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等10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不同农药耐受力相差较大.敌杀死、索虫亡、百草一号、敌敌畏、卷清、逐灭(池塘水)、逐灭(自来水)、锐劲特、抑虱净、草甘膦、星科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半致死浓度(24hLC50)分别为4.62×10-3、2.28×10-2、16.7、2.57×10-1、4.73×10-3、8.91×10-2、2.97×10-2、8.90×10-2、8.08、5.52×103、3.64×10-1mg·L-1;48h半致死浓度(48hLC50)分别为3.07×10-3、1.46×10-2、15.8、1.98×10-1、4.33×10-3、3.48×10-2、1.48×10-2、6.01×10-2、6.47、4.06×103、1.99×10-1mg·L-1;其安全浓度(SC)分别为4.07×0-4、1.80×10-3、4.16、3.72×10-2、1.09×10-3、1.59×10-3、1.10×10-3、8.22×10-3、1.24、6.59×102、1.78×10-2mg·L-1.相比之下,草甘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毒性最低,百草一号毒性也相对较低,可以作为稻虾混养系统病虫害防治首选,敌杀死、卷清等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毒性极高,应尽量避免使用.

  • 标签: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农药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 简介:采用急性28d慢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海洋典型危险化学品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致死效应和生长抑制效应,并测定了遗传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免疫毒性效应相关毒理学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对二甲苯对褐牙鲆幼鱼96h-LC50为45.7mg·L^-1,根据国家环保局水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规定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毒性,浓度高于2.3mg·L^-1暴露能显著抑制褐牙鲆幼鱼生长;4.69.2mg·L^-1浓度组观察到对二甲苯暴露28d后褐牙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与DNA损伤程度显著升高,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被明显抑制;9.2mg·L^-1浓度组暴露28d后,褐牙鲆幼鱼体内总血细胞数量溶菌酶活力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对二甲苯长期作用可导致褐牙鲆幼鱼氧化胁迫,造成其肝脏毒性损伤并产生神经毒性与免疫毒性。本实验结果为了解对二甲苯对鱼类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二甲苯海洋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对二甲苯 褐牙鲆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 简介:按照能力递进理念设计了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开发了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课程标准专业技能综合考核基本要求,给出了一个附录即市场调研报告.主要创新点是:基于能力递进系统设计、基于校企合作标准研发、基于岗位需要内容重组基于持续发展就业岗位.主要经验是:两个结合、反复论证、广征意见论改同步.图1,表2,参11.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教学标准 能力递进 湖南
  • 简介: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医疗水平同时会促进抗性基因发展。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sensinginhibitors,QSIs)可有效地避免这一缺陷,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而与抗生素有环境共存可能,但目前尚缺乏它们联合毒性机制及其相关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本文以大肠杆菌为受试生物,测定了群体感应抑制剂N-苯基-4-(3-苯基硫代脲基)苯磺酰胺(LED209)与5种抗生素单一二元联合毒性。结果表明,LED209与5种抗生素联合毒性作用均表现为拮抗,推测是LED209通过影响鞭毛合成,减弱了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生物有效性;同时通过拆分分子式,发现了拮抗作用可能源于LED209分子式中含苯基硫代脲基L1分子,因此建议未来在LED209药物优化时,应尽可能保留L1部分基团,从而保证混合体系最小环境风险。本研究不仅为联合用药提供依据,而且从环境风险评价角度为抗生素替代品LED209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抗生素 LED209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药物优化
  • 简介:为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种子经大蒜鳞茎浸提液处理后,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下降;对幼苗根抑制作用比幼苗茎抑制作用强;且不同浓度大蒜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胚根幼苗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鳞茎浸提液 化感作用 小白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 简介:盖草能、骠马、莠去津是当下林业生产中最常用除草剂,试验对杨树苗分别喷洒三个不同浓度三种除草剂,试验过程中调查不同时期杨树苗苗高值地径增长量,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研究具有了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浓度除草剂对杨树苗生长影响不同;并确定了各除草剂施用浓度,旨在为杨树育苗中化学除草提供较为可靠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2ml/L浓度时盖草能对杨树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浓度应控制在2ml/L以下;骠马对杨树幼苗影响很小,浓度在4ml/L下使用还会促进杨树幼苗生长;莠去津即使浓度在1g/L时仍会对杨树幼苗产生极强抑制作用,在杨树幼苗时期除草不建议使用.表4,参14.

  • 标签: 除草剂 杨树苗 生长效应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中敌百虫(trichlorfon)污染对两栖类幼体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28~29期(Gosner)蝌蚪分别暴露于10~30mg·L-1敌百虫5个不同浓度水体中,分别在24、48、7296h统计蝌蚪死亡率,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暴露24、48、7296h,敌百虫对蝌蚪LC50分别为142.50±3.23、49.19±1.28、25.68±2.04、15.55±1.93mg·L-1,安全浓度(SC)为1.56±0.19mg·L-1。蝌蚪中毒后尾部多呈弯曲状,仰翻,外观浮肿。对死亡蝌蚪解剖表明,其鳃腔内充水,内鳃萎缩,肝脏、肠管肾脏呈灰白色。另外,将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2~2.0mg·L-1敌百虫4个不同浓度水体中进行慢性暴露实验,检测蝌蚪暴露2842d时体重体长以及75%个体变态所需时间。结果表明,蝌蚪在低剂量敌百虫水体中持续暴露,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并可导致蝌蚪身体扭曲、尾部强直性弯曲等畸型发生,蝌蚪死亡率显著增高,作用强度呈现剂量时间累积效应。慢性暴露实验证明SC以下敌百虫水体仍威胁着蝌蚪生存。

  • 标签: 敌百虫 中国林蛙蝌蚪 毒性 生长发育
  • 简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Cu胁迫下番茄体内L-精氨酸、NO、多胺代谢对外源NO响应机制,以期为铜污染区域蔬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持。结果表明,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硝普钠,外源NO供体)能够调节番茄根系叶片中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Decarboxylase,ADC)、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Decarboxylase,ODC)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根系中,外源SNP能够上调NOS活性,L-精氨酸代谢向着NO合成方向进行;叶片中,外源SNP能够同时上调ADC、ODC、NOS活性,PA、NO合成同时进行;此外,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能够增加根系叶片L-精氨酸含量,作为PA、NO合成前体,精氨酸含量升高无疑会间接促进PA、NO合成,从而提高番茄对Cu胁迫抵抗能力。

  • 标签: CU胁迫 番茄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多胺
  • 简介:2016年夏天,一场十几年来最大洪水几乎淹没了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90%区域,是几十年来最严重洪灾。这次洪水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对野生动物比如犀牛也是一场灾难。

  • 标签: 国家公园 洪水 印度 犀牛 野生动物
  • 简介:为探讨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鱼类早期生长发育毒性效应,研究了双酚A及其7种类似物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毒性效应。通过对胚胎孵化率、心率、仔鱼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双酚A及其7种类似物都可使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水肿、卵黄囊肿、脊柱弯曲尾部弯曲等症状。(2)综合考虑斑马鱼78hpf胚胎心率、120hpf胚胎孵化率及7dpf仔鱼体长抑制率等指标,8种受试物中双酚P(BPP)毒性最大,其次是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然后是双酚A(BPA)、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S(BPS)毒性最小,每种受试物浓度与受精卵孵化率、仔鱼心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体长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8种受试物毒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呈正相关关系,logK_(OW)越大毒性则越大。

  • 标签: 双酚A 双酚A类似物 斑马鱼 胚胎 仔鱼 毒性
  • 简介:通过As~(Ⅲ)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幼苗毒性试验,研究了外源硅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影响及其缓解幼苗砷毒性效应。外源硅2种处理方式为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Si1采用硅处理液浸种(Si2)。结果表明,发芽时介质中As浓度达到10mg·L^-1时显著抑制水稻种子萌发(P〈0.05),发芽率仅为80%,但是Si1Si2处理下发芽率则提高到97%100%,这说明外源硅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砷浓度≥5mg·L^-1时,Si1Si2处理均可提高水稻相对幼苗高度根耐性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6.00%~16.8%57.9%~77.0%、7.10%~23.5%54.2%~61.2%,并且降低了水稻幼苗砷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7.8%~21.4%31.0%~49.1%。这说明外源硅处理可促进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不同砷浓度处理与水稻芽长、根长及幼苗干重之间存在"S"型剂量-效应关系,且外源硅显著提高了相应EC50,缓解了砷对水稻幼苗生长毒性。综上所述,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时添加外源硅或采用硅处理液浸种均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并降低了幼苗砷累积和缓解砷对水稻幼苗毒性。

  • 标签: 水稻 发芽率 幼苗砷毒性
  • 简介:利用GC-ECD测定了小白洋淀6个采样点9种浮水、挺水沉水植物中4种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异构体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组成及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小白洋淀水生植物中总HCHs含量范围在ND~7.47ng·g^-1(ww),浮水植物中HCHs含量最高,挺水植物各组织含量也有明显差异,根部HCHs含量明显高于茎叶2种组织。2)4种HCHs异构体中,γ-HCH残留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异构体。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中,均以γ-HCH占绝对比例,相对含量达60%~99%;而在挺水植物中,δ-HCHs占有较高比例,并且主要富集在挺水植物根部,茎中次之,叶中最少。3)小白洋淀浮水植物沉水植物HCHs含量与水体中HCH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挺水植物荷花、蒲草中HCHs各组分含量与水体中HCHs相关关系不显著。4)水生植物对水中HCHs富集系数BCF在8.7~661.2范围;浮水植物BCF最高,沉水植物次之,挺水植物茎对水体中HCHsBCF最低。

  • 标签: 六六六 水生植物 分布 组成 富集 小白洋淀
  • 简介:植物根系细胞壁在抵抗金属离子毒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对金属胁迫下植物细胞壁对金属离子固定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属离子胁迫下,细胞壁提高植物抗性机制:其一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区隔机制”;其二是细胞壁对金属离子“适应机制”.两种机制对于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在探讨细胞壁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机制同时,还对通过外加手段在细胞壁水平来调节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与大多数植物可以形成菌根共生体特性,可以从细胞壁角度入手更好地阐述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金属离子抗性机制.

  • 标签: 细胞壁 金属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 区隔机制 适应机制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微量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物、悬浮物、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巢湖 微量有机污染物 多介质分布 来源解析 跨界面迁移 归趋模拟
  • 简介:随着核磁共振(NMR)技术不断发展,基于NMR代谢组学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水生动物在代谢水平响应环境变化一种有效方法。水生软体动物作为重要环境监测生物,近年来人们在其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不小成果。文章总结了利用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各类环境胁迫因子对水生软体动物代谢影响成果,主要综述了水生软体动物不同组织内代谢物组成含量对环境胁迫响应,同时对水生软体动物生态毒理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问题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展望。

  • 标签: 核磁共振 水生软体动物 生态毒理 代谢组学
  • 简介: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PCBs)一旦进入土壤将长期存留并对土栖生物产生潜在危害。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源PCBs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毒理效应,筛选出指示PCBs污染敏感指标并获取可靠生态毒理数据十分重要。研究以江西红壤天津潮土为供试土壤,在室内25℃连续培养28d条件下进行了生态毒理实验,选择了微生物量碳、呼吸强度、代谢熵、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为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1)在28d培养时间内,多氯联苯(PCBs)毒性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增强,且在红壤中毒性作用强于在潮土中,表明PCBs对土壤微生物毒性作用存在时间效应并受土壤性质影响。2)各微生物指标的敏感性不同,微生物量碳、脲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PCBs污染反应不够敏感,土壤呼吸强度、代谢熵、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对PCBs污染反应敏感。3)14d时,红壤中PCBs对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代谢熵EC10值分别为120、3.181.09mg·kg-1,而在潮土中分别为6.31、4.73〉50mg·kg-1;28d时,红壤中PCBs对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代谢熵EC10值分别为2.32、O.77、0-51O.71mg·kg-1,而在潮土中分别为5.91、1.65、3.00〉50mg·kg-1。综合考虑经济实际需要等因素,建议将呼吸强度、硝化作用脱氢酶活性作为PCBs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评价中首选敏感指标,并建议培养时间设置为28d。

  • 标签: 多氯联苯(PCBs) 红壤 潮土 土壤微生物 生态毒理
  • 简介:介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性探讨.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 标签: 季节性 天然冰蓄冷 时域性 蓄冷方案 适用性
  • 简介:为检测高效光引发剂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染色体畸变作用,采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实验,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观察PI820及ITX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PI820引起CHL细胞多倍体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见对CHL细胞染色体有损伤作用;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观察到ITX对CHL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PI820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ITX无染色体畸变作用.

  • 标签: 4 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 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 染色体畸变
  • 简介:2014年5月8日来源: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其针对一项加工纸制品欧盟生态标签决定,其中包括关于有害物质标准。该决定要求生产加工纸制品(比如,信封购物袋)申请人在技术允许情况下限制或拒绝使用特定物质。除受规制物质外,这些标准还规定了多种化学物质,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或其他烷基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污迹清除用途时,必须可生物降解,某些生物杀灭剂。

  • 标签: 标签标准 欧盟生态标签 烷基酚 生物降解 化学物质 APEO
  • 简介:经过近4年时间准备之后,非洲即将开始一个创新举措.非洲库存计划(ASP)是一个涉及非洲国家、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CropLife国际(CLI)区域性团体多风险承担者伙伴关系.非洲库存计划目标是雄心勃勃:在下一个10年到15年清理处理整个非洲现有的库存农药,并帮助防止未来农药积累,总成本约为2.5-3.0亿美元.幸亏有全球环境机构(GEF)2500万美元基本支持以及捐献国政府共筹资金,在15个国家第一阶段活动资金已经增加到5000多万美元.然而第一阶段工作和第二阶段计划仍然需要另外2000万美元资金.

  • 标签: 健康作出贡献 库存计划 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