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述了五十年代以来西方教育心理学界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并通过路径分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和动机定向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国外的研究部分一致,同时也有差异之处,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成就状况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对中小学生成就状况的跨文化差异以及本研究对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成就状况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学业成绩 自我概念 动机定向
  • 简介:早期关于正义动机的研究多以西方、受良好教育、工业化、富有、民主社会(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anddemocratic,WEIRD)的被试(特别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并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文化区分的理论基础,发现西方人表达个人正义动机多从独立的自我参照视角出发,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美好世界;而中国人表达正义动机却从互依或他人参照视角出发,认为社会整体是一个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和谐世界。近年来,主流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样的研究存在重大的取样偏差或自我偏差、情境偏差,其揭示的人类行为特征(WEIRD)也是奇怪的。本文利用元分析技术,对36个中国样本(N=8396)的个人世道正义观(自我参照)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他人参照)的相关系数和均值差进行效果值检验。结果发现,个人世道正义观与一般世道正义观之间存在强正相关(r=0.64,Fisher’sZ=0.75),平均数差异显著,但效果值很小(d=0.20);进一步的调节变量分析发现,只有在非学生样本、弱势情境下(如生活逆境),被试的个人世道正义观得分才显著低于一般世道正义观,即认为'自己委屈、他人应得'。总之,中国人的正义动机呈现低自我参照、高情境区分的特点,并非'独立'或'互依'就能简单概括的。

  • 标签: 一般世道正义观 个人世道正义观 公正世界信念 元分析 年龄 情境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本科生《心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经验进行调查,其结果为:(1)在该课程的学习经验和考试成绩上男、女生差异显著,它表现在学习态度层面的有用性和成就态度,投入动机层面的自我投入上女生均优于男生;研究还发现,考分低则焦虑水平较高;(2)学习焦虑、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考试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焦虑与成绩呈负相关,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成绩呈正相关;(3)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均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仅受到学习焦虑和投入动机的直接影响,还受到学习态度等因素的间接影响。

  • 标签: 学习态度 学习焦虑 学习经验 动机 学习成绩 考试成绩
  • 简介:摘要脑波慢涨落技术(encephalofluctuographtechnology,ET)以其独特的测评功效已经在临床医学、体育等领域得到较多应用。本文通过对ET的技术原理、关键测评功效及该技术在有关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论证了应用脑波慢涨落技术研究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的可行性。根据对目前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展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的必要性的讨论,提出了应用ET技术系统开展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 标签: 脑波超慢涨落技术 民航飞行员 心理疲劳 可行性
  • 简介: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大学四个年级544名参与网络课堂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网络师生交互与网络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学习动机在其中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网络师生交互、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与网络学习绩效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的序列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网络教育的开展提供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师生交互 网络自我效能感 网络学习动机 网络学习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