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食道压导向在腹腔高压(IAH)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护理研究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IAH机械通气患者18例,均以食道压为导向设定呼吸机参数。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HR、MAP、CVP)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肺氧合指数(PaO2/FiO2)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应用食道压导向设置IAH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PEEP,有益于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并总结护理经验。

  • 标签: 食道压 IAH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食道压导向在腹腔高压(IAH)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护理研究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IAH机械通气患者18例,均以食道压为导向设定呼吸机参数。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HR、MAP、CVP)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肺氧合指数(PaO2/FiO2)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应用食道压导向设置IAH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PEEP,有益于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与氧合指数,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并总结护理经验。

  • 标签: 食道压 IAH 机械通气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呼吸护理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配合系统呼吸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具有更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展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EF、FVC、FEV1等肺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肺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加大推广力度,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系统呼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 ICU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护理 意义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机械通气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胸外科ICU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胸外科 ICU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护理 意义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次数、住院情况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次数、住院情况均短于对照组(t=93.459/3.650/8.699,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2.56%(1/39)低于对照组17.95%(7/39)(χ2=5.014,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值得护理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需接受系统呼吸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氧合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血气分析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呼吸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系统呼吸护理的疗效,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需接受系统呼吸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氧合等指标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血气分析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系统呼吸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呼吸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1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PD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2021年2月-2023年1月本科接诊COPD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6人,前者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2.78%,和对照组数据22.22%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7.22%,和对照组数据80.56%相比更高(P<0.05)。结论:COPD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用综合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COPD 并发症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全身呼吸护理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6例。采用动态随机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身呼吸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护理前两组患者GQ-LI-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GQ-LI-74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观察组GQ-LI-7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全身呼吸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效果。它更注重细节和患者的舒适度。系统的呼吸护理在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和推广。

  • 标签: 系统呼吸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系统呼吸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到2023实施机械通气的气管插管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护理模式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47 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呼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各个时段镇静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治疗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 97.8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系统呼吸护理,可为患者在提升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同时,优化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系统呼吸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SEIA理论[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ify)、增加(establish)、整合(integrate)、自动化(automate)]下气管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5.28±2.41)岁;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11±2.23)岁。对照组实施普通流程化气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SEIA理论的流程优化气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痰菌培养阳性率、5 d吸痰次数、机械通气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痰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5.71%(2/35)比22.86%(8/35)、2.86%(1/35)比20.00%(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5.081,P=0.040、0.024);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5 d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95.79±1.42)%比(89.57±2.01)%、(87.32±1.01)mmHg比(83.25±2.74)mmHg(1 mmHg=0.133 kPa)、(30.25±4.37)次比(38.11±6.2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2、8.245、6.078,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18.55±1.11)分比(15.65±1.52)分、(34.22±1.65)分比(29.92±2.33)分、(21.48±1.39)分比(16.77±1.26)分、(25.44±2.41)分比(21.37±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15、8.910、14.853、7.610,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14%(34/35)比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结论ESEIA理论下气管理可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提升预后,提升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ESEIA理论 气道管理 重症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护理工作中对痰液黏稠、干燥排痰困难的患者,目前常规采用翻身、叩背、咳嗽、雾化吸入和吸痰等辅助排痰措施[1,2].然而,由于昏迷患者失去咳嗽反射能力,加上不能实施雾化吸入,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能力有限,引起痰液干燥,吸痰困难,因而,气管内注入湿化液为气湿化排痰的主要手段.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住院多达数10d甚至过百天,每天需吸痰10多次.为更好地排痰和保持气通畅,使患者呼吸功能稳定,本文作者以优化排痰效果,更好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广泛查找有关资料,比较几种文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1例长期机械通气患儿气湿化吸痰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湿化吸痰 气道湿化 正交试验 患儿 排痰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对机械通气患者主动吹气或咳嗽所致气高峰压的泄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二区的15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通气回路连接呼吸训练器前后患者主动用力吹气、轻轻咳嗽、用力咳嗽对气峰压的影响。结果机械通气呼吸回路连接呼吸训练器后,5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深吸气末用力吹气、平静吸气末轻轻咳嗽、深吸气末用力咳嗽时的气峰压分别从(30.0±4.5)、(31.4±5.0)和(34.9±5.0)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26.3±2.9)、(26.7±3.5)和(29.0±4.1)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10例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从(17.7±1.9)、(16.6±2.5)和(18.9±2.5)cmH2O变为(18.9±2.5)、(16.3±1.9)和(18.8±2.0)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应用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回路中,可明显降低用力呼气和咳嗽所致的气峰压,是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气高压的主动咳嗽辅助装置。

  • 标签: 呼吸,人工 气压伤 气道峰压 呼吸训练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MR850湿化系统两种气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MR850湿化系统进行气湿化,对照组采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进行气湿化。观察两组气湿化1周,比较两组气湿化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粘稠度适宜,痰痂形成,刺激性干咳,气粘膜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850湿化系统湿化气效果好,可降低患者气并发症,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 气道湿化 氧气雾化 MR8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气管理对机械通气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机械通气患者4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气管理,比较两组E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E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化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无创辅助通气患者气进行管理时应用集束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衰竭需进行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气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所接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接受了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合患者对所接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衰竭需接受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气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无创辅助通气 气道管理 气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进行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治疗危重新生儿57例,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患儿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值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干预后pH值、PO2、PCO2等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优于干预前,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动脉导管未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鼻损伤、腹胀相对较高。结论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正压通气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

  • 标签: 新生儿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干预护理