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十九大等重大专题的策划报道作品不断涌现,主流党媒重新夺回麦克风的现象令人关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江歌案掀起舆论反转高潮,“后真相”时代严肃新闻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惑;AI、VR、算法推送等技术革命和创新运用给新闻传播带来诸多深层变革……融合化、智媒化的语境下,中国新闻业既要紧跟潮流、贴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产品,不断深化媒体转型改革,又面临着新型盈利模式的艰难探索、平台媒体整体崛起导致的专业媒体影响力衰减、社交媒体谣言传播的阻击难度加大等挑战。本文将从新闻传播者、新闻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勾勒出2017年度中国新闻业的主要特点、发展图景和变化趋势。

  • 标签: 新闻业 移动化 平台媒体 人工智能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14年中国新闻界流行的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新媒体、社交媒体、大数据时代、微新闻、国际话语权、危机传播、微博大V、时度效10个热词的解读,勾勒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标签: 2014年 中国新闻界 热词解读
  • 简介:20年代,在外国来华访问的新闻学者和著名报人中,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人、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Walterwilliams)是最受中国人尊敬的。当时,中国的新闻学者称赞他是“吾人师表”、“世人模范”,“与之交际者,莫不佩其人格与学识”。威廉不仅是美国新闻教育的开山祖,而且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伦理思想家。他在新闻教育中最早重视新闻道德教育,开创了新闻教育重……

  • 标签: 美国 中国 新闻史 新闻学 威廉 新闻道德观
  • 简介:篆刻艺术是印章艺术的发展,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质材上的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有人将篆刻艺术称为印章艺术;它提高着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文化追求。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大众篆刻》全称为《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作品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共同发行,收录了李岚清2003到2011年创作的印章篆刻、素描、书法作品,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印章篆刻艺术.它可以让人与印章篆刻艺术零距离接触,领悟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魅力,让普通百姓熟知印章艺术。感悟印章篆刻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完美融合,体悟游心印海、以印传道的情怀,进一步验证“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透过《大众篆刻》,可感悟到李岚清的博学,体悟到精美的印章艺术作品离不开篆刻家渊博的文化底蕴。其篆刻作品体现了著者对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 标签: 印章艺术 篆刻艺术 中国传统 创新精神 大众 传承
  • 简介:作为地方报纸(包括中央各部委、直属机关、部队系统所办的行业报和地方小报,下同)特别是地市级报纸,其发表的通讯作品要想获得一项甚至是几项中国新闻奖,实属不易。据统计,在1-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中,地方报纸共获奖341件,占获奖通讯作品总数的55.1%。其中,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通讯作品 地方报纸 地市级报纸 直属机关 行业报
  • 简介:201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550.57亿册(份、盒、张),较2014年降低5.64%。其中,出版图书86.62亿册(张),增长5.83%,占全部数量的15.73%;期刊28.78亿册,降低6.99%,占5.23%;报纸430.09亿份,降低7.29%,占78.12%;音像制品2.94亿盒(张),降低10.42%,占0.53%;电子出版物2.14亿张,降低38.83%,占0.39%。

  • 标签: 出版统计 中国报刊 电子出版物 节选 概览 音像制品
  • 简介:现如今,新媒体飞速发展并成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本文以“传播/共享”为框架,以网络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网络新闻道德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以期探索改善这一状况的方法。

  • 标签: 网络新闻 伦理失范 隐私
  • 简介: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法制栏目《法律与道德》,揭开了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序幕。1999年,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为标志,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在经历了开创期和发展期以后。

  • 标签: 中央电视台 法制 中国 节目 《今日说法》 栏目
  • 简介:专版是新闻版的补充和深化。好的专版可以增加信息传播的深度,拓展报纸的知识和信息含量,更好地实现报纸的宣传教化功能。火箭兵报社的《心理服务》专版注重在增强专业性、提升服务性上下功夫,趟出了专业性版面的品牌之路。

  • 标签: 专版 服务性 指导性 可读性
  • 简介:本文首先对马克斯·萨瑟兰关于广告传播在消费者心理中所产生的“羽毛效应”进行了述评,继而对“羽毛效应”背后、消费者关于广告接受的微观心理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羽毛效应说”对广告传播具有广告的再定位、创意的重申、载具的精细组合、记忆的不断唤醒、行为的即时触发等方面的启发

  • 标签: 广告接受心理 微观发生 马克斯·萨瑟兰 羽毛效应
  • 简介:大众传媒在中国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上发挥着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瞭望东方周刊与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发布的2011连氏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与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调查结果为例,旨在研究和探讨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传媒如何通过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公共政策议题,从而改进政府治理和推动社会发展。

  • 标签: 大众传媒 公众舆论 公共政策议程 议程融合 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
  • 简介:生态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也存在一个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以往的传播学理论说到底还是对传播现象的一个静态分析,至于对传播的动态研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是一块尚待开掘的研究领域。正如邵培仁教授所指出“当代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微观的传播过程及其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不太注重大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更没有积极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媒介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提出,给了我们研究当代传播现象和动态传播的规律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媒介生态学 生态理论 中国大陆 大众传播学 传播现象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遭遇的罕见的突发性大型公共危机事件。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损失之大,人员伤亡之多,也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另一方面,面对这次大地震,境内外媒体传播速度之快、透明度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的危机传播史上同样是罕见的。

  • 标签: 危机传播 灾难 国树 公共危机事件 人员伤亡 传播速度
  • 简介:当前媒介业的一个现实是,几乎所有的媒介在竞争和发展中都感到一种势单力薄的资源短缺。显然,媒介依靠自身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而媒介间的资源、业务及品牌的关联与整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对2010年的传媒发展的走向,提出如下判断:

  • 标签: 传媒发展 景观 中国 资源短缺 媒介业 过去时
  • 简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历经20余载,目前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多方位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历时已久的自身内部演变,使广电业像一只体外遭遇着狂风暴雨之难、体内承受着血脉冲撞之苦的亟待蜕变的飞蛾。合理的历史变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中国广电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变革所具有的探索性和渐进性。

  • 标签: 中国电视 广电业 到位 机制创新 外部环境 内部
  • 简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6件(含8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9件。

  • 标签: 新闻奖评选 中国 新闻工作者协会 新闻网站 通讯社 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