷,以致当初比较文学学者感叹的危机依然如故。在教学过程中,我扪心自问,自叹无法圆满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而此类缺憾,归根结底,是源于比较文学教材中学科定义本身的误导或不严密。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教科书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并没有确保它可以作为~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因此引起了一些学科界限上说不清楚的问题,令人难以自圆其说。

  • 标签: 比较文学教学 风雨 学科界限 圆满 独立 存在
  • 简介:据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统计,2000年以来的三年半的时间里,已公开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共有28种。除一部分属于再版,增补修订版之外,多数教材是新近编写的。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说,新教材适应着知识积累、更新的现状与新世纪学生变动、增长的知识消费需求。就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其知识的更换速度是相当快的。大约每过十年,概念、术语就会像庄稼换了一茬,使久不接触的人变得陌生起来。

  • 标签: 文学理论教学 教材 后现代主义 教学内容
  • 简介:一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和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文艺学建设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1934年出版,1948年莫斯科教育一教学书籍出版局再版。在苏联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套书一直在出版,是影响很大的正统教材。这部著作在中国也早有中译本,是新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开拓者。季摩菲耶夫的教材是前苏联最早的具有大学教材性质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被高等教育部批准用作大学语言文学系及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教科书,具有权威性,由著名翻译家查良铮译成中文,1953年12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作为当时苏联屈指可数的文学理论家之一,季摩菲耶夫在前苏联文论界享有崇高声誉与地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使得他的《文学原理》一书成为当时中国文论界的理论权威。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学原理》 《文艺学引论》 教材性质 前苏联 中国文艺理论
  • 简介:摘要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专业化,社会分工的逐步精细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课程内容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论的部分不够全面、学习理论部分缺乏学习性等问题,因此,本文从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全面性、学习性以及实践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从个人角度列举了几项改革措施,仅供参考。

  • 标签: 小学教育 课程内容 改革举措
  • 简介:内容界定和效果界定的综合——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系统观吴慧颖社会主义文学,从萌芽形态的德国西里西亚织工战斗之歌《血腥的屠杀》,马克思、恩格斯战友格奥尔基·维尔特的诗歌和小品文,以及英国宪章运动的某些诗歌算起,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从具有全世界影响的...

  • 标签: 社会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性质 内容界定 文学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 文学作品
  • 简介:A“当代中华文学”一词的提出,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对当代文学学科进行深入反省的一个结果。“当代文学”的学科构建问题早在1985年唐驶先生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文汇报》1985年10月29日)那篇短文中就已显露端倪。上世纪90年代起,有关当代文学学科危机的言论便不时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仍在持续。杨匡汉近年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在谈及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时不无忧虑地指出:“当代文学是发展中的学科,也是充满了风险的学科。它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学科发展的不可改变的因素,

  • 标签: 中华文学 文学史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学科 语境 《文汇报》
  • 简介:2017年5月13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比较文学学术前沿”高端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时值同济大学百十年校庆,又适逢中国大陆首次获得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的主办权,因此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同济各方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中国比较文学 同济大学 学术前沿 论坛 学术内容 侧记
  • 简介:在新课程改革中,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一个亮点。通过对高中生乡土观念意识的调查报告分析,说明乡土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必要性。这有利于把乡土文化资源和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有利于培养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

  • 标签: 高中 乡土教材 调查报告 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