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在民商事审判领域,刑民交织案件的审理,由于涉及到不同部门法之间的衔接,历来都属难点问题。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为此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对于此类案件的审判方法予以了部分的明确,但仍有一些基本认识问题有待统一。本文试图从刑民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差异入手,分析刑民交织案件中刑事裁判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影响等关联问题。

  • 标签: 经济纠纷案件 审判方法 产权转让 太仓市 企业 公司
  • 简介:中国语境内的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建构和法教义学方法展开,需要根据程序法学不同领域的具体条件来加以推进。可将这些领域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即通过立法建立的制度与对应的司法实践已相对成熟的领域、粗具规模但体系性不足的领域和立法上的制度设计尚未获得司法实务充分回应的领域。《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采取了立足于司法实务的基本立场,提供贯穿教材整体的概念框架,并依程序的不同领域分别运用叙事方式的方法论尝试。

  • 标签: 民事诉讼研究方法 中国语境 专业知识体系的重构 创新叙事方式
  • 简介:<正>饮酒驾驶的危险行为在主观心理、客观行为和结果上可能呈现出多种形态,《刑法修正案(八)》使得原有的罪名关系出现了变动,危险驾驶罪的出现导致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之间出现错综复杂的罪名关系。对此必须进行小心翼翼地分析,确保对具体案件的正确定性。《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以来,理论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目前,统合各方学说,全面分析危险驾驶行为、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交通肇事罪之间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危险驾驶行为能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能构成,在何种情况下构成?这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说明。首先是在没有发生严重实害结果的情况下,危险驾驶行为与《刑法》第114条的关系;其次是在发生了严重实害结果的情况下,危险驾驶行为与《刑法》第115条第1款的关系。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多被司法实践误读,因此也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 标签: 危险驾驶 危害公共安全 故意杀人罪 间接故意 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重伤罪
  • 简介:法官职业化建设是完成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础性要求,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是专门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并具有一定权威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特定职业和职业群体。法官职业化建设应作为一个科学、规范、条块明晰的综合性工程,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难题和困境。在立足当

  • 标签: 法官职业化 基层法院 司法行政化 机制性障碍 综合性工程 现代法治国家
  • 简介:<正>撰写一份判决书不等同于书写一篇学术论文,所以,法官的大脑不能成为各种学说的跑马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判决书的撰写也必须像书写论文一样具有论证过程、注重说理方法。有学者将判决书描述为"一幅精选的图景",认为裁判者在决定何者可入选与如何入选时要经过许多选择,寻找想找到的东西并坚持到底直至找到,当最初找到的东西不符合试图建构的图景时,需要改变力图寻找东西的标

  • 标签: 法教义学 犯罪论体系 裁判者 阻却事由 法律解释 证明标准
  • 简介:本期【实务见解】登载的是关于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个判例的裁判要旨。从1999年到2010年这十年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参考》中公布的,关于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指导性案例,总共也只有这三个判例。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凸显它们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上的考察价值了。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
  • 简介:按照曹建明检察长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工作和莫文秀同志关于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我院创新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理念,不断探索内部监督方式转变的途径,2010年,在天津市检察系统中率先实行纪检监察联络员制度。在全院干警中选聘十五名骨干担任纪检监察联络员,负责本院纪检监察的联系沟通、督察检察、教育宣传、信息反馈、经验总结等工作。纪检监察联络员任期为二年.由纪检监察部门统一发放聘书。纪检监察联络员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为我院“零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保障。对如何做好纪检监察联络员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 标签: 纪检监察工作 基层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 员工 东丽区 联络员制度
  • 简介:本文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土地退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评估法律体系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能力的一个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所包括的法律要素评价指标及内容和基本分析方法和步骤对法学研究和完善立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应用意义。

  • 标签: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土地退化防治法律体系 法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